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青年旅舍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旅舍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住宿连锁组织.本文阐述了青年旅舍的由来和特点,介绍了青年旅舍在海外的发展概况,阐述了青年旅舍在中国的建立现状和发展趋势.这对探讨国际青年旅舍在我国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年底,北京师范大学脑认知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文利接受过一个采访,采访的内容是关于沈阳一对12岁的"小情侣"放学后去旅馆开房的事件。当时,有2个孩子因为没有身份证被旅馆店员拒绝办理住宿后转身准备寻找其他旅店开房,旅店店员急中生智喊住他们并设法联系了辖区的派出所,这才阻止了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当女孩的妈妈得知这件事后,失声痛哭:"平时,我对她管理挺严的,千叮咛万嘱咐不让她和男生  相似文献   

3.
清末至民国年间,有不少外国人到新疆进行考察,留下许多考察著作或游记,成为国际社会了解新疆的重要读物。这些著述对当时的新疆各方面有着写实性的描写和记述,颇有可读性,本文依据这些外国考察家的相关著作,较为细致地还原了当时新疆南部重要城市喀什噶尔的地理环境、城市建筑、居民构成和商业状况。  相似文献   

4.
王国平  方旭红 《社会科学》2004,(12):102-108
1927-1937年,现代城市功能观念和城市规划思想在中国兴起的背景下。苏州兴起了建设旅游休闲城市的设想与实践。当时,建设“住宅都会”和建设旅游城市成为苏州各界的某种共识;城市的旅游功能在苏州的城市规划中被突出。为“吸引游客”,苏州有关方面修建了联通各风景区的交通干道,开辟旅游线,并着手整理名胜古迹,增辟新的景点。苏州这一城市建设思想与实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冯伟 《南方论刊》2007,(6):63-64
随着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膨胀和生活的多样化,城市中出现了不少专靠坑蒙拐骗为生的游手好闲之徒,危害着城市的正常生活秩序。这些无赖之徒的行为不仅见于明清时期的文献记载,而且在当时的谚语、俗语、歌谣也有真切地反映。本文就明清时期的笔记、小说等记载中的俗语作一梳理,藉以探析当时的社会弊病。  相似文献   

6.
住客与旅店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因此 ,住客在旅店内其人身、财产遇到第三人的侵害 ,旅店若疏于注意 ,应承担违约责任。对于旅店业疏于注意的这种不作为行为 ,实际上违反的是合同义务而非法定义务 ,不能成为侵权行为法的原因 ,在责任的承担上属于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7.
境由心生     
邓笛 《快乐青春》2011,(6):32-33
一位先生途经一个偏僻小镇,来到一家旅店打算投宿。这时,一个老者也正好来订房间。不巧的是,这家旅店只剩下一个房间了。  相似文献   

8.
魏娜  过伟敏 《学术探索》2012,(12):117-119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源自于西方文化的入侵,1841—2012年在这漫长的160余年间,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经历了一个萌芽、起步至发展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及建筑和城市规划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介绍与分析,探究这160年间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想的流变原因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西北诸城外贸,历史久远。丝绸之路作为我国向西方出口主要通道的作用,隋唐达到鼎盛,至元代犹存遗绪,故沿途不少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同程度均受到过外贸的影响;而外贸经济自古即为西北城市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由于世界和中国历史局势的重大变动,西北诸城外贸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驼铃商队的精美丝绸一变而为药材、皮毛;胡商则为“洋行”所取代。重要的是,由于清季国势凌替,“洋行”在西北各城进行的掠夺性经营,更不能不为当时西北城市城市外贸打上时代的烙印。所以,本文研究的对象,正是我国西北城市外贸的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一方面它具有当时我国外贸的普遍特征,另一方面它具有西北城市外贸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一明代城市經济发展概述城市在历史过程中,是依其所由发展的社会經济形态逐濒改变着它的面貌。城市的发展規模和在国家領土上的分布情形,对于各种社会經济形态来說,都下相同。这是由于:这一切都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質的約制。因此,我們研究明代城市經济的发展,可以从中窺見当时社会經济的发展情况。明代的城市經济,比之前代有着更大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和生产力在封建制度下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自14世紀60年代,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年的反压迫的斗爭,推翻了元朝政权,同时,也推动了朱明皇朝所施行的一系列的恢复及发展生产的措施,而使当时的經济在唐宋以来  相似文献   

11.
秦汉时期,水井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根据考古发现,秦汉中原地区水井按垒制材料可分为土井、瓦井、陶圈井和砖井,以环嵩山地区、南阳盆地和黄淮平原西南部最为集中,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的农业经济区、经济发达的城市中,以及冶铁、制陶手工业作坊区,这反映了当时冶铁、制陶等手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情况,也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管理模式正面临由传统的行政模式向现代公共管理模式转型,需要构建多元化社会参与的城市治理格局。民间组织弥补了政府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方面的不足。然而民间组织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和完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然而在清末民初,民间组织曾经纷纷涌现,为缓解当时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文学中久已有记录城市变迁的文字.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城市文化大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市诗歌所体现的内容也愈加的丰富多彩,包括城市地域、水文风貌、民俗风情.风光秀丽的桂林在当时便是作为“贬谪地”的城市意象出现在唐诗中,承载着诗人的离愁和愤懑,构建了一个与众各别的精神空间与美学空间.同时,它又是诗人心理空间的投射,承载着诗人的城市观念和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4.
机智脱险     
小叶儿 《快乐青春》2014,(12):53-55
年仅5岁的廖云霞被妈妈带着外出旅游。这天,她们来到一座城市,住进了离公园很近的一家旅店。一天中午,妈妈带小霞去附近餐馆吃饭。这时,正值下班时间,人很多,小霞和妈妈被人群冲散了。小霞找不到妈妈,吓得“哇哇”直哭。这时,有个男子拿一袋爆米花递给小霞说:“小妹妹,你怎么哭了?”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在单位体制外的城市社会成员的管理,主要通过居民委员会.当时的居民委员会既有群众自治组织的性质,又具有行政组织的性质.这种性质的双重性是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国家制度所决定的.它体现在居民委员会的创建目的、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干部的产生及构成、经费来源与管理等方方面面.居民委员会制度的形成完成了国家政权向基层社会的渗透和基层组织的合法性重建,稳定了城市社会秩序,促进了城市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我国基层组织从传统宗法社会向现代民主法制社会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区域经济综合体合理发展的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区位熵、结构相似系数等分析法研究得出:武汉城市圈九城市产业结构类型分三二一结构和二三一结构,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从城市圈各中心城市产业对地域经济的影响和贡献率看,已初步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九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相似,产业同构现象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综合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据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的古城遗址表明,世界上最初产生的城市,有军事性质的、政治性质的,以及综合性质的。然而,统观其起源,无不由于7000年前,人类结束游牧生活后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农业革命所带来的种植业的迅速发展,生产出了能满足农业人口自身需要之外的粮食与经济作物,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人口也随之增加,以致于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农村中游离出来,集聚在某一合适的地域空间,从事农业以外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并有必要的、较健全的社会组织,以维持社会秩序和解决因人口集聚带来的各方面的问題,从而产生了城市。这些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当时世界上最丰饶的四个地区:底格里斯和幼发  相似文献   

18.
休闲生活是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研究民国时期上海人的休闲生活对于我们了解民国时期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现代化发展历程有重要意义。《申报》广告为我们透视当时上海的休闲生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  相似文献   

19.
饶品样 《中州学刊》2012,(4):141-145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明代文化价值观的嬗变。反对蒙昧主义、禁欲主义;肯定人性,崇尚现实、追求自我扩展与个性化的生活;肯定人世欢乐与生活享受;肯定俗欲,倡导人生自适的文化价值观逐渐建立。明代文化价值观的嬗变为其旅游观的出现提供了思想资源和价值导向,丰富了当时的城市旅游活动。同时,城市旅游活动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宽了人们的视野,增添了新的文学素材,促进了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进入商周奴隶社会后,仍残留着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这是从公有制转向私有制的“中间阶段”的公社所有制。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经济结构、国家形态、政治制度等,也影响了城市发展形态。商周的城市不是商业发展和人口聚集的结果,而仅仅是封藩建卫、武装殖民的据点。从其规模大小、人口数量、城市布局、居民成分、内部经济生活及城市关系看,都说明它们是初级阶段的城市。西周末年,由于王畿内铁农具的使用,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井田制开始走上解体道路。与此同时,城市也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渐兴盛。到了战国,才形成繁荣的商业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