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百琳达是美国路易斯安州巴哈镇人,父亲在做皮鞋生意,很有钱。其母年轻时看过京剧《杨家将》,认为非常浪漫,在她9岁时请了一个中国留学生为她教汉语。当改革开放后中国允许外国人到国内旅游观光时,百琳达作为最年轻的平民自费来中国,她为自己的举动感到骄傲。我有幸认识她,得益于她购物时的粗心——自己的背包丢了,还挥手和人告别。那天我像偷吃了禁果一样溜回家时,妈妈正系着一条大围裙做午饭,奶奶坐在院子里,把从田里刚收回来的玉米的皮一个一个撕开,为的是爸爸下班后能把它们吊起来。有节奏的嘶嘶声,使我压住了内心的极大激…  相似文献   

2.
难释的内疚     
胡青 《老人世界》2014,(10):32-33
人到老年,往往就容易沉浸在对往日的回忆里,盘点着自己,一段段一件件,反反复复想来想去,特别是那些使自己愧疚的事情。我对已去的母亲和爱人就是这样,一想就觉着对不起她们,心里就难过,要掉泪..也许把它倾诉出来。心情会好些。先说我母亲。解放前,她25岁就守寡,拉扯着我姐弟俩艰难度日,她做饭擀面条时还身上背着我,我姐姐依在她身旁,三人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3.
晓月 《老年世界》2008,(9):32-33
虽然我和婆婆语言不通,但她逮着我照样说个不停。而我不管是否听懂,脸上总是挂着真诚的微笑。结婚之前,先生可怜巴巴地对我说:“现在我妈妈和我住在一起,但我们结婚以后,她就得搬到公寓去住了,她得整天一个人在那个公寓里。”我问:“为什么?”先生回答:“因为这是我和你的家。”我明白了先生的用意,他是想让我表个态,结婚后他妈妈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突然离世,对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虽然她已活到了“米寿”(88岁).但我一直以为、也一直坚信、当然也更希望一直没什么大病的母亲能活到百岁。就在她去世的当天上午,她还到离家很近的银川市中山公园转了转,全天也没有异常反应。吃完晚饭,她洗了脚上床休息时突然发病,从呼喊到停止呼吸,只有短短几分钟时间。虽然救护车及时赶到,虽然银川急救中心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抢救并且用去了数目不小的抢救费.但还是无力回天。这样的噩耗,真是让人无法接受!  相似文献   

5.
南南 《老人天地》2010,(5):18-18
5年前,我在国内提前办理了内退手续,随在美国工作的先生到美居住。去年老母亲来我这里小住,一天,她在附近散步回来兴奋地告诉我,在外面遇到了一个美国老太太。热情地和她打招呼.两个人站在那里.比比划划“交谈”甚欢。自此我才知道我家对面房子里住着个热情的美国老太,  相似文献   

6.
朋友情绿从芝加哥打来电话这几天她参加当地一个夏季家用品展销会,刚刚忙完回家.虽说生意做得不太好,但是展销期间结识的各色人等。却使她大开眼界.学到了不少东西,甚至对她的生活态度亦多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谓受益匪浅,她边说边笑,将她所见所闻的感受—一道来.使千里之外的我深受触动,仿佛也认识了这些人.特别是她的邻居马文先生马文先生的摊位离博绿只有几步之遥。他是个德国奇的美国老头,70多岁的光景,一米九左右的个头,又高又肿,走起路来摇摇摆摆.活像深山老林里跑出来道弯儿的一只熊他已在这行干了46年,这次经营的…  相似文献   

7.
一位女士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以前我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 真正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的。但是最近,我不这么认为了,我觉得这只不过是我这个不懂世故的蠢人幼稚的幻想而已─—相交了二十几年的朋友,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居然不肯伸出手来。 我和这个朋友是中学同学,在学校里关系就不错。后来各自参加了工作,虽然来往少了,但仍有联系。再后来,我们又相约一起上了“夜大”。又是四年同学,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后来,她的家庭发生了危机,为了离婚,她什么都没要,给自己来了个扫地出门。因为闹离婚她跟父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我对面的楼上,居住着一个老人。每天早上上班,都可以看到她一个人在楼前的草坪上散步。据说老人已经八十岁了,一头银丝、满面沧桑。她的腰有些佝偻,走起路来总是颤巍巍的。知情的人都说,这是一个可敬的人。大约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她嫁给了一个男人。像很多人一样,她生活幸福(虽然日子很清苦),给这个男人生儿育女。那段时间里,一家人男耕女织,保持着旧中国的生活方式,倒也其乐融融。好景不长。一九四七年的某一天,她的男人在赶集买东西的路上被国民党的部队抓了壮丁,与很多人一样被驱赶到了战场上。不久以后就没有了丈夫的消息--当时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田田妈在家长群里吐槽:我最近总被孩子气得忍不住发火。让她喝水,她不想喝,就假装听不见。有一点不满足她的要求,她就变得很横,还学着《巴拉巴拉小魔仙》里那样变魔法对付我,我的气一下就上来了。每次跟孩子发完火,我都很后悔,可孩子气人时实在忍不住。  相似文献   

10.
小笑话     
男人就是累吃完晚饭.我和老婆都懒得洗碗,我提议:“要不咱们猜拳吧?输的人洗!”她摇摇头娇羞地说:“才不要呢,人家是淑女来着。猜拳这么粗鲁!”我想了想又提议:“那咱们猜硬币吧!”说罢,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正准备抛出去时.她突然抬起手冲着我的脸就是一巴掌:“你居然敢藏私房钱!  相似文献   

11.
七年的时间里,她曾经是以青春换取喜爱的那个女子,是风头无量的潮流公主,是全民皆知的绝对偶像,也曾经是世界隐藏在黑夜里的失语者,口诛笔伐的孤傲女王。如今的她,更像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虽然盎然的天空里总是危机四伏,却阻挡不了她一琴一剑走江湖。她已经慢慢习惯成为焦点后的孤独,她也慢慢开始享受作为明星的荣耀。修了头发,化好了妆,赵薇用自己的方式轻轻地说“嗨,我来了”。  相似文献   

12.
一个外地的编辑来我们这儿组稿,末了她说:“生活在你这城市里真好!”在这阴冷烦人的雨季,难得有她这样的阳光心情。她告诉我说,她住在一所招待所里,离大街还有一段路,昨天出来时正逢倾盆大雨,而她已与人定好了约会时间,焦急之时,一个女孩在旁边打开手中的伞,目光注视着她,请她一道走,直到她上了的土。她对女孩植下了感念之心,也因而对这座走过的城市怀着好感。 听了后我也表示感动,是打心眼里的。因为我常常在街头对着没完没了的大雨,只能无可奈何地等着老天爷稍作歇息,看着那些有伞的人群在我面前走过,从没有人主动向我…  相似文献   

13.
毛文:与黄金同行文、图/桑桑按年龄,不应该称她为女孩子,在过去的年代里,以她的年龄,早已是一家之主了;可现在的她,披着长长的秀发,娃娃脸上永远荡漾着青春的笑靥,说起话来虽然有板有眼,有证有据,可依然让人觉得甜美。若不是常常在几百人的大会或记者招待会上...  相似文献   

14.
针线情结     
针线情结虽然1994年夏天,外婆的心情好极了。她眯着眼坐在阳光里穿针引线,满头的银丝闪闪发亮。每逢有熟识的人来家里做客,外婆就会抢着说:“来喝喜酒啊!我外孙女要结婚啦!”如果是她的那些老姐妹,她们便会很诧异地追问外婆:“就是那个不会做针线的女孩吗?”...  相似文献   

15.
缅甸风情     
小妹是中缅合资企业里的白领,在西双版纳最荒凉的动海布朗山.地掌握着缅甸锰矿发往大陆的验货权。4月16日那天,她告诉我:“哥。给你搞了个临时手续,你去缅甸玩玩,也许会很有意思。”我心里似乎有些茫然,她笑着旺了我一眼,“这么大个小伙子丢不了。”下午她把我领到了一  相似文献   

16.
跨国婚姻在上个世纪末就不算新鲜事儿了,但他们融合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氛围的家庭故事如今说起还是很新鲜。 沈先生:韩国儿媳“宠坏”了儿子 去美国前,才知长子在美国娶了个韩国媳妇。 儿媳的英文名字叫June,比儿子年轻9岁,17岁时从汉城移民美国。她中等身材,漂亮和气而善解人意,是一位典型的东方女性。 儿子不懂韩语,她也不懂汉语,两口子平时交谈用英语。韩国是个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在这种文化背景和社会氛围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儿媳,依旧保留着固有的韩国传统。 第一次晚餐,我发现儿媳总在注意每人的饭碗,原来她在观察…  相似文献   

17.
唐林羽 《职业》2008,(11):68-68
一天,某时尚杂志记者打电话约我到一家咖啡馆聊天,我欣然答应了。当我见到她时,她正坐在角落里,用笔记本电脑写稿。我知道这美女很会享受,却不知道她在咖啡馆里工作。她说:“在这里工作既安静又方便,虽然杂志社里也可以上网,可我还是喜欢经常到这里来干活儿,半真半假做个NOCO吧!”  相似文献   

18.
只会埋头做学问在美国也吃不香──题记在美国波士顿采访时,一天晚上我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几位中国留学生聊到夜里两点多.他们到美国都有七、八年的历史了。他们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刚到美国时,有一种轻松的感觉.明显地感到,这个国家特别重视人的心理发展,重视人的自由和创造性。所以每个人的感觉都是,美国的教育制度有许多优越性.可是在美国时间长了,人家好的地方也习惯了并觉得那也都是应该的,而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地方,立刻又强烈地感觉出来了。这时候以前觉得国内不好的地方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在世界第一流的学校里读书,并没有…  相似文献   

19.
“舞蹈里有个动作,一只脚踩在地上.一只脚蹬在天上,叫朝天蹬”,再次因为变性人身份成为舆论中心的金星用这个舞蹈姿势比喻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在任何一个环境下我都能找出我的美感、释放点。我可以上到天上去,我也可以在地上待着.你把我所有东西拿走,没事,只要我孩子健康就可以.“生活中,她是三个领养孩子的妈妈:舞台上,她是受邀前往美国巡演的中国现代舞创始人:  相似文献   

20.
社工亦凡人     
最近在一个社工学生的博客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我知道,作为一个社工,不该这样。”其实她所说的“不该”,在我看来她根本没做错什么,只是人之常情罢了。虽然我不认识她,但还是忍不住留言安慰了她一下。我觉得问题的症结其实是她对自己要求太高,因为她是社工。这在我认识的社工人当中,也是个很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