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贞 《阴山学刊》2002,15(4):51-55
"乐"脱胎于远古的巫术礼仪和图腾歌舞,从字源学考查,可以找到"乐"(yue)和"乐"(le)的密切关系.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之"原罪"意识相比较,乐(le)是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表现,是人格的自觉和执著于现世人生的标志.它与西方人"两个世界"的宗教意识相异,却与宗教的功能--安顿人的精神--相同,这是中国"乐"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追问"乐教":论经典对"乐"的关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教"的初始渊源在于中国古人对人"心"的关注,其理论建树在于建构起一个贯通全部文学、艺术乃至文化的"情性主体",并奠定了中国古代乐论和诗论朝向内心发掘的基本走向.它非常重视乐的功用,并主张乐具有三大功能:治心成人、教化庶众、实现治道.  相似文献   

3.
运礼致和,因和而乐(le),和者乐(yue)之所由生,乐(yue)备而和昭。乐备和昭源自于礼乐互用而致和,乐以发情以致和,因为乐以治心,乐以昭和。礼、乐致和区分度明显:因礼而和是以礼调适人之心、性、情,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致和,礼主阴,系"抑情"而和;而乐以致和是以礼之调适致而后的喜悦之情的表达,乐主阳,因"发情"而和。乐以致和是礼之调适而致和后的更高层次上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庄子的美:庄子不说什么是美,却在相对性关系中描述了美。庄子承认了美具有共同性,却强调了审美的差异性,尽管这是人所共美的事实,且差异性远远大于共同性。庄子至少是认同残缺之美的,在庄子的笔下,几乎见不到群体艺术美的形象,反倒多为独绝式的美的形象。超越是一个过程,超越与宗教的情怀有关,因为宗教不仅给出了超越的向度,也给出了超越的力量。所以,超越必须对于苦难、生死的问题有一个出转。庄子的乐:天地之美是其固有的美,而人能够观得其美,必定引起心理上某种反应,那就是愉悦情感的发生。庄子的"乐",自然不仅是感官上的乐,主要是心之乐,也即精神上的快乐、愉悦与自由,但是,这样的乐不可能排除同时间感官上的反应,也就是说,是身心一体的乐,一个"游"字道出了庄子的隐秘。得道也就是得了"天地大美",从而无论是通达、还是穷困,都会乐,之所以乐,却不在通达与穷困上,而是在这之外的东西,通达与穷困不过是得道者借此以实现自乐的方便而已。  相似文献   

5.
《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的乐论思想对中国社会长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王夫之以"六经责我开生面"和"推故而别致其新"的历史自觉,通过乐与声、乐与礼、乐与教三组关系,继承与发展了这一乐论思想。其中,"乐"与"声"以心为其本体,源于情动,声为乐象,以是否具有道德性作为乐与声的本质区别;"乐"与"礼"存在本质、社会功能等差异,有着相互限制、相互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乐"陶冶性情之功及其道德特征,使"乐"与"教"紧密结合,教以"乐"为内容,善民心,易风俗,养君子人格,成良好政治德性,实现天、地、人的和谐;乐以"教"为则,"教"规定了"乐"的内涵与目的,限制了音乐艺术的独立性与自由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的乐论思想对中国社会长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王夫之以"六经责我开生面"和"推故而别致其新"的历史自觉,通过乐与声、乐与礼、乐与教三组关系,继承与发展了这一乐论思想。其中,"乐"与"声"以心为其本体,源于情动,声为乐象,以是否具有道德性作为乐与声的本质区别;"乐"与"礼"存在本质、社会功能等差异,有着相互限制、相互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乐"陶冶性情之功及其道德特征,使"乐"与"教"紧密结合,教以"乐"为内容,善民心,易风俗,养君子人格,成良好政治德性,实现天、地、人的和谐;乐以"教"为则,"教"规定了"乐"的内涵与目的,限制了音乐艺术的独立性与自由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未若贫而乐",是《论语》注解中歧义较多的章句之一。历来注家对"乐"下是否有"道"字持论不同。把"未若贫而乐"放在整体语境中考察,联系社会背景、孔子政治抱负、教育思想及子贡的个性特征综合考察,突破"贫而乐道"成说,得出"未若贫而乐"之"乐"应读为礼乐之"乐",前脱"好"字,即为"贫而好乐",与"富而好礼"对文。  相似文献   

8.
音乐作品在艺术的表达上突出"以情感人",情感表现的主要美学与艺术学特征是1."乐中之情"源于"心中之情".音乐艺术源于生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在认识、改造世界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所产生和发展而来的.音乐艺术是针对心情的艺术,用音乐来表现人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情感状态,如鱼得水.2."乐中之情"是"心中之情"水中倒影.就情而言,"乐中之情"与"心中之情"是一致的又是相互依托的."心中之情"存在于现实生活人的心中,而"乐中之情"存在于音乐作品的音响织体中.同时,"乐中之情"是通过音乐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模仿、对人的情感心态的模仿来表达作者的"心中之情".3."乐中之情"较"心中之情"更高、更美、更强烈、更震人心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乐中之情"是"心中之情"的提炼、概括、升华和结晶,"乐中之情"更高于"心中之情",前者较后者更集中、更强烈、更典型、更撼人心魄.  相似文献   

9.
张勇敢 《兰州学刊》2012,(6):98-101,81
散乐与中国古代戏剧存有密切的关系。"杂奏"应为概称若干伎艺的"类"名,"俳优"、"歌舞"、"杂奏"则为三种并列的伎艺类型,"歌舞戏"之说未能揭示"俳优歌舞杂奏"的真正内涵。隋唐时期已经出现散乐指代"优人"的现象,散乐(优人)之"宋金说"理应修正。散乐与百戏的发展历程极为复杂,其历史关系当为"并行[秦汉、魏晋]"、"合流[隋唐、宋元]"和"解体—独立[明清]"。  相似文献   

10.
"诗言志"命题以典乐文化为语境生动描绘了先秦时期的典乐演诗艺术形态,描绘中充分体现了对诗的道德教化功能的重视。周代"乐德"教化凭借"演诗言志"象征地、诗化地进行政治秩序的示范与伦理观念的规范,实现宗法政治思想体系的建构与民族精神品格的确立,由此决定了"言志"之《诗》与"乐德"教化之间的密切对应性,因此以周代典乐文化为特定语境的"诗言志"命题实质是对"乐德"思想教化实践意义的总结,体现了周代诗学观念的政治自觉。  相似文献   

11.
《东岳论丛》2016,(6):38-43
自宋代学者周敦颐提出"孔颜之乐,所乐何事"的命题以来,历来研究者甚众,诸研究者从儒学、玄学、理学、心学以至于近当代的心理学、美学等各个角度切入并立论,给人以诸多有益的启示。但是,关于颜乐的本质、实现这种乐的根本途径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等问题的研究仍显暧昧或不足。实际上,"颜回之乐"本质上是一种离开了二元对立的、不依于任何外在因缘的至乐,而"克己复礼以归仁"就是实现这种至乐的基本途径。同时,只有从悟道和证道的角度来理解"颜回之乐",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孔颜之道作为圣贤之道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先秦时代,人们通过对"声"、"音"、"乐"意义辨析而形成流传至今的"音乐"观念,"以声变成音,音和乃成乐","和"是音乐美学之核心观念.一为人间社会"政通人和",一为超越政教功利顺应自然的"天人之和".古代音乐家有两种审美取向:一是由"乐以安德"而至"美善相乐"实现教化目的;一是以"无言而心悦"而强调"声无哀乐",维护音乐创作与接受独立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13.
“行首”考     
徐文翔 《晋阳学刊》2014,(1):139-142
"行首"作为地方官妓之专称,不晚于北宋神宗朝。地方官妓所居住之处曰"乐营","行首"便为乐营诸妓之统领。南宋时,在政府"设法卖酒"制度下,"行首"又为游行中位于前列之第一等妓女,其数量通常为2人,装扮大体为穿红色大衣、戴特髻。"行首"之身份,既有官妓,又有私妓。自南宋后,"行首"逐渐成为上等妓女之统称,戏曲中多见之。至清代,"行首"一词,文人偶或用之,实则在民间之称谓已成绝响。  相似文献   

14.
庄子继承老子以"道"为美的学说,把"道"从物之外移入物之内,建构了他适性为美、全性为美的美学思想体系。在美本质论上,他主张"自适其适",认为美在生命体本性的张扬,实开生命美学之先河;反对"适他之适","役人之役",成为身外之物的奴隶和殉品,对于认识美是人性的对象化而非异化弥足珍贵;在美感论上,他提出"至乐无乐",对认识深度审美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娣 《船山学刊》2010,(3):132-135
孔子乐论作为儒家乐论的奠基,是历代学者最为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而其中关于《论语》中"乐正"一词的界定,对于孔子乐论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但学界对此从来没有统一的定论,其中主要存在"正其篇章"、"正其乐曲"和"乐官之长"三种说法。笔者通过对《论语》文本自身对"乐"与"正"两字阐述的分析,认为"乐官之长"说最为符合孔子的原意。而这样一种对"乐正"的界定,说明孔子并非完全的保守派,他看到了艺术之"乐"具有政治道德之外的意义,此为孔子乐论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朱子对《论语》"学而时习"章作出了综合诸说而别开生面之解,具有奠基其四书学的意义。朱子之解围绕何为学、如何学、学何乐、学何成四个中心问题而发。从工夫实践着眼,朱子提出以"效"释"学"说,主张"学字本是无定"之开放观念,"明善复初"乃为学之目的,以此绾合四书;视"时习"为孔门"第一件",阐释了其内在的工夫意涵;凸显先知先觉的示范意义,认为朋来而乐非讲习切磋之乐,乃"善信及人"的教化之乐。此乐彰显了教、学的双向一体及大公无私之精神。全章乃一层次分明、逐层递进之连续体,"学而时习"居工夫要领地位,由此进于自得之悦、教化之乐、不愠之德,经此教、学双向一体之历程,最终成就君子人格。朱子之解广大精微,突显了儒家道德教化的特质,今人应深刻领会其智慧,以为开新之资鉴。  相似文献   

17.
法律工具主义论者在对法律信仰进行批驳的同时却又走向另一极端。其实,法律既具有工具性,又应被信仰,只是层面不同而已。法律工具主义的是在于其具有功用性的一面,而纯粹法律工具观又和法律所体现的正义、自由之精神及人们视其为神圣的情怀相背离。法律深受现实利益、人的生存要求、法律实践之影响,人们对法律信仰的同时显示出较强的脆弱性。为使法的信仰强盛起来,必须加强法律权利之完善及执法环境的改造。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5,(10)
《素书》作为我国古代一部哲理著作,据考证成于西汉时期,后人对该书赞赏有加,称之为"智慧之禁果,成功之要典"。宋人张商英和清人王氏对之进行了较为周详的笺注,其站在老子思想的肩膀上,对道家的"道"论思想进行了发挥和阐释,探究了"道"是什么和"道"的功用问题,这就脱离了抽象论"道"的做法,将之与人的行为和具体事物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道"的实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传统之“乐”认为.“乐”是“安而不忧”、“善美愉悦”与“自然顺适”心理体验;也是“生生不息”、“云淡风轻”、“率性而为”人生状态:还是过程的、信仰的、指向未来的幸福,甚至“幸福”本身就是理想与信仰。在传统之“乐”这种理想与信仰包括两个方面:“天人合一”与“各得其所”。通过分析,传统之“乐”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包括四个方面即“静底”、“善底”、“天底”、“和底”。  相似文献   

20.
王永年 《东南学术》2011,(4):150-159
对"君子之道"的"道"进行义素分析,发现《学而》第一章所涉及的"君子之道"这一范畴,统摄着"行之所据""行之所止","行之所径"与"行之所在"等多方面的重要言说。其核心思想旨在揭示人之存在论原则,指明两重生活领域,悬设"乐"这一理想的生存状态,标示修齐治平之路径,并预告君子可能遭遇之窘境。《论语》首篇《学而》首章所蕴含的深义,当可视为"君子之道"的总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