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园萱 《金陵瞭望》2007,(19):32-32,33
取自然之灵性,得山川之灵趣。南京以其“据龙盘虎踞之誉,依负山带水之胜”的优越地理条件,近现代更以“绿城”名闻遐迩。尤其是2002年实施“绿色南京”战略以来,南京的园林建设正在走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建设东部城市绿色中心”,朝着“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目标大踏步地迈进!  相似文献   

2.
建设新南京     
《金陵瞭望》2006,(18):6-6
5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片断.时而静静流淌、时而波澜壮阔。短暂5年,又是关键的5年。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南京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着“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社会和谐安定”的奋斗目标.创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特色区域;深入实施“富民强市、依法治市、科教兴市、文化南京、绿色南京”五大战略;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科教中心、东部城市绿色中心的“五大中心”战略规划;努力创建“平安南京”、“和谐南京”、“绿色南京”,等等。经济发展的新成就、城市面貌的新变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成效、社会事业和富民优先的新进展.真实记录着南京5年来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2005年8月22日,省委常委第十次到南京集体调研,专题研究南京工作。会上,省委书记李源潮为南京在更大范围内谋发展勾画了蓝图:南京应重点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国际制造业中心、全省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科教中心、东部城市绿化中心。 很快,“五大中心”建设写入了南京“十一五”规划,出现在南京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委会中心议题上,一直争论不断的南京中心城市内涵有了明确注解。适应江苏战咯布局、做强城市功能特色,放眼长三角乃至全国——南京直奔“长江第一城”。 南京的发展只有服务于全省战略布局,为提升全省在长三角和全国范围内竞争力作贡献,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07,(9):16-17
南京市农林局自新组建4年以来,通过打造“两创一满意”和“创和谐集体,让人民满意”工程,围绕南京农林和谐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形成了以“和谐”为定位的南京农林文化品牌。本文是《南京农林和谐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对南京农林和谐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文章。本刊摘自文章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化大都市到现代化滨江城市,南京一直在不断调整和探寻适合自己的城市定位。 从积极打造东部绿色中心,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 “人文绿都”既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又是对南京城市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6.
课题组 《金陵瞭望》2006,(23):25-26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南京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战略。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南京如何建设这两型社会?课题组带此问题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7.
臧正金 《金陵瞭望》2011,(11):13-14
柄霞是南京发展的东部城市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围绕市委狠抓“四个第一”要求.栖霞将突出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高地:突出平台建设,打造发展载体:突出产学研合作,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以“三突出”、“三打造”实际成效.奋力实现栖霞率先发展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方欣 《金陵瞭望》2007,(22):5-7
省委常委会不久前来宁集体调研时,对南京进一步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思路,把全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推上新高度,很值得思考和研究。本刊近期将对此话题重点关注。 近期,市委有关课题组成员专程赴重庆、成都、武汉,实地学习考察了三市的规划建设情况,在考察报告中,对南京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传德 《金陵瞭望》2007,(11):13-15
2005年,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提出,要把南京建设成为像美国波士顿那样的“学习的城市”、“教育的城市”。此后,南京市委、市政府经过调研论证,确立了把南京建成“全国教育名城”的目标。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还特别指出,“教育名城”的主要内涵就是“历史积淀深厚,质量水平一流,名校名师众多,风格特色鲜明”。为深入挖掘南京历史教育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南京教育历史的特色。今年,南京历史上第一部《南京教育史》终于诞生。  相似文献   

10.
王石奇  沙亮 《社区》2013,(28):8-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社区居委会建设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国务院参事室和民政部日前组成课题组,对广东、江苏、河南、湖北等8个具有代表巨省份的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睛况进行了调研。本刊上期已经刊发了课题组关于江苏省城市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深入地分析了江苏省近年来社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文章刊出后读者反响很大,本期编发课题组关于广东省城市社区建设隋况的调研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金陵瞭望》2006,(1):17-17
“十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4.2%,实现了在“九五”末突破于亿元基础上的翻番,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十五”期间,南京积极探索有效发挥省会中心城市比较优势的新途径.深入实施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文化南京和绿色南京五项战略.加快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南京发展的特色更加鲜明.综合优势更加显现。  相似文献   

12.
现代植物园与都市绿色文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植物园在城市绿色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开发环境植物资源并应用于城市绿化 ;普及科学知识 ,发挥娱乐功能 ,提高市民科学素质。以南京中山植物园与“绿色南京”建设的关系为例 ,介绍了植物园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方面所做的贡献 ,并对营建“绿色南京”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兴东 《金陵瞭望》2006,(14):20-21
南京市“十一五”规划确立了建设东部城市绿化中心的发展目标.栖霞作为南京东郊大区.又是一城三区发展战略中仙林新市区的所在地.建设绿化中心的工作在全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的水平和速度将直接关系全市建设东部城市绿化中心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王石奇  沙亮 《社区》2013,(25):8-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社区居委会建设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国务院参事室和民政部日前组成课题组,对广东、江苏、河南、湖北等8个具有代表性省份的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本期特编发课题组在江苏省调研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王石奇  沙亮 《社区》2013,(31):8-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社区居委会建设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国务院参事室和民政部组成课题组,对广东、江苏、河南、湖北等8个具有代表性省份的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本刊在9月、10月的特稿栏目中相继刊发了课题组关于江苏、广东、河南的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的调研报告,其中都凸显了各地的特色做法。湖北省是最早结合省情创造性开展居委会建设的省份之一,本期刊发的调研报告中,着力介绍了湖北省各地居委会建设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6.
《金陵瞭望》2006,(8):20-21
为实践“两个率先”.建设“文化南京”,努力实现南京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的转变,日前市委宣传部成立课题组对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的人才培养和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少很富启发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金陵瞭望》2006,(18):38-38
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市委提出了“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和“城市的现代化首先是规划的现代化”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李宗  潘雪 《金陵瞭望》2010,(26):25-26
10月8日,南京市宣布正式启动南部新城建设。按照市政府总体规划,南部新城将改写南京城市格局,集交通枢纽、经济枢纽、城市门户三大核心职能为一体,今后的南京,将形成新街口城市中心、河西中心、南部新中心的“金三角”格局。10年时间,“大城南”将初具规模,金脉丰富,商机无限。  相似文献   

19.
汪潇 《金陵瞭望》2011,(13):31-33
国务院在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中明确了南京的区域经济地位.也就是把南京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门户.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南京都市圈。如何抓住城市转型与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建立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大力发展以金融业为主导的高端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挥南京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今年南京的“绿色”工作让人关注。目前,南京出台护绿五大举措,规定重大工程须先“绿评”。本刊记者从南京市创森办了解到,2012年我市将努力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我们听见了南京新一轮的“绿色”号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