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佶妍 《探求》2011,(3):113-11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中,人民政协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机构和主要载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形式和实践平台。我们要促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一是通过经验升华和理论借鉴来构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体系;二是通过制度健全和素质提高来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夏正林  张丽琼 《探求》2014,(1):20-27
随着中国政治发展走向现代化、民主化及法治化,人民政协的功能几经变迁,与中国政治的发展紧密相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本文通过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梳理,结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认为我国是民主集中制下的协商民主。新形势下,需要通过对协商制度的法制化、协商形式的程序化和加强人民政协自身的建设,促进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为人大分担部分政治参与功能和利益表达及整合功能以进行有效的社会疏导。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政治发展走向现代化、民主化及法治化,人民政协的功能几经变迁,与中国政治的发展紧密相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本文通过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梳理,结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认为我国是民主集中制下的协商民主。新形势下,需要通过对协商制度的法制化、协商形式的程序化和加强人民政协自身的建设,促进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为人大分担部分政治参与功能和利益表达及整合功能以进行有效的社会疏导。  相似文献   

4.
武寅 《日本学刊》2016,(4):1-11
中国关于国际关系的新理念概括了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具体实现途径和方法,给纷繁复杂、被难题困扰的国际社会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有两个中心词,即"和平"和"合作",其"新"意体现于内含的时代性、实践性、自律性。这一新理念完全适用于中日关系。习近平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来,多次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对日政策的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和基本态度。这既是国际关系新理念在中国对日外交上的具体体现,又鲜明地展现出中日关系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学习研究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及其实践,对于凝聚共识,提高研究质量和资政水平,把日本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将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建设重要论述意蕴深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组织建设发展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要论述,在赓续历史经验、汲取理论成果、回应现实需要中不断形成和发展,构成了关于共青团建设初心使命论、根本原则论、价值导向论、实践方法论的思想体系,具有政治使命与政治建设双线交汇、理论创新与理论指导双向发力、历史经验与历史主动双重创造、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双向契合的理论特色,对推动新时代共青团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9,(8):7-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这一重大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学习研究这些重要论述,特别是注重从实践观、方法论的角度去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新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这将更加有利于我们在党的建设伟大实践中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不断扎牢制度笼子,充分认识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的实践价值,分析实践误区,找准实践路径,使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更好同时发力,同向发力,从而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立论根据是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现实依据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时代背景是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定型化,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基本共识和最大实践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民主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将协商寓于选举之中,实现了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的“形式互嵌”,彰显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质与价值,是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成果。“寓协商于选举”就是在充分认识选举民主罅隙的基础上,将协商民主引入选举民主,在“有事好商量”和“最大公约数”中广泛凝聚共识,防止由单纯选举民主可能引发的社会撕裂;同时,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的结合也有利于提升协商民主的效率。作为中国式民主的创新性探索,“寓协商于选举”体现出中国式民主建构的基本方法论:民主建构要基于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并以系统观念推进民主建设。总而言之,“寓协商于选举”平衡了民主的不同结构、凸显了民主的各项功能、展现了民主的治理绩效,开创了民主的新型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的研读和分析可以看出,达尔的民主理论就是美国政治实践的产物,与托克维尔、熊彼特、萨托利等民主理论一样,是西方政治发展逻辑的产物。西方的民主是一个竞争性、充满争议的民主,这样的民主并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中国的民主理论应该建立在对中国政治实践的总结和反思上,超越西方的民主,发展符合中国历史逻辑的和谐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6,(1):15-18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今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益群体的分化、思想观念的嬗变越来越需要凝聚社会共识以坚定信念、鼓舞斗志、攻坚克难。作为理论形态存在的"中国梦"内蕴了凝聚社会共识的思想力量和现实基础,可以而且必须凝聚社会共识,方能昭示其存在依据,实现其自身价值,体现其强大生命力。凝聚社会共识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它不仅是中国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理论品性,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