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传统的分类法把维吾尔语中的动词按照其语法结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能否带宾语或人称成分合并等特点分几类。这些分类法忽视了动词的语义及句法特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将现代维吾尔语的动词分成13类。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分类法把维吾尔语中的动词按照其语法结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能否带宾语或人称成分合并等特点分几类.这些分类法忽视了动词的语义及句法特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将现代维吾尔语的动词分成13类.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对少数民族节庆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以少数民族(壮族)传统节庆——歌圩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有关歌圩节的期刊文章和报纸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构建有关歌圩节的功能结构语义网络模型、环境语义网络模型和利益相关者行为关系的网络语义模型。进而比较学术期刊和报纸报道对歌圩节所关注的不同内容,发现和挖掘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的认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按照表达功能分类标准,"刚才+的+XP"结构属于指称性短语,因其特殊的语义功能使得该类短语有资格成为一个典型的照应性短语。该结构作为照应语在语篇层面倾向于表述言语活动、意识活动及回指无便利专名的对象,并且在语用过程中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时间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兴的"格"语法理论为基础,从把字宾语名词与谓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角度,根据语义格理论中受事格、施事格、系事格、处所格、工具格来对把字句进行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6.
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对意义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语境的概念、意义的特性入手,对语境与意义的选择,从语言语境与语义选择和非语言语境与语义选择两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出结论:翻译中语义的选择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而孤立存在.翻译即为结合具体语境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语言来源于日常生活,汉语成语中存在建筑类成语,它们字面义表示建筑或者语义表示建筑.转喻具有指代功能,它允许我们用一种实体代替另一实体.本文依据K?vecses&Radden对概念转喻的分类分析建筑类成语整体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  相似文献   

8.
利用英汉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探讨一组英汉对应近义词在搭配行为和语义韵方面的特征。研究发现,英汉近义词在语义韵方面具备相同或相异的特征,二者在搭配、内涵义、语义趋向、语义韵特征、语义韵强度方面呈现不同程度的对应关系。语义韵的对应是确立跨语言近义词对应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粤北连南排瑶的几个称谓:排、排瑶、瑶排、八排瑶等,在解说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通过梳理和辨析,认为"排"由动词"排年"、"编排"演变为名词"村庄"、"村寨",后来又指基层行政组织;"瑶排"、"排瑶"、"八排"、"八排瑶"语义明确,理解一致;"瑶排"、"排瑶"最早的出处是李来章的<风土记>,"八排"曩早出现于明末朱若适文;"八排瑶"最早出现于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它与"排瑶"相通、与"八排"不同,但它们在使用上有交错代替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灿烂辉煌的一笔,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四大名著维译本中运用了大量具有丰富语义内涵的歇后语。本文主要通过对汉语四大名著中歇后语维吾尔语问题的分析,对比出汉语、维吾尔语歇后语存在的语义差异并归纳四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结合立法条文的语义、立法意图等综合分析,认为"代为保管"仅指委托人将财物主动委托受托人代替自己保管这一种情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特征"语义是核心,语法结构有意义,语言基于使用"为研究基点,对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准确性、流利性和思辨能力不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这三个基本特征能够被充分利用。准确性来源于对语言意义的领会与把握,需要强化概念和组织的输入;流利性来自于大量的固定表达式和表达方式的反复使用,以此弱化母语思维形成语言技能的自动化;强调英语意义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探索和发现,培养学习者的思辨能力。总体来说,英语教学问题能够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找到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从原型、谐音、语义三个角度对模式数字"九"进行文化阐释,挖掘它的文化意蕴.最后以此说明"九"是本身蕴涵的文化意味使其具有神秘性,而并非因为它是"三"的倍数.  相似文献   

14.
比较研究满语方位词词缀-si和方向格词级-ci的语音形式和语法功能就会发现,二者语音对应、语义相通,具有同源关系,是由原始满一通古斯语中表达位置、方向的词缀*-tu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5.
存现句是汉语语法体系中使用广泛但历时研究相对薄弱的一种句类,用以表示特定时空范围内存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国四大名著是具有近代汉语语言特点的重要文献,存现句分布广泛,文章按照结构类型把存现句分为无中介动词句、中介动词句和主谓谓语型句,从句法结构看,存现句结构类型在近代基本完备;从语义角度看,空间类句占优势;从语用功能看,叙述型、判断型、描写型三大类发展完备,其中以描写型为主。  相似文献   

16.
对倒装句的种类及语用功能进行了概括.倒装句主要分为两种即部分倒装及完全倒装(强制倒装及非强制性倒装).其语用功能有:连贯语义、凸显信息、平衡结构、体现修饰或强调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来着"的定义进行总体归纳式的介绍,列举学界对于"来着"的不同观点,然后按照句类的不同分别对"来着"的功能进行例句解析。本文依据CCL语料库搜集了500句含有"来着"的语料,通过对这些语料的观察与分析,发现"来着"主要存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中。笔者把包含"来着"的陈述句分为陈述完成性事件和陈述持续性事件两种,分别对"来着"在该类句子中的功能详细举例分析。再将包含"来着"这一助词的疑问句按照特指疑问句、是非疑问句和设问句分类分别对"来着"在具体实例中的功能作分析。对"来着"这一助词从心理和外在表达上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毛南语量词的语义、句法形式和功能,认为毛南语的名词对个体量词的选择有其分类标准和认知理据;毛南语的量词对句法的制约性较强;毛南语量词的产生和发展受其语言特点的制约,是自源的.  相似文献   

19.
“程度副词+名词”和“名词+起来”是近几年来媒体比较流行的两种构式,本文试将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来说明其流行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呈现的"民间信仰热",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目前对于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的定义和理论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就"民间信仰"的概念、定义、特质及功能等问题进行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