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文文献浩如烟海,内容包罗万象,《佛历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藏族历史上,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佛历表》,都基本出自藏传佛教寺院高僧之手。它是研究藏传佛教尤其藏族历史的一种重要的工具书。如拉卜楞寺寺主第一世嘉木样·俄昂宗哲,学识广博,精通佛典,其著作达十五部之多,其中的《佛历表》就是一部研究藏传佛教、藏族历史的重要著作,这为我们研究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然而,这本著作目前学术界鲜为人知,本文拟就对《佛历表》的命名、藏族历史上出现的各家《佛历表》的特点加以阐述,但重点对第一世嘉木样的《佛历表》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松巴堪布对《陀罗尼集》中的部分经典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些经典的语言表述等不同于译自印度的佛典,夹杂有本土文化因素,采借的痕迹十分明显;部分经典假借佛经名,但内容是尔非尔,甚至与同名之佛经没有任何关联;部分译自汉文的经文,含有内地的文化因素;部分属于宁玛派的伏藏经典,来源不清。此后,松巴堪布和土观之间的辩论,反映了藏传佛教中在宁玛派佛典等方面历来存在的争议问题,二人正好代表了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贤劫千佛号》系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工具书。斯时,藏传佛教格鲁派大盛,住京喇嘛颇多,尤其不乏高僧大德驻锡京都,他们都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各自贡献。其中授予国师、呼图克图、各族喇嘛奉若圭臬的三世章嘉若必多杰应为魁首。他于1740年奉乾隆皇帝旨意,将藏文大藏经《丹珠尔》译为蒙古文,1772年又奉旨把藏文《甘珠尔》译为满文,后又将汉文大藏经中的《首楞严经》10卷译为满、蒙古、藏三种文本。嗣后又编纂了《同文韵统》、《满汉蒙古西番合壁大藏全咒》(简称《四体清文鉴》)、《喇嘛神象集》等10数部经籍。《贤劫千佛号》也产生在那个时期,与上述各种经籍的翻译活动密切相关,只因纯系佛号名称,后人很少提及。但在当时翻译诸多经籍时是必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书之一。  相似文献   

4.
达磨灭佛对佛教在藏区传播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841年发生的达磨灭佛事件,使佛教在吐蕃的传播受到严重打击,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灭佛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灭佛后佛教在吐蕃的传播是停止、中断还是仍有相当部分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倘若是后者,那么其延续又是以什么方式或在什么范围内进行?另外,灭佛对佛教在藏地的发展趋势产生了何种影响和改变? 而一些藏文史籍曾有这样的说法,即把从达磨灭佛后到公元910年的近70年时间称为西藏佛教史上的“黑暗期”,认为这期间佛教在吐蕃的传播完全中断。如《汉藏史集》  相似文献   

5.
《娘氏教法源流》是12世纪的重要宗教史籍,藏文原名《教法源流·花蜜精粹》。本次译文为《娘氏教法源流》第三章"宣说吐蕃"中第十一节赤松德赞与堪布、阿阇黎的事迹与第十二节白若杂纳的历史。(藏文版第276页第二段至第315页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娘氏教法源流》是12世纪的重要宗教史籍,藏文原名《教法源流·花蜜精粹》。本次译文为《娘氏教法源流》第三章"宣说吐蕃"中第十节迎娶尼妃墀尊与汉妃文成公主及第十一节赤松德赞与堪布、阿阇黎的事迹。(藏文版第233页第三段至第276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民族出版社先后利用5年时间,以较大的资金投入、科学的编排方式和严谨的编校质量,出版的《藏传佛教神明大全》,是一部具有较高品位、填补空白的新著,面世后引起藏文出版界和读者的热烈反响,褒扬有加。全书50余万字,内容博大,图文并茂,2002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现将该书主要特点评介如下:一、佛像汇英本书所选的近1200幅佛像,基本上反映了藏族佛画的深厚底蕴和高远内涵。首先登场的是七佛,他们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他们是贤劫中经常出现的佛,我们在生活中不时接触到…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法成身份及其译<佛说善恶因果经>的大致年代进行分析,并利用敦煌藏文文献与藏、汉<大藏经>所收<佛说善恶因果经>,对该经各版异同与汉文本间的关系,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1834年,亚里克斯·乔玛·德·克鲁斯编纂了《藏英词典》,这是现代藏文辞书的发端。新中国成立以来,《格西曲扎藏文词典》《汉藏词汇》《新编藏文字典》等辞书的编纂出版翻开了现代藏文辞书出版的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藏汉大辞典》《汉藏大词典》等一批藏文辞书的出版进一步推进了我国藏文辞书的发展。2007年国家重点出版项目《藏文大辞典》工作正式启动,藏文辞书出版逐步向综合性、百科性的方向发展,以适应藏族社会文化迅猛发展的要求,藏文辞书出版也进入了全面繁荣阶段。文章通过对历史上一些主要辞书的介绍和分析,梳理了藏文辞书发展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0.
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对待佛教与苯教的态度来看,史诗常常站在佛教的立场,对苯教加以反对和抨击。在史诗不少分部本中,明显地呈现出颂佛诽苯的宗教斗争思想。为了更好地探讨史诗中这种佛苯斗争的关系,本文拟对苯教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佛苯斗争的缘起这两个问题先作一些论述,然后重点对《格萨尔》与佛苯之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藏文文献数量巨大,位在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字之首而仅次于汉文文献.其内容宏富,又以佛教典籍和相关著述为最.学术界对藏文文献学和史学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且有出色成就.与此同时,深挖现存藏文史书的内在价值,探寻其著史体例、史学思想,乃至叙事传统、写作风格,也对科学、客观认识藏文史书价值,进而为深化藏族历史研究主题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对藏文史书叙事方式的考察,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透过现存的吐蕃碑铭与《贤者喜宴》所录两件吐蕃赞普弘佛盟誓诏书及与誓官员名录的比较,分析此二文献乃《贤者喜宴》作者亲见原件并忠实抄录于该史籍之中。以二文献所载内容,就有关吐蕃王室对当时佛教的认识,为何心仪佛教以及为何坚持弘扬佛法、当时吐蕃社会为何抗拒佛教信仰、吐蕃王室又以何种方式推广佛法等问题,阐扬其史料价值。该二件文献所附公元779年及公元799—804年间吐蕃官员名录,也提供了今人借以与敦煌古藏文卷子的比较与补阙,修正汉史料记载模糊不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松巴堪布·益希班觉尔是十八世纪初在青藏高原上涌现出来的大学者之一.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而且是一位医学家、哲学家、法算天文学家和文学家.他以佑宁寺(即郭隆寺)第三世松巴而闻名遐迩.不仅闻名于蒙藏地区,而且名震中原,被清朝乾隆皇帝封为嘉那堪布.在各地行医、讲学的同时,一生著有囊括多种学科的六十多种著作,分为八大部印刷发行,传于后世.他为我们研究当今的蒙古学、藏学、宗教及各民族关系史等留下了许多很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铸造于吐蕃时期的叶尔巴钟上的藏文铭文,经研究发现是佛经《圣普贤行愿品》中的四句经文,即“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而悉昙文铭文则为五方佛种子字和《缘起心咒》,其中《缘起心咒》与后期藏文转写有细微差别,故列出3种《缘起心咒》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正13年(1924年)我生于京都市,昭和22年(1947年)毕业于京都文理科大学东洋史学科,后为文部省特别研究生。1951年发表《论藏文的起源》(《史潮》44)。1953年发表《于阗的名刹贡代寺》(《东洋史学论集》1)和《于阗国卓尔玛寺诸僧侣的变迁》(《史潮》51)。1954年发表《卓尔玛寺诸僧侣的生死轮回》(《东洋史学论集》3)和《佛教  相似文献   

16.
五方佛及其图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清凡 《西藏研究》2007,18(2):31-36
五佛思想是密教金刚乘的根本宇宙观,五方佛体系的最终形成也标志佛教神系的完备和系统化。然而五佛体系的完善定型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图像的变化也反映出密教哲学思想的发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五佛的演变进行简单梳理,并对五佛组合、五佛形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图像进行分析,指出五佛图像变化与密教瑜伽部、无上瑜伽部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蒙古佛教史》是蒙古族学者固始噶居巴·洛桑泽培用蒙藏两种文字撰写的一部蒙古佛教史.自藏文本以《霍尔却穹》为名刊行后,先后有德文译本、日文译本问世,国内则有陈庆英、乌力吉的汉译本.《蒙古佛教史》是记述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早期著作,其史学价值:一是开启了蒙古族学者以藏文撰写蒙古族史的先河;二是承袭了藏族史学传统,以藏传佛教史为主线记录蒙古族历史,续补部分增入的则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业绩及蒙古高僧大德的弘法活动,由此可见蒙藏文化交流的基础在于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18.
<正>“甘珠尔”为藏语音译,意为“佛语部”,即“释迦牟尼语录的译文”,也是《藏文大藏经》组成部分之一。公元7世纪,吞弥·桑布扎创制了藏文文字。9世纪中叶朗达玛灭佛的200余年之间,先后涌现出吞弥·桑布扎等50多位藏族译师。他们与印度等地的班智达一起将大量佛典从梵文、汉文及邬仗衍那文等译成藏文,编写了《旁塘目录》《丹噶目录》《青浦目录》。10世纪末至15世纪中叶,西藏地区涌现出近200位大译师,他们和阿底峡、真扎·热呼拉等来自印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地的70多位班智达一起,又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和论典。藏文大藏经的文献由此形成。14世纪初,纳塘寺学者迥丹日热的弟子降格巴希,从祖国内地集得物资,整理并抄录成最早的《甘珠尔》和《丹珠尔》。至此,规模宏大的藏文《大藏经》问世。  相似文献   

19.
《觉木隆教法史》是一部记载12至16世纪藏传佛教噶当派寺院觉木隆发展沿革的藏文历史文献。作者系哲蚌寺果芒扎仓第42任堪布霍尔·饶丹嘉措,其生活年代大约在18世纪。该史书叙述了觉木隆寺前20任堪布的生平事迹,乃一部尚未完成之作。然而该书详细记载了觉木隆寺早期历史、巴尔蒂家族的来源和谱系以及元代觉木隆百户的册封等内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值得向学界推介。  相似文献   

20.
自吐蕃时期开始书写藏文史籍以来,出现了数量浩繁的史学典籍。这些史籍的内容涵盖了历朝政权史、藏传佛教史、专门史以及名人传等。史学家在撰写这些史籍的同时,对于书籍的命名也是极为重视,并各有千秋。通过对部分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藏文史籍的分析和归纳,历代藏文史学典籍主要有以作者、内容、修辞、色彩四种不同的命名方式,并各自有其特点和产生的原由以及它所象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