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高校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需要科学的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高校现有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存在考试手段单一化、考试内容片面化、考试环节不公平、考试安排不合理、考试评价不规范等问题,影响良好学风的形成、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改革刻不容缓。要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按照综合化、全程化、科学化、公开化原则统筹考虑考试功能、考试体系、考试方式、考试评价、考试时间,有效改革高校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2.
郭风英 《学术论坛》2016,(4):162-165
竞争性选拔考试是资源相对匮乏前提下,人们相对合理分配资源的有效工具。但是,在竞争性选拔考试中由于考试失信成本过低、工具思维泛滥、考试制度设计不完善,致使考试活动陷入诚信缺失、考试功利化与目的化、机会不平等的伦理困境。因此,通过加强考试诚信教育、增强考试活动人文关怀、营造更加公正的考试环境来维护考试伦理,塑造正向的考试伦理观。  相似文献   

3.
考试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家林 《学术论坛》2001,(2):130-133
考试价值是考试属性对人及社会需要的满足,是考试属性满足人及社会需要的一种现实效应.考试价值分为考试人本价值和考试社会价值.考试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现;考试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调节社会结构、释放社会张力来促进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按照考试规律开展考试活动,坚持考试的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是充分实现考试价值的前提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考试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指挥棒".如何抓好考试,发挥考试这个"指挥棒,,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本文就深化教学改革,改革考试形式,实行"一纸开卷"考试,进行了四年的实验与研究.对考试流程做了较清晰介绍,对考试"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证,阐明了改革考试形式,实行"一纸开卷"考试的可行性,对今后教学改革实践,改革考试形式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古代职业教育学徒考试的评价主体、学徒考试的主要形式、学徒考试的评价方法、学徒考试的功能发挥、学徒考试变异与没落5个方面,对古代职业技术教育学徒考试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当前的职业教育考试改革,提出考试的目的应在于评价职业能力,考试内容应基于真实职业工作任务,校企合作共同进行高质量的评价方案设计和实施才是学校考试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考试程序、考试形式及相关主客体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新型的考试制度应完善考试程序,采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加强学生和教师对考试的认知,使教学、考试与社会需求接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考试的诊断性评价功能、总结性评价功能和导向功能三个方面分析我国高校考试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指出高校考试由于考试内容侧重于对知识的考察、缺少教学过程中的诊断性考试、考试几乎是唯一的评价手段使高校考试没有真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认为高校考试应变知识导向为能力导向 ,加强平时考核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体现考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成人高等教育考试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在归纳当前高等学校课程考试改革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考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考试目的、考试方法、量分方法和考试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改革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考试舞弊查处不力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查处考试舞弊缺乏完备的科学体系,多重利益关系的存在使涉考单位对查处考试舞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考试舞弊在整体上查处不力,考试舞弊愈演愈烈,成为人才培养、选拔的一个巨大障碍。只有制定《国家考试管理办法》,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设立专门的考试查处机构,建立有效机制,全社会各部门共同配合形成查处考试舞弊的合力,才能真正有效查处各类考试舞弊。  相似文献   

10.
叶芸 《南方论刊》2011,(2):86-87,85
考试是教育过程综合考核和教学质量综合检查、评估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人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考试虽说总体上是正常的,但是,也存在学生作弊、考试简单化,甚至少数成人教育机构放任学生考试作弊等现象,足见成人高等教育考试必须加强管理。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进行诚实考试教育、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和教师的管理教育、加强对违规违纪考试惩处等,是当前加强成人高等教育考试管理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1.
徐雪辉 《齐鲁学刊》2008,(2):123-127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经常出现的场面。与实际科考相比,剧作家在处理这些场面时,显示了其造"戏"的艺术才能。他们一般只关注进士科考试,截取最高级别的殿试场面,并把正规、严肃的科考形式加工成戏谐、滑稽的故事。在角色设置上多增设净、丑一类滑稽角色,以增强戏剧的趣味性并起到调节气氛的效果。这是舞台演出的需要,也是以观众为中心的戏剧创作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应方淦 《晋阳学刊》2006,(4):97-101
自书院诞生之日起,其与科举的关系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众多书院一直游离于科举之外。及至明代中后期,书院与科举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随着政府对书院控制的加强,书院的举业化程度也日益加深,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其身上原有的光彩也因此而日渐黯淡。  相似文献   

13.
唐代省试诗题可分为咏物、咏事、典故等三大类型,其或以长安春景为描写对象,或以时事节令为表现中心,或以儒道名言为主要内容,它从各个侧面反映出唐朝之思想倾向及文化风尚。研究省试诗题有助于理解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二者的关系,对正确评价省试诗作也不无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清代前期有空前严密的科举回避制度。其中 ,地区回避主要是 :某省籍贯官员回避该省乡试 ;官员籍贯在邻省三百里以内区域者要回避邻省乡试。江苏 (或安徽 )知府等以上官员籍隶安徽 (或江苏 )者 ,如下属主持江南乡试或阅卷 ,其子弟、亲族回避江南乡试。陕西与甘肃亦照此办理。顺天乡试同考官 ,南方人一律回避南方考生的试卷 ,以此类推。亲族回避规定 :和考官有某些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的人回避乡试。在工作回避中 ,内、外帘官之间互相回避 ;关于考官子弟是否回避该次考试 ,在雍乾之际制度出现了一些变化。清前期科举回避制度极大地减少了科场积弊 ,这是封建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但仍然有着难以避免的漏洞和不可逾越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存废科举的论争伴随科举制始终。本文试图探讨北宋时期这一论争产生的由来和论争的具体背景、情形、内容及其结果,并从中总结出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何忠礼 《学术月刊》2012,(1):136-143
经过改革以后的宋代科举,不讲门第,不论贫富,只问成绩,从而为下层平民子弟参加科举打开了大门。虽然在当时的社会中,官僚、地主、富商出身的子弟凭借他们的经济和文化优势在进士出身者中仍然占有多数,但是,下层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跻身仕途的人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除了科举本身以外,还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原因。从客观上来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贫富分化加速,某些农民家庭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朝廷、地方政府和学校对士人应举的鼓励与资助;民间义庄、义学对本族子弟读书应举的支持;乡塾村校的普及;贫困士人相互间的互助等。从主观上来说,平民子弟为了改变自己命运而攻苦食淡、发愤读书,加上某些人天赋较高,也容易取得成功。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到了统治者的行列,造成了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与此同时,一些官僚、地主的家庭,只要其子孙考不取进士,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逐渐丧失权势和财富,甚至沦入社会下层,造成自上而下的社会流动。在宋代,由于科举制度而造成的这两种社会流动,已经比较普遍,这对社会的进步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举会社是宋代科举考试重要性空前提高的产物,由士人出于共同解决参加科考所遇问题结合而成。大致可以分成以提高考试技艺为目的的课会和为互助度过科考前后经济难关的义约两种。它为广大士人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免除了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对宋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郭万金 《晋阳学刊》2012,(1):131-136
明代科举以八股取士,在既重且难的八股压力下,明代士人不得不将毕生精神气力全部耗于其中。当巨大压力下的明代士人将全副身心投诸科场程文时,诗歌也随之变成了"八股之余",而"唐以诗赋取士"则成为明代最为频繁的诗学关注话题。  相似文献   

19.
明代初期承继元朝传统,有"儒户",那是正宗的职业科举家族,享受着特殊的保护政策,在科举考试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家族教育准备充足与否,特别是能否找到擅长的一经,应是形成科举家族的一个直接因素,明代宁波杨氏家族凭借<易>经屡屡中举,再现了东汉以来"一经传家"的神话.科举竞争的高度激烈,也是影响家族中举率的核心因素.晚明以后,杨氏家族科举竞争力明显下降.对那些科举准备不足的小家族来说更是困难,如晚明嘉兴平湖的赵维寰经历了十科会试,均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20.
罗剑波 《云梦学刊》2007,28(5):49-53
“折衷”作为《文心雕龙》的主要论文方法,其运用模式较典型地体现于《辨骚》篇。就“辨《骚》”而言,刘勰在对汉代诸家关于经、《骚》关系所持论点进行梳理,以及对于“骚经”(概指《楚辞》)本身进行“擘肌分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势”和“理”,即《辨骚》中《楚辞》“四同”、“四异”于经书的结论。关于这一点,在《楚辞》文本中是有迹可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