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犯罪都是在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因素都会在犯罪过程中留下相应的痕迹,后者我们称之为痕迹物证,前者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即所谓心理痕迹。对心理痕迹的研究在侦查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突显出来,特别是对没有多少有价值的痕迹物证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剖析已经成为为侦查提供方向线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犯罪手段的隐蔽化、伪装化、智能化给铁路公安刑事侦查工作带来诸多挑战。由于铁路犯罪现场具有特殊的动态性,现场遗留的各种痕迹物证会随着时间、空间的迁移而发生变化,因此在铁路犯罪现场勘查过程中,发现和运用时空关系痕迹能够对侦查破案起到重要作用。针对新时期铁路公安侦查工作提出对时空关系痕迹研究应用的新思路,探索刑事侦查技术新理念、新模式,以加强对铁路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3.
陈利 《理论界》2008,(11):88-89
本文对如何借助各种犯罪的信息载体,对犯罪心理痕迹进行全面心理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以为侦查人员根据作案人遗留的某些固有的、典型的和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迹象,分析犯罪动机,缩小侦查范围,确定侦查方向,排查嫌疑人,提供科学的依据,真正发挥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破案中的实践效用。  相似文献   

4.
以往刑事侦查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犯罪现场与物证,犯罪行为因不能作为证据而不被重视,没有把它作为有重要价值的并进行研究和利用的侦查材料。事实上,不管犯罪人如何狡猾地不留任何犯罪物证,只要他到过现场。他都会留下犯罪人的行为方式及行为痕迹,都会展现某种行为事实。犯罪心理决定犯罪行为,犯罪心理是犯罪人的内心世界,它包括犯罪人的动机需求、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人格特点、行为习惯等方面。犯罪心理影响、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当我们全面了解了某个犯罪人犯罪行为及其过程,那就意味着我们掌握了这个犯罪人的犯罪心理信息的基础材料,以此为基础,就可以准确地分析刻画该犯罪人的犯罪心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票据犯罪侦查的一般问题和票据犯罪侦查的具体问题,深入探讨了票据犯罪侦查的四类具体犯罪中的行为性质认定问题和侦查途径。  相似文献   

6.
不同于传统犯罪侦查的被动反应模式,有组织犯罪的侦查活动必须更强调主动掌握先机的调查方式,因而针对犯罪组织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侦查策略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有组织犯罪侦查活动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有组织犯罪侦查中最具代表性的五种策略的涵义、特点以及可行性加以分析与论证,最后提出有组织犯罪侦查活动之重点。  相似文献   

7.
侦查联想思维是指刑事侦查人员在侦查的过程中,根据所获取的有关材料和事实,由此案想到彼案,由此人想到他人.由偶然的启示推断出侦查线索的思维形式.侦查联想思维具有形象性、发散性、敏捷性、相关性和以印象与记忆为基础等特征.侦察联想思维有着提出侦查假设、重现犯罪过程、深挖犯罪、识别假案、突破破案僵局等重要功能.侦察联想思维有近似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金融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办法,骗取公共财物,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在侦查实践中,金融诈骗犯罪形式多样,犯罪主体比较复杂,在认定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就金融犯罪侦查中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特殊侦查措施是打击、控制犯罪的一柄利器,特别是对职务犯罪这种具有隐蔽性、智能化、无被害人的犯罪更是如此,对于该类犯罪,适用常规侦查措施往往力有不逮。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中运用特殊侦查措施的权力,并构建具体的应用制度,是在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冲突中取得平衡的最佳选择。同时对于适应职务犯罪侦查需要,提高职务犯罪侦查能力,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利 《理论界》2009,(11):69-70
从犯罪经历出发,个体犯罪的发展变化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初犯阶段的恐惧心理、进入再犯阶段的侥幸心理和发展到累犯阶段以及职业犯的平稳心理。本文结合侦查实践,根据初犯和累犯在侦查讯问中的心理活动特征,提出具体侦查讯问对策。  相似文献   

11.
职务犯罪不同于普通的刑事犯罪,在侦查主体、线索来源、侦查方式、获取证据以及侦查阻力等方面,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侦查机关应根据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特殊性,应对新时期职务犯罪的犯罪趋势,破解新时期出现的侦查难题,需要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转变侦查观念、改变侦查模式、创新侦查机制、锻造侦查人才.  相似文献   

12.
张能全 《兰州学刊》2013,(2):147-152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与个人危险性决定了侦查措施对其证据收集的保障性,而公民基本人权的重要性决定了侦查策略的限度性.明确侦查策略与非法取证的法律界限,准确界分侦查策略与非法取证行为性质,把握侦查策略运用分寸,确保侦查策略的合法性,对于提升我国刑事侦查正当性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突出的现实针对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于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第151条究竟是否属于对诱惑侦查的法律授权,学界存有争议.从程序法理、侦查实务和法条解释的角度讲,该条款所谓“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一语应当解释为仅仅是禁止“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而未禁止“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在判断和认定是否构成“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时,关键应当是看犯罪行为是否系国家主导、支配的结果,国家(侦查机关)可以介入、推动犯罪行为的发生,但却不能主导、支配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诱惑侦查的法律后果来看,根据《修正案》第151条的规定,采取“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所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而采取“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所收集的材料应当排除.在实体法上,对于被采取诱惑侦查的被告人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从轻处罚.  相似文献   

14.
鉴于我国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的实际需要,应积极通过科学设置机构、多渠道加快人才力量建没以及合理配备先进的网络犯罪侦查技术装备等多种途径加快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网络警察部队。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网络犯罪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手段,积极开展侦查,及时发现和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5.
侦查程序的传统构造以对侦查效率的强烈追求和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普遍限制为特征.与刑事公诉领域和刑事审判领域高昂的改革热情和积极的改革举措相比,刑事侦查程序的改革相对滞后,试图通过立法强行推进侦查程序构造现代化转型的努力遭遇了巨大的阻力.制约侦查程序现代化转型的因素不只是犯罪控制任务的巨大压力,传统侦查理念的影响、侦查手段的落后等同样是重要的原因.侦查程序改革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整个司法现代化的进程,刑事司法程序的现代化需要侦查程序构造改革同步进行.而推进侦查程序构造的现代化转型需要加速侦查理念的变革与侦查程序的立法改革,需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侦查机关.  相似文献   

16.
李晶 《河南社会科学》2014,(11):36-41,123
非犯罪化是指在刑事立法或者刑事司法过程中,将迄今为止作为犯罪加以处罚的行为不再视为犯罪或者不作为犯罪处理。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非犯罪化可以区分为法律上非犯罪化和事实上非犯罪化。鉴于未来我国犯罪圈的适度扩张,法律上非犯罪化将前景式微,而事实上非犯罪化则为刑事司法的应然选择。当前,我国侦查阶段非犯罪化的实现路径较为局限,从而导致了实践中非犯罪化的"超法规实现"。未来应当在侦查阶段赋予公安机关以微罪处理权,适度扩大非犯罪化的裁量空间,并通过保障刑事裁量的参与性、注重刑事裁量的说理性以及强化刑事裁量的救济性等方面有效控制侦查阶段非犯罪化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7.
诱惑侦查具有风险性与效益性并存的特点;但只要受到合理规制,仍然具有法理正当性。诱惑侦查的风险性表现为可能侵犯公民基本权利、可能诱人犯罪、可能会冲击社会信用体系、可能导致警察滥权等;诱惑侦查的效益性表现为可以更为直接地发现犯罪、可以更为有效地防止犯罪的社会危害、可以更加容易地抓获犯罪嫌疑人、可以更加有效地深挖犯罪、可以更为有效地揭露和证实犯罪、可以产生额外的预防犯罪的效应;诱惑侦查的法理正当性表现在其包含的侵权行为、在其他情形下可能视为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对尚未真正实施犯罪的对象采取主动性的侦查、可能引起司法伦理困境的欺骗、诱导策略具有一定的容许性。  相似文献   

18.
某项侦查手段或者侦查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主要应从其是否合理与合法两方面来分析.而控制下交付作为一项特殊侦查手段,无论从合理性还是合法性来看,其正当性都是毋庸置疑的.控制下交付手段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一种能够适应犯罪发展趋势和特点的特殊侦查手段.从其合法性来看,它是得到国际公约肯定的侦查手段,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并未明...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诱惑侦查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 《江西社会科学》2003,(10):150-152
诱惑侦查是侦查机关面对贩毒、走私等极具隐蔽性且无被害人的犯罪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但理论界对其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对诱惑侦查的概念及其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了我国对诱惑侦查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诱惑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形色色的新型犯罪,诸如行贿、伪造货币、网络犯罪等等,因其高度的隐蔽性、组织性以及高超的反侦查手段,对传统的侦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于是各种特殊的侦查方法应运而生。在当今许多国家,诱惑侦查以其不俗的表现而倍受侦查机关的青睐。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制,其合法性问题一直颇受争议,应进行相应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