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晨报副刊》是这时期发表白话创作小说最多的报刊。它最早响应《新青年》、《新潮》的新小说创作,先是转载《狂人日记》、《断手》)、《是爱情还是苦痛》,之后发表了近百篇作品(至1921年2月),为新文学培育了不少作家,冰心、叶绍钧以及郑振铎、林如稷、徐玉诺都在这里发表小说。最值得记述的是鲁迅的《一件小事》和《阿Q正传》,就是在此使人们先睹为快的。《晨报副刊))这时期在新小说创作上取得的成绩,与1919年2月7日改组后吸收李大钊参加工作,从而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有很大关系。冰心是《晨报副刊》这时期作品最多、影响最大的小说作者。从1919年9月到1920年底,她在该刊发表了十六个短篇。这些小说的评述已有专文,本文从略。叶绍钧在该刊大量发表作品的时间在1921年之后,我们也不评述了。郑振铎的《平凡的毁了的一生》(1920年10月3日),写作手法有新颖 相似文献
2.
希望的呐喊者--析哈代式悲观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2):113-115
本文分析了哈代诗歌中的悲观主义。文章认为哈代诗歌的基调是悲观忧郁的,但由于哈代哲学思想的复杂性,使得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也是复杂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一方面,他用悲观的手法揭露现实,认为当代社会毫无希望;另一方面又信奉社会进化向善学说,对将来充满希望,相信将来人们生活会得到改善。因此,在悲观的表面,他的内心及一些诗作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 相似文献
3.
关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2,(1)
鲁迅小说《呐喊》、《仿徨》一向被人们称为”遵命文学”。至于为什么称道命文学和遵的是哪一家的命,鲁迅自己曾作过如下解释:“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驻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①值得探讨的是:到底鲁迅所遵奉的是“那时”的哪个阶级的“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呢?鲁迅的话看起来似乎有些语意含混,往往为读者所误解。有人说当时的鲁迅先生从十月革命的“刀光火色的衰微中”已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曾赞颂过十月 相似文献
4.
5.
邓瑗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0(2):14-17
魏剑美的杂文呈现出丰富而多元的面相。戏谑者的姿态是他反抗当下社会的文化逻辑和运作程序的独特方式,也透露出在这个讲道理时代里言说的艰难与无奈。他的戏谑总是要回归一个启蒙者的立场,在对人的主体意识与独立人格的呼唤上,魏剑美实现了与西方启蒙主义和现代知识分子之间的精神沟通。这样的启蒙者,同时也是一位孤独者,宏大叙事的消解使他不可能再大声疾呼自己的主张和理想,而只能在“思想的独舞”或“心灵独语”中表达对世间的爱。 相似文献
6.
邱慧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55-58
在解构主义文学观的观照下,呐喊一词所衍生的意义系统里所具有的相互抵触的意叉,把《呐喊》的隐喻意义引向了多重可能——呐喊指向的多重性、呐喊者身份与疗救方案的复杂性。因此,对鲁迅《呐喊》的单一性的阅读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8.
赵大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1)
以火一般的激情赞颂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讴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鲁迅后期诗歌思想内容的一个最为光辉的方面。这些生动感人的诗篇呼出了亿万革命人民的心声,唱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最强音,是中国革命的壮丽诗章。鲁迅后期诗歌无情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有力批判党内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热情赞颂革命武装力量的成长,充分表现了鲁迅无限热爱毛主席,坚决拥护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坚定革命立场和深厚无产阶级感情。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批判了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制定了一条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路线。并亲自发动和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鲁迅得知此消息欢欣鼓舞。自此他时时关注着毛主席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和革命建设。一九三二年三 相似文献
9.
10.
齐海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4,(1)
鲁迅的《呐喊》之所以至今仍广为流传,魅力不衰,除了人物典型塑造的成功和思想内涵深邃、艺术构思独特之外,也得力于作者白话语言运用上的功力。《呐喊》语言的显著特点是凝炼、质朴而又生动传神,它实际上是经过精心加工的艺术语言,看上去却自自然然,好象未曾雕琢过一样,鲁迅善于用极俭省的笔墨,便准确地把事物的外观与内在特征生动地呈现出来,这是一种非凡的表现力。在叙事体的作品中,毫无疑问,叙述者的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呐喊》中有六篇作品是运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八篇采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述就是由作者来叙述;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卢文芸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88-96
本文论述分析了近代文学社团南社的发展沿革、成员组成及南社研究的历史变迁,指出虽然作风传统的南社受到过新文化界的批评,但南社事实上是新文化的前驱,他们努力的成果成了新文化的基础,他们遭遇的困境作了新文化的前鉴——虽然这并非他们的本意。南社的文化保守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历程中对本民族内在“自我”的顽强守护,承担了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并非可以一笔抹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新闻史上 ,有两位名人 ,一为黄远生 ,一为徐宝璜。黄远生被称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创始人” ,徐宝璜则被誉为“中国新闻学的开山祖”。这两位新闻界的大师都是江西九江人 ,而且同样天不假寿 ,英年早逝 ,黄死时才 30岁 ,徐去世也不过 36岁。黄远生、徐宝璜都曾是斐声中外的人物 ,八十多年过去 ,时光已进入二十一世纪 ,历史的风尘淹没了多少当时显赫的人与事 ,却没有抹去黄徐二人的英名 ,在中国新闻史上 ,他们是先驱 ,是不可遗忘的人物。即使在今天 ,我们追溯二位的人生轨迹和新闻生涯 ,研究他们的新闻主张 ,对于我们现实的新闻事业 ,也会… 相似文献
13.
皇甫积庆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4):42-48
根据传记学批评方法,《呐喊》(1930年版)在主题,故事情节及与作 者的关系上,显示出社会化与个人化两种不同的主体声音。《呐喊》的社会观照主要体现在对四种人-先驱者,旧读书人,农民,“我”的关怀上。以上两方面表面都可以在鲁迅个人生活经历,思想,家世等方面找到直接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学生们呼喊周迅时,忘记了鲁迅;学生们欢唱阿杜时,忘记了杜甫;学生们阅读韩寒时,忘记了韩愈;学生们备战高考时,忘记了国计民生。当今的文坛,太多的武侠飞檐走壁于其中,太多的玄幻漂荡于其中,太多的言情承载于其中;于是,它变得伤痕累累,缥缈虚迷、不堪重荷。当今的文坛,再也找不到忧国忧民的叹息与感慨,于是,我不禁要为国计民生的写作而呐喊。如今青少年的文章里,也有很多忧思,但大多都是为学习考试忧,为爱情友情忧,为家庭悲剧忧,就是没有为国计民生忧的。国计民生那么多让苍生忧心的事,何以就上不了学子的笔端?于是,我再次呐喊:为国计民生而… 相似文献
15.
杨义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5-53
就文学创作而言,1917年文学革命发轫后,虽有一些白话诗出现,但毕竟是晨鸟噪春,不一定令当时规摹唐音宋调者多么佩服。但是鲁迅《狂人日记》一出,敏锐的青年已经受到"两种的语言,两样的感情,两个不同的世界"的精神震撼,他们感觉"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或者比喻为"譬如从薄暗的古庙的灯明底下骤然间走到夏日的炎光里来,我们由中世纪跨进了现代"。鲁迅说,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发表后,"便一发而不可收"。由此连声呐喊,喊出了新文学的一片新天地。这种呐喊有何种生命的根据?根据看完社戏后吃了阿发家和六一公公罗汉豆?根据故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根据大队军警架好机关枪,围住土谷祠抓阿Q?……还是根据这一切,都被关锁在一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而要掀翻这铁屋子?总之,鲁迅的《呐喊》,曾被推举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之首,总应给出它的生命根据来。 相似文献
16.
皇甫积庆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4):42-48
根据传记学批评方法,<呐喊>(1930年版)在主题、故事情节及与作者的关系上,显示出社会化与个人化两种不同的主体声音.<呐喊>的社会观照主要体现在对四种人--先驱者、旧读书人、农民、"我"的关怀上.以上两方面表现都可以在鲁迅个人生活经历、思想、家世等方面找到直接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卢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4)
《呐喊》的悲剧特色卢今一在《呐喊》中,具有悲剧性内涵的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对此,作者为这本集子所作的“自序”中就已有所提示。“自序”中说,由于“未能忘却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不免呐喊几声”,又说“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 相似文献
19.
袁得胜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Z1)
北大教授严家炎曾说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 ,又在鲁迅手中成熟 ,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①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艺术高峰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收了鲁迅 1 91 8— 1 92 2年所写的 1 4篇小说 (出版时收入 1 5篇 ,1 930年 1月第一次印刷时抽出了《不周山》一篇 ) ,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呐喊》的问世绝非偶然 ,而是他的思想里程发展的结晶。要想真正理解“鲁迅的呐喊” ,就必须从鲁迅的“美好思想———理想破灭后的寂寞———受新文化鼓舞而呐喊”这三个方面入手。一、鲁迅的美好思想的变迁(一 )第一个理想 :离…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