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陶行知是世界创造教育最早的探索者之一,是中国创造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不仅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别开生面,而且对当前我国的教育学改革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日前,当记者经人指点来到屯溪阳湖镇漆器制作大师甘而可宅前时,只见几个人正站在院子里攀谈,其中有个手拿小漆盒的人,与记者在照片上见到过的“甘而可”相像,记者便认定他就是要寻访的大师。那几个人见是记者上门采防,便悄悄隐去,原来他们是从澳门而来,上门看样订货的。  相似文献   

3.
战国秦汉漆器铭文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秦汉漆器往往在其底部内外烙印、针刻和漆书少者一、二字,多者几十字的铭文。它们大多是制作时戳印上去的,但也有少数为使用者刻写的。这些铭文、题记不仅对研究漆器手工业的性质、生产程序和产品销路等提供了确切的文字依据,而且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的宝贵文献。我们根据出土该时期的漆器铭文,将其内容大体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带“亭”、“市”、“工官”戳记;二是写有使用者姓氏或兼吉祥祝福之言;  相似文献   

4.
秦汉漆器纹饰形式表现多样并有鲜明的特色,在纹样的组合形式,表现手法和色彩多方面。对中国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各门艺术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第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如何创造历史典型人物这个问题上,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里我们谈谈《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这一典型是怎样创造的。一在谈诸葛亮的典型创造以前,有必要先交代一下,作者罗贯中*是根据哪些材料来塑造这个形象的。大家知道,《三国演义》的题材,大致来自下列三个方面:第一是民间创作,这方面的材料,我们今天  相似文献   

6.
暨南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华侨学校,在我国华侨教育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回顾暨南的历史,借鉴暨南在几十年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华侨教育的经验,这对于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华侨教育事业,办好暨南大学,是有一定意义的。一、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国家创办的华侨学校  相似文献   

7.
论价值的来源与本质刘敬鲁关于价值的来源与本质问题,目前我国学术界有两种典型的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价值是由实践创造的,价值来源于实践,价值的本质是人通过实践表现在客体上的人的主体性①。另一种观点认为,并非一切价值都是由实践创造的,因为有相当部分的...  相似文献   

8.
丁玲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半个世纪以来,丁玲以其众多的作品描绘了二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变化的真实图景,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妇女的形象体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九二八年发表的(《莎菲女士的日记》,虽不是丁玲的处女作,却是丁玲的成名之作。“在这死寂的文坛上,”它象“抛下一颗炸弹一样,”以其所创造的知识女性莎菲  相似文献   

9.
胡建次 《船山学刊》2008,(4):138-142
我国古典词学中的词意创造论,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对词意审美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二是对词意表现与创作因素关系的考察。上述两大维面,从主体上展开了词意创造之论,多向度地将词意创造的论说取向与空间呈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一伟大的1958年是我国历史上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大跃进的一年.1958年,我国人民在党中央和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下,不仅创造了空前的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奇迹,文化科学事业大发展的局面,同时,在我国历史上还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使我国人民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与实现这祥伟大的创举呢?根本的原因是:我国人民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光辉照耀和鼓舞下,兴起了一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人口虽然有多有少,但大家在数千年的相处中,特别是在祖国大地上的共同生活、劳动和斗争中,都对开发、捍卫祖国,创造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而把这些历史事实,实事求是地、有分析地告诉学生,是中学历史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活动,通过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斗争来创造历史。人民,才是历史的主要创造力量。所以,文艺创作的主要任务是写人,是描写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人民,历史上一切有成就的作家,所以写出受人民欢迎的作品,都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写出了人民的心声。 我国是文明古国,我国的人民勤劳勇敢,从古到今,英雄辈出。特别是近百年来,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他们前仆后继,英勇战斗,谱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的灿烂篇章。我们的作家、艺术家,把他们的感人事迹用典型化的手法写成优秀的文艺作品,对我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对培养人民高尚情操,激励革命斗志,具有重大的意义。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文艺创作必须表现我国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  相似文献   

13.
<正> 关于古代山东漆器手工业的发展问题,由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不多,很少有人研究。建国初期,山东古代漆器始有发现;七十年代后,又陆续出土了几批漆器。本文根据现有的资料,仅就两汉时期山东漆器手工业的发展问题,试作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一、汉代山东漆器制地问题从考古发掘的资料看,两汉时期,在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湖北、湖南、广东、贵州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漆器。漆器的制造地点,有成都、扬州、长沙、广州等地,都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那末,处于黄河下游的山东是否也有漆器制造业呢?  相似文献   

14.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作为人们活动的最主要的原动力,是人类生活中决不可缺之部分。放因饮食活动而创造的饮食文化,从来就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杰出创造,它含着极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的内容。在民族传统文化中,饮食文化往往是最具活力的一部分。我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和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卓越创造和多姿多彩,早已为世界所公认。作为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我国各民族,在创造中华饮食文化方面无不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探讨少数民族对创造中华饮食文化的贡献,无疑对深入认识中华文化一体多元…  相似文献   

15.
劳动价值论是近年来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就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理论界主要有以下观点 :体力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活劳动 (包括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等 )创造价值。在如何发展劳动价值论问题上 ,有生产要素价值论、知识技术价值论、服务劳动价值论等观点  相似文献   

16.
<正> 1、当前我国各条战线的改革正在蓬勃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重要方式,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手段;要开创新局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非走改革之路不可.锐意改革,促进改革,是新时代的标志;研究改革,投身改革,是革命者的风姿.2、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作为进步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重要实践活动的社会改革,首先是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而不是某个人随心所欲的创造;也就是说,改革在本质上首先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当然,某项进步改革任务的不失时机地提出,改  相似文献   

17.
<正> 屈原的出现使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写上了有名有姓的作家。他创造了几乎可以说是至今还没有人能够企及的抒情长诗《离骚》、哲理诗《天问》;他的《九歌》是第一套在民间恋歌巫曲基础上创造的抒情组诗,文学史家视为原始戏剧性歌舞珍贵的记录。他的《桔颂》是我国第一首咏物诗。他的《招魂》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 ,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选择。在我国面向 2 1世纪的宏伟目标中 ,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 ,我们在发展中一定要充分关注社会公平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和人们在发展经济中对于发展重点把握的不同 ,甚至还有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 ,社会公平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庄祖武 《江淮论坛》2000,3(1):79-84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集中群众的智慧 ,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的伟大创造作用 ,这是我国改革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群众首创精神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在新的世纪中进一步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 ,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和唯一主体 ,是创造世界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 ,工人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列宁说过 ,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  相似文献   

20.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学术理论界一般都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理论界思想空前活跃,有了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气氛,有些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