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信用经济的环境下,银行体系通过自身创造货币信用这种独一无二的机制,就可以促进经济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然而在信用创造的过程中,银行体系的稳定是整个金融业稳定的核心,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会威胁到银行系统的信用创造和影响到它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银行危机是金融脆弱性的表现之一,信息经济学认为金融脆弱性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对银行而言,脆弱性主要源于信贷市场。对于银行危机的分析对于我国正处在市场开放进程中的金融业而言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村镇银行是中国银行体系中的“新生儿”,它的诞生为原本单一、缺乏活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注入了新的动力,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金融系统性危机的发生与经济增长状态变化紧密相关,外部冲击和内部脆弱性是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发生的两个来源。已有研究在分析经济增长对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时一般将经济增长视为外部冲击,忽视了系统性风险度量模型已经内生化了经济增长状态影响的问题,使用的系统性风险指标不能将外部冲击和内部脆弱性引发的风险进行区分,难以判断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的来源,而且无法准确判断经济增长对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程度。 将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引入或有权益分析方法分析框架,计算经济增长状态的转移概率与银行部门违约距离的相关概率,得到违约距离的无条件概率分布,剥离经济增长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构造反映银行内部脆弱性风险的无条件违约距离,实现对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分解。选取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希腊和中国上市银行整体作为样本,分别考察外部冲击和内部脆弱性对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可以分解为内部脆弱性风险和外部经济状态影响,该系统性风险主要由内部脆弱性决定,经济增长对系统性风险的作用类似于增效器。经济增长下行状态会导致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急剧上升,而经济增长上行状态能改善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状况。经济增长状态对系统性风险的放大效果具有不对称性。银行部门内部脆弱性风险状况出现恶化时,经济增长状态的增效作用更强烈;而银行部门内部脆弱性风险状况得到改善时,经济增长状态的增效作用相对温和。短期内救助政策通过外部机制影响系统性风险,危机状态下救助政策能够对系统性风险发挥明显的稳定作用。 在宏观审慎监管中,不仅要求银行部门降低内部脆弱性风险,而且重视外部经济条件和实体经济部门与系统性风险的联系,建立前瞻性的逆周期监管机制,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管理。当银行部门陷入危机时,政府部门应及时提供有效救助。  相似文献   

5.
基于AHP的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迟国泰  董贺超  杨德  刘轶芳 《管理学报》2005,2(6):691-695,717
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建立了商业银行竞争力模型,并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中国银行竞争力最强,中国建设银行次之,中国工商银行较差,中国农业银行最差.本模型的特点一是在指标的选择方面,不但综合考虑了银行的利润总额、资本总额、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等显性竞争力指标,而且也对存贷比率、分支机构数目、存款增长率和贷款增长率等影响银行的潜在性指标加以考虑,解决了现有指标体系大都忽视潜在性指标而造成的评价失真现象.二是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将指标进行分类,解决了以往评价银行竞争力时数量、质量指标混杂带来的指标混乱且结果较差的问题.三是通过将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可直接用于计算的无量纲化的数据,有效地解决了在一个评价体系中正逆向指标的交叉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6.
危机、监管与发展是近20 ̄30年来世界各国经济的主旋律:银行危机此起彼伏,以防范危机为初衷的监管措施却在松与紧之间徘徊,而危机与监管对于银行业乃至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则更为繁杂。现有的文献大多割裂地对待这3个问题,尽管分析细致深入,却拥有不同的目标和前提,因此往往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令政策制定者莫衷一是。本文选择银行监管作为问题的切入点,将银行发展作为衡量监管综合绩效的最终指标,采用世界银行2004年调查报告的最新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12项银行监管指标,利用工具变量(IV)法和广义矩(GMM)估计对传统OLS模型进行了改进,从而验证监管措施的效应,以此对最优银行监管方案进行初步探讨。在跨国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考察了中国银行监管的现状,并且通过在基本计量模型中引入交叉项的方式,检验了中国在资本充足率不高、非官方监管控制不健全的条件下,能够采用的监管方案,以此为中国银监会成立后的银行监管改革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最近的研究表明,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与金融脆弱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这个视角,通过选取宏观经济面和微观金融两个层次的六个指标编制衡量我国脆弱性的指数,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金融脆弱性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脆弱性与房地产价格波动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房地产价格波动在较短期内对金融脆弱性有一定负向影响,随后对其有正向影响;对于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冲击,银行部门对其的反应更加敏感,且在较短期内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与银行部门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随后会加剧其脆弱性,且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选取人均资本增长率作为衡量人均资本水平的代表变量,并以劳动力增长率作为劳动力数量规模的代表变量,对变量进行平稳检验后,通过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对生产性因素与中国国民储蓄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增长率及人均资本增长率均对于中国国民储蓄率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影响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熊倩 《经营管理者》2009,(13):67-68
对已经全面开放的中国银行业而言,由于银行从业人员操作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理方法比较落后,管理经验不足,近几年由操作风险引起的大案要案也频频发生,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既影响了银行的社会形象,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操作风险,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吸取管理失败的教训,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研究出适合中国银行业自身发展的操作风险管理模式,建立科学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己经成为我国银行业函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宏观经济分析视角,梳理 2003年~2009 年公布的北京、深圳、上海等8个城市年度工资指导线和各类宏观经济变量,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宏观经济变量中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各地区制定工资指导线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宏观经济变量都对工资指导线预警线的制定产生相应影响,其中物价指数在最大程度上影响工资指导线预警线的制定,国内生产总值次之,而对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影响比较大的是物价指数的增长率、生产者物价指数的增长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银行间交叉持有同业存款时,风险共担和传染是可能的。银行间市场结构的不同会对风险共担和传染产生影响,本文采用三阶段流动性偏好模型的一般分析框架,讨论了应对危机时银行微观层面的资产清算顺序的异同对于银行系统脆弱性的不同影响,并从合作博弈的视角探讨了"货币池"风险免疫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在不存在银行资产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当问题银行流动性波动足够大(ε>ε) ,银行间风险传染可能难以避免,而当流动性短缺ε在区间[ε,ε]内,银行间的合作博弈效果最优,风险传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银行间市场的"货币池"免疫结构模式可以实现风险分担和防范银行间风险传染,从微观层面提供了一种银行间市场危机传染的内生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银行业全面开放及贷款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异,对中外资银行信贷舍约竞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利用信号博弈模型,讨论了信息差异及经营成本差1)中资银行的竞争优势是老借款人。2)外资银行提供分离合约时,在中资银行的新借款人市场上将出现“柠檬效应”;外资银行提供混同合约时,中资银行将失去所有新借款人。  相似文献   

13.
受近几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及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对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热点。考虑到当前基于"银行-资产-银行"间接传播渠道的相关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基于银行-资产双边网络模型来分析银行系统性风险。首先,使用中国47家上市银行2018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构建了中国银行系统的双边网络模型,研究分析各类资产遭受冲击时外部冲击、降价出售效应及银行所持有的各类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然后,引入系统性冲击方式,通过设置具有不同属性的两大类资产并生成四种冲击事件来构建银行的投资策略模型,从资产视角探讨银行最优的投资策略。研究发现,外部冲击与降价出售效应这两个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在一定区间值时会产生叠加效应,使银行系统性风险急剧增加;五种资产类中,贷款类资产对外部冲击最敏感;分析发现在各类资产冲击下都未倒闭的所有银行的资产组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系统中存在着最优的资产组合,使得银行在稳定的同时能获取最大收益,并且资产负债比越大的银行其风险承受能力越强,从而可以选择更激进的投资策略来追求高收益。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供应链融资模式,保兑仓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方案,其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提升了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使得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然而,随着市场状况的恶化,很多中小企业倒闭,核心企业承担大额银行贷款的连带赔偿责任。本文研究由单一的零售商(中小企业)和制造商(核心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中,考虑零售商的破产概率,由银行控制货权,供应商对剩余产品进行一定比例的回购,零售商以银行提供的承兑汇票作为结算工具进行融资的情况下,分析了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供应商的最优回购率和银行的最优贷款利率的决策。并通过算例得出回购率的提高能鼓励零售商订货,提高供应链的利润。但是,回购率对银行利润的变动很大程度上受零售商破产概率影响。较高的回购率刺激信用良好的零售商提高订货量会增加银行的利润,对信用较差的零售商来说,订货量的提高会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提高,期望利润反而降低。所以,银行在提供保兑仓融资时,不仅要关注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的信贷偿还能力,还要加强贷款资金的监管,关注保兑仓融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复杂工业系统的故障中有40%属于隐藏故障,若隐藏故障得不到及时消除,则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具有隐藏故障的多状态竞争失效系统,在考虑不完全检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维修建模。首先,基于制定的视情维修策略,分析了系统的更新情形;然后,基于所推导出的各种系统更新情形的发生概率,建立了以期望成本率为目标函数,以检测间隔时间为决策变量的维修模型。最后,以电容器组为例对所构建维修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检测质量对检测策略的制定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具有隐藏故障的多状态竞争失效系统的检测策略时,有必要考虑检测误差。本文提出的维修建模方法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多状态竞争失效系统的维修策略理论与方法,还能为工程实际中复杂工业系统的维修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公司在获取银行信贷的过程中会通过盈余管理以满足会计业绩审核要求的行为已得到学者们的关注, 但现有文献尚未研究公司在获得一定的银行借款后是否会继续进行盈余管理以获得超额银行借款.本文基于该问题, 以2003年~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维度, 考察了盈余管理行为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正相关;进一步, 在考虑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之后, 发现金融市场化弱化了应计盈余管理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的正相关关系, 但增强了公司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得更多超额银行借款的行为.本文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行为出发, 同时结合金融市场化程度, 拓展了会计信息质量与信贷资源配置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7.
Risk management in Chinese banks has traditionally been the Cinderella of its internal functions. Political stricture and developmental imperative have often overridden standard practice of risk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large non-performing loan (NPL) ratios. The training and practice of risk managers remain second class compared with foreign banks operating in China. This paper surveys Chinese bank risk managers and constructs metrics of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risk management organisation. The metrics are used as intermediate inputs in a Network DEA framework to produce a measure of income efficiency. A statistical test is carried out to ass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isk metrics in evaluating bank incom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8.
金融压力指数能较好地实时反映一国金融体系承受风险的压力状况,帮助决策者和市场参与各方及时准确地前瞻性评估潜在风险来临时可能承受的金融压力水平。根据各市场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程度,利用CDF-信用加总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了包括银行、股票、外汇、保险四大市场的我国金融压力指数测度模型体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金融压力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往往伴随着高的金融压力;我国金融压力主要来自于银行部门,随着近年来我国银行治理水平提高和资本市场发展,银行部门压力指数正缓慢下降,股票市场压力却逐渐上升;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压力指数长期保持在低位运行。有效性检验表明,来自我国FSI的冲击在滞后6个季度会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银行经营业务的扩展,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本文以我国12家商业银行2000年至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探讨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非利息收入的大小与银行的规模、存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和员工人数与存款的比例显著正相关,与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无关;手续费收入仍是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国有商业银行与非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是非利息收入的总量还是构成,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分理处效率对效益的影响程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在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分理处进行效益和效率的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分析效率对盈利性影响程度的方法,通过对某商业银行支行的12个分理处的实证分析,初步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