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美国规章制定程序和行政裁决程序中,行政机构不将其意志强加于利害关系人,通过规章的正式听证、协商程序、生效等待期、国会审查,以及行政裁决程序中的行政法官、ADR等制度,保障利害关系人的民主参与和决策权,相应达成行政机构与利害关系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立法制度中的一个新问题---行政立法,在内容上和实践应用中都需要多加改善。此文中结合我国行政立法程序现状并借鉴国外相关成功的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立法程序机制的最佳途径。重点强调行政立法中的民主化程序,使行政立法权的运作由“暗箱操作”到公开透明,在处理行政官僚立法、专家参与以及利害关系人参与三者的关系时,应扬长避短妥善的建立行政立法机关、专家以及利害关系人综合参与的模式,建立更加完备的行政立法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3.
美国政府管制凸现出行政权扩大和管制型国家兴起的发展趋势。行政机构拥有半立法、半行政和半司法的管制制度,已经改变了“三权分立”原有的内涵:总统的行政命令成为行政机构制定规章条例的指导大纲;行政机构的规章条例又渗透到市场的各个角落;国会通过立法制约规章条例的泛化;司法审查考虑到经济发展的现实,减少了对行政命令和规章条例违宪的宣告。政府最终从法律程序上改变了传统的命令与控制的管制方法,建立了成本与收益分析的市场管制制度。  相似文献   

4.
行政监督机构具有"准司法性",是指其处理行政案件的程序具有司法的特征,行使了一定的司法职能,并且最终裁决具有相当的司法效力。土地规划的行政监督机构对行政机关主导的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层级监督和裁决规划申诉的作用。英国规划督察署作为土地规划的行政监督机构,具有准司法性特征,有效规制了地方规划权的行使,为不服规划部门行政决定的利益相关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救济途径。我国需要在土地规划的行政监督制度中借鉴英国经验,引入准司法性因素,从监督机构的地位、组成、运作程序等方面完善我国土地规划行政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5.
行政立法听证程序是指行政立法主体在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之前应当告知利害关系人有表达意见、提供证据的机会以及行政立法主体听取意见、接受证据的程序。我国现行行政立法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存在缺陷 ,确立行政立法听证程序适用范围应坚持利益平衡、公正与效率相衔接、公开与保密相协调三原则 ,采取立法方式。  相似文献   

6.
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或其附设的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运用国家权力,居间对私法上的争议进行裁断的行为。行政裁决制度是否违反了分权原则是许多国家自行政裁决制度产生以来就面临的一个问题。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国家,其行政裁决制度的合宪化历程是通过一系列联邦最高法院的标志性判例来完成的。从克罗威尔案、北方管道公司案、托马斯案到商品期货贸易委员会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可了行政裁决制度存在符合宪法的分权原则。  相似文献   

7.
行政裁决具有性质上的具体性和行政性、身份上的中间性、对象上的民事性及功能上的“准司法”性等特征,这使得行政裁决制度在化解社会纠纷方面具有了专业、快速、经济等独特优势,成为现代法治国家解决社会纠纷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现行行政裁决法律制度存在多方面的疏失,完善这一制度需要在深入分析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从拓展行政裁决的范围、完善行政裁决的专门机构、改造行政裁决的程序、强化行政裁决的救济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立法中尚无关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高层次法律,只有一些行政规章,而且这些规章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文章认为应废除有关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低层次立法,在《商业银行法》中用专章规定信息披露制度,并从法律适用标准、披露内容、披露程序、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行政处罚裁决时效制度,是指行政主体在发现行政违法行为后,须于法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处罚的裁决,超过法定期限就不能再作出处罚决定的制度.“杜宝良案”充分揭示了在我国建立行政处罚裁决时效制度的必要性.它对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限制行政主体的恣意和迟延作为而言,不可或缺,是程序及时原则的要求,它也是通过处罚程序使处罚结果获得普遍认同的必要条件.行政处罚裁决时效制度作为时效的一种,应包括法律事实、期限、法律后果三个部分.行政处罚裁决时效的期限应该根据不同的处罚程序分别设置,应由《行政处罚法》作出统一上限规定,并允许单行法律法规在其上限规定之下作出变通规定.裁决时效期限的起算点,应是行政主体发现违法行为之日,而不是立案之日,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行政主体不及时立案,而实际上否定了裁决时效制度的作用.行政主体超过法定期限作出的处罚决定,应当是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0.
法院审查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是否合法的依据包括行政规章、《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政策性文件以及正当行政程序原则;审查范围一般限于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制定程序。对于相对人提出的其他程序违法主张,除法律特别规定外,法院可视情况予以审查;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违背“程序规范标准”或“权益损害标准”的,构成司法解释规定的“严重程序违法”。根据制定程序类别和违法程度的不同,法院关于规范性文件程序违法的确认,还需结合具体个案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1.
依据传统的行政法学理论,行政裁决权是一种行政权,对于行政裁决不服应当依照行政诉讼程序对裁决主体提起行政诉讼。这种认识导致了相关制度的建构越来越偏离现代纠纷解决机制的正常轨道。从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本质来看,行政裁决权应当属于司法权,行政裁决制度属于现代委任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理顺行政裁决与司法诉讼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多元和规范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2.
课题组对s县的拆迁行政裁决机制进行了全面调查。该县行政裁决机制表现出两方面的特点:其一是以“和谐拆迁”为指导思想,其二是多元化的调解办案机制。行政裁决的客观效果表现较好,但主观效果则不尽如意,并未消除当事人内心深处的冲突。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现行裁决机制的主要问题首先是裁决主体不具备中立性,其次是裁决程序具有相当的压制性。拆迁行政裁决机制的未来应从问题导向转向从根本上化解纠纷、消除不满。为此,在选择法治化的行政裁决模式的前提下,应分离拆迁管理与拆迁裁泱职能,适当扩大拆迁裁决的受案范围,改革现有的房屋价格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行政诉讼理论与实务研究的重要问题。我国行政诉讼法有关受案范围的确立模式、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及行政终局行为的可诉性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立法应取消肯定列举式的规定,而采用由肯定的概括、否定的列举及例外三个部分结合构成的立法模式;规章及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等抽象行政行为以及涉及公务员基本权利的内部行政行为都应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我国有必要取消行政最终裁决,以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立法中尚无关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高层次法律,只有一些行政规章,而且这些规章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文章认为应废除有关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低层次立法,在《商业银行法》中用专章规定信息披露制度,并从法律适用标准、披露内容、披露程序、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某些行政裁决期限亟待明确规定安生和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机关有权进行行政裁决的案件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有关损害赔偿方面的裁决。例如,因为一方当事人侵犯另一方当事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行政机关在处理纠纷时,裁决一方当事人赔偿另一方当...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但无论是具体方式的适用上,还是诉讼与非诉讼方式的衔接上,都存在制度完善的空间。应从司法权力的合理配置、法院的调审分立及进一步优化司法职能等方面完善诉讼制度;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重点是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的网络布局、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调解工作程序、扩大人民调解的组织基础和工作范围; 仲裁制度的完善主要包括细化仲裁主体、确立仲裁员身份制度、实现仲裁的去行政化、建立仲裁协会等; 协商和解方式的完善主要是解决协议效力认定问题; 行政裁决制度的完善应从赋予行政裁决主体独立地位、扩大行政裁决适用范围、规范行政裁决程序入手。此外,还必须关注诉讼与非诉讼方式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7.
行政听证程序指行政机关作行政决定前听取利害关系意见的程序。其内在价值的内涵指其过程价值不依赖于结果的如何而独立存在,并成为评价行政听证程序过程好否的标准。因此,行政听证程序的内在价值可以表现为:平等;正义;公开;参与等。行政听证程序的内在价值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我国实现依法行政;有助于人们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旧观念;有助于人们了解行政听证程序的诸多作用;保证依法治国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规章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规章作为一种规范性文件,无论是在国家行政管理工作中,还是在司法审判中,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由于理论研究的薄弱,立法本身的疏漏,部门利益的驱动,致使行政规章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些混乱。为此,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具体界定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明确行政规章的性质,规范行政规章的名称,以使我国正在孕育、形成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更为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在检验检疫行政执法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期限具有明显的约束性、公平性特征.其作用是为出入境检验检疫行政争议、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判断提供了法律依据;能提高检验检疫行政效能;为检验检疫机构和报检人应履行的权利与义务在时间上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20.
作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内容,我国行政裁决制度并没有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反而呈现出式微之态,陷入了发展中的瓶颈,其原因可以归结于制度建构的缺失和理念的错位。制度建构的缺失则体现为范围界限模糊、适用程序混乱以及救济途径不清晰,理念的错位体现为误将行政裁决视为行政管理而非纠纷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