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狂人日记》问世以来,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著,但绝大多数是阐释小说的思想内容的,而忽视了对其艺术方法和特色的探讨。这不能不说是造成人们未能确切认识和深刻领悟《狂人日记》思想命意和创作意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多年来存在的关于狂人形象思想特质的歧异理解和有关争论,也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近年来有的论者认为,不弄清《狂人日记》的艺术方法和艺术特征,就不能正确认识狂人形象、乃至小说思想。这个意见是很值得重视的。 《狂人日记》究竟采用了何种艺术方法?研究者先后提出过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并用”了现实…  相似文献   

2.
张彤 《日本研究》2014,(1):89-93
本文以伪满时期在东北朝鲜人作家今村荣治的《同行者》为研究线索,通过今村荣治《同行者》中的主人公申重钦与日本人结伴同行的语言和心理描述,探讨当时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人、朝鲜人以及中国人形象,同时,试图通过该文了解当时中国东北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状况,进而可以看清日本统治者打着"五族协和"旗号欲占领中国东北的强烈欲望的嘴脸。  相似文献   

3.
许多同志已经指出,我国新文学的第一块奠基石《狂人日记》,从创作方法上来说,属于现实主义范畴。我认为从总体上看,这一论断是能够成立的。但是同鲁迅以后创作的小说相比,《狂人日记》又有着鲜明的独特之处:由于作品自始至终渗透着积极向上的理想,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因而闪耀着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与此相应,在艺术表现上,也较多地采用了浪漫主义文学惯用的某些手法。鲁迅笔下的狂人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清醒认识,热烈地、执着地追求着积极向上的社会理想。他看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的历史,他看到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人吃人的现象,到处都存在着为吃人辩解的说教。他痛恨、诅咒、反抗这吃人的现实和吃人的理论,他要通过理智的分析,通过陈述利害,劝转人们抛弃吃人的思想,从而改变吃人的现实。狂人在日记中写道:“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指他的大哥)起头;  相似文献   

4.
日本外务省官方文件《外交蓝皮书》涉华部分内容的变化,既能反映出日本对华外交政策及两国间关系的变化情况,也能客观反映中日两国外交互动行为中日本对华认识的变化情况。在国家形象理论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的视角下,以Nvivo12软件作为文本分析工具,对1991—2020年日本外务省《外交蓝皮书》涉及中国部分的内容进行质性编码分析,编码结果从单边、双边和多边三个结构性认知视角全方位呈现了在此期间日本外交界对华认知的内容和随之建构起的中国“身份标签”。在地缘结构层面,《外交蓝皮书》认识和观察了中国国内的发展情况、中日互动过程和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行为,关注重点集中在中国的实力基础、中日互动机制以及中国的国际意图三个方面。在身份建构方面,《外交蓝皮书》建构的中国形象有空间、时间和道义三个维度,空间维度上,中国的身份既是“矛盾对象”,又是“联手管控矛盾者”;时间维度上,中国作为“合作者”的身份定位随着日本自身的发展阶段不断调整;道义维度上,日本的对华认知呈现不稳定的趋势,存在“知觉不一致”的疑虑。  相似文献   

5.
一、《西王母》的题材本事与背景时代的转换  《西王母》是复式梦幻能 ,能乐各个流派都演此曲目。作者不详 ,有人疑为金春禅竹所作。周穆王时 ,一个女子告诉中国的帝王 ,要奉献三千年开花结果一次的仙桃。中国的帝王便问献桃的女子 ,仙桃是否就是西王母的仙桃。女子没有回答 ,就只是祝福帝王。帝王感到不可思议 ,再次询问。女子回答说自己是西王母的分身 ,并说自己要先回仙界再来献桃 ,说完就升入天上。中国帝王齐奏管弦 ,等待仙女到来。真正的西王母出现了 ,向帝王献了桃子 ,跳起舞来。中国君臣在宴席上欢醉之时 ,西王母又飞回了天上。这…  相似文献   

6.
作为日本第一部正史的《日本书记》和作为日本第一部(批)地方志的《风土记》,成书的年代大体上属于同一时期,后者成书期为公元713年至733年,相当于唐开元元年至开元甘一年。《日本书纪》曾参考了《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梁书》、《隋书》、《艺文类聚》等中国古籍。而《风土记》参考了哪些中国古籍呢?如果说没有参考任何中国古籍,这是不合逻辑的。首先《风土记》的四六骈俪体和“和文脉的汉文表现”,如果不参考汉籍是不可能形成的。从中国方志学史的角度来观  相似文献   

7.
说到狂人,马上会令人想起鲁迅的《狂人日记》,如果我们不是孤立地看待这一作品,而是将它放到鲁迅作品的系列中,同其它艺术形象进行比较,就能发现,鲁迅创造的这第一篇白话小说对他日后的艺术实践有一定影响。事实上,鲁迅不止创造过一个狂人,他创造的其它艺术形象也有“狂”的特征。如《长明灯》中的疯子,显然也是个狂人。再如《孤独者》中的魏连,亦不乏狂气。通常,论及狂人,大都只注意到狂人形象,对鲁迅的其它作品与狂人的联系有所忽视;并且在论述中,每每拿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来作解释。确实,果戈理的作品和鲁迅的《狂人日记》有一系列相似之处。比如,两篇作品皆为日记体,都写了一个佣人和狗。鲁迅的狂人看见赵家的狗,怀疑它和主人同谋要吃人,果戈理的狂人听到“狗作人言”,以为狗是“超群绝伦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国出现了研究孙文的热潮.日本也进一步展开了对孙文的研究.继横山宏章著《孙中山的革命和政治领导》、池田诚著《孙文与中国革命》两书出版之后,陈德仁、安井三吉两人合著的《孙文与神户》一书也出版了.众所周知,孙文作为著名的中国近代革命领袖,和日本有着很深的关系.该书以日本的神户市为研究重点,查清其与孙文的关系,在这样的座标轴上再现孙文的生涯.可以说,在以往有关"孙文与日本"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1894年8月1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对日本认识上的不足、战略上的失败和武器装备的落后等原因,中国最终战败。面对邻国日本的侵略,中国兵将的临阵脱逃、清政府的不断议和以及最后签订的辱国条约,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谴责政府的无能和日本的侵略。1937年,阿英整理手头资料后编成了《中日战争文学集》一书。本文研究对象为此书中黄遵宪的诗歌《马关纪事》三、四和五。本文将通过对比手法,力求分析《马关纪事》与《马关条约》的对照关系,探讨黄遵宪眼中的日本甲午战争责任问题。希望以史为鉴,防止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0.
《日本学刊》2023,(3):F0004-F0004
为了促进日本研究学科均衡发展,提供更多的发文平台,2019年日本学刊杂志社创办学术集刊《日本文论》,其前身为日本研究所曾创办的学术期刊《日本问题资料》(1982-1996年)。2023年,《日本文论》被收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核心集刊。《日本文论》以半年刊的形式,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期待广大海内外学界同人惠赐高水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刘九令 《日本研究》2011,(1):111-115
《日本灵异记》作为日本最早的佛教说话集,具有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比较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不仅如此,本文通过对作品中的拟人、夸张、用典、譬喻等文学手法的发掘和分析,同时对其中对句的形式美进行考察,揭示出该作品文学性的一面。其中,用典、对句等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灵异记》在编撰过程中对中国文学的汲取和模仿。以往的研究中,受日本固有研究传统的影响,大多忽视了文学性的考察。与此同时,《日本灵异记》也常被放入错误的评价坐标系中进行审视,使得它所具有的文学性一度被遮蔽起来。如果将其置于与中国文学为同一系统的佛教说话的源流之中,其文学特色便凸显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中国与日本》研讨会在京举行由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亚非研究中心、经济学院和日本卡乐B日本研究基金联合主办的《21#纪中国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3月28~296,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来自中日两国的60余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正《日本蓝皮书(2017)》《日本经济蓝皮书(2017)》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日本蓝皮书(2017)》全称《日本蓝皮书:日本研究报告(2017)》,杨伯江主编,由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合作推出,是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联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新  相似文献   

14.
1979年,日本东京潮出版社出版了新井宝雄编著的《革命家周恩来的实践》一书.这本书深受日本人民欢迎,已再版多次.作者以周总理生平的历史事实为背景,描写了周总理为中国革命和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终身的高大形象.在周总理生前,作者曾任日本《每日新闻》驻北京特派员,曾多次见到过周总理.他在前言中写道,周总理作为"人民的总理","忘我地彻底地为大众服务.而且,他的实践,可以说达到了人类所能作到的极限.这一点,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关条约》百年后的日台关系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刘江永100年前,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从中国手中霸占了台湾。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对台实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才告终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又过了50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至...  相似文献   

16.
《雪国》论     
《雪国》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代表作,曾获诺贝尔文学奖。《雪国》中译本在中国文坛出现后,引起文艺界的兴趣,围绕《雪国》的主题思想进行热烈的讨论。对它有褒有贬,这是很自然的。因为《雪国》不仅集中反映了川端康成整个创作的复杂性,也涉及到日本现代文学许多复杂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认真地对《雪国》进行研究探讨,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今后如何更广泛、更系统地介绍日本现代文学是会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5,(5):103-106
杰克·伦敦是我国译介最多的美国作家之一,但与其大量的翻译文本相比,国内对杰克·伦敦研究方面的成就却较少,形成巨大反差。对其作品《中国佬》的普遍看法是其对华人的描写是一种丑化,带有浓重的种族歧视色彩。但是在阐释学、接受美学和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观照下,杰克·伦敦的《中国佬》存在被过度阐释、解构的现象,这其实是中国接受者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一种误读。《中国佬》对白人统治阶级的讽刺鞭挞和对海外华人真实生存状态的书写才是杰克·伦敦的真实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相继出现的"文化民族主义"和基于"自由主义史观"的历史修正主义思潮,使"历史认识"问题成为日本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本文通过解读安丸良夫的《近代天皇观的形成》,从民众思想史的角度,分析近代天皇观的内涵及其伪造性,并通过阐析其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所具有的象征性、权威性、统合性、禁忌性以及回避战争责任意识,揭示天皇观与日本"历史认识"误区的结构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蒋艳丽 《社科纵横》2007,22(1):91-92
张洁的《方舟》和王安忆的《弟兄们》代表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女性建构自我的不同倾向。本文将两位作家的女性观和书写态度及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为焦点,从“谋生与谋爱”、“做人与做女人”两个角度进行比照解读,从中梳理出女性追寻自我本体价值的转向。  相似文献   

20.
日本政府对《马关条约》第二款第二条“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这一模糊性规定是别有用心的,其目的是借以掩盖其按既定之认识和策略去占领钓鱼岛列岛,避免清政府发觉和干扰,保证马关谈判从速进行.但日本为实现其野心,对此条款又是以清政府的理解为据,并以其他措施来保证,这是日本缔约时的合意情形.而后来对该条款的解释,无论是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抑或是现代世界的解释规则,都可解释出该条款包含我国钓鱼岛列岛在内.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废除《马关条约》以及盟国达成之《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为我国政府收复钓鱼岛列岛准备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对日本具有拘束力.而对于《旧金山和约》,日本政府同样也负有遵守、执行之义务,钓鱼岛列岛是其必须放弃之岛屿,也应无条件交还给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