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周时期秦金文字体处于汉字隶变的关键环节,它的演变内容与过程既与汉字整体演变脉络相符,又具有独特之处,这使得泰金文字体呈现出清晰的阶段性特点与鲜明的地方特色,从而为重要秦器的断代提供了帮助。以字体为依据断代,需要了解字体演变的规律,避免片面地进行字形对比,尤其在以笔画数量、字形繁简来判断金文的早晚时,更要结合字体性质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汉字设计字体是现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从文字学角度看,汉字设计字体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社会发展以及入本能的内在需求要求汉字创新求善,并且它的出现符合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这种设计字体与规范汉字从字形、字音、字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以其独特的形式获得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它使信息传播差异化.有利于普及汉字知识教育和美育,同时具有创造和审美价值。这些潜在的社会价值为汉字设计字体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建立规范汉字的书法字形标准,旨在推进书法字体涵盖全部法定规范汉字,全面传承书法字体功能,以满足社会学习书艺,观赏应用书法产品和传播中华文化等需要。不当之处,恳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无CCDOS支持的、基于建立多种字体和多种字形的单一专用字为的彩色汉字显示方法,既可实现同一屏幕多色彩,多字体,任意结构的中文界面设计要求,又能满足实时图形系统快速显示和保密性好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几千年来汉字是不停地发展着的。撇开汉字的体系和字体的演变不谈,汉字的变化主要面对着两个问题,这就是字形构成上的繁简和用字数量上的增减。这是汉字流变史上的两个重大问题,也是当前简化汉字所面对的两个现实问题。科学地总结汉字在历史上繁简、增减的规律,不仅有汉字史上的理论意义,也对当前精简汉字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汉语语言认知理论体系正在发生大的变革,其真正动因是"字本位"理论的提出。"字本位"的立论源于对汉语本体的研究,解决汉语言的生成问题,促使语言认知理论本土化。汉字具有意象表义的语言特点,字形与字音在表义功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形声字并非表音文字,其字体结构依然遵循表义原则。字形表义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对汉语语言的构成影响较大,推动汉字完成了由记事转为记录语言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7.
王建军 《殷都学刊》2012,33(4):14-24
在分类过程中,重视甲骨文的字体因素,旨在强化字形变化的特殊作用.卜辞中有关贞人名的字体较多,分类学者列举的特征字形中多有涉及.贞人名字形多置于前辞“干支卜”后,“贞”字之前,其他则多见于非占卜性记事刻辞中的签名或记录,也有一些处在贞卜内容之中.其中有些贞人名字形,较之其他形式的特征字体,明显地具有较突出的“构形特征”,且具备“通用性”最高的字形、字体属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会 《学术研究》2007,(3):151-153
由于汉字字形、字音与字义的历时变化,字形反映字音、字义的能力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与古代汉字相比,现代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关联程度有所降低。因此有必要对古今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明确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正确认识古代汉字与现代汉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卫兵 《学术界》2012,(7):162-169,289
收入本文的有关语文规范的六则札记,记录了笔者读书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想法:1.不尽全面准确的语言观需要调整;2.有违时代特点的语言管理方式应予纠正;3.语言服务须将分众利益考虑在内;4.目前的普通话定义存在问题亟待修正;5.考察论析汉字字形变化总趋势不可简单化;6.字体类型与字体规范关系的研究需要加强与深化。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微机上已实现了汉字输入系统的编码方案近百个,但在计算机领域中,占有一定数量的PC—1500机,经二次开发共有四种汉字打印方法。 第一种方法。利用微机(CCDOS)汉字操作系统的编码,移植到PC—1500系列机的CE—50打印机输出(打印):纵向和横向的8×8、16×16、24×24、32×32点阵汉字;纵向和横向的各种点阵汉字;各种点阵汉字的综合  相似文献   

11.
汉字和字体都是符号,汉字加入字体的变化,原本记录语言的文字实际上演变为一种图像,而图像比文字具有更多样的表意性。报刊正文在编辑排版过程中,不容忽视汉字和字体作为"符号"的两重基本功效和任务——信息认知和情感体悟,它们分别表现为字体的"适读性"和"形象性"。字体因不同形态各具造型功能,直接关系文字、文本的表情达意,影响传播效果。编辑人员应该把握认知心理规律,树立"将汉字作为符号进行实际应用"的理念,提高字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汉语词义的外部表现形式,词义是汉字形体具体体现的内容。词义的发展会推动汉字字形的发展。字形发展的一个很重要途径是形体的分化,这种分化同时又是汉字系统内部的协调和发展。汉字字形分化有异体字分工和造分化字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1.概述 字库管理子系统是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性能。字库管理子系统的面向程序员的接口功能是根据机内码、字体要求和字形要求把相应的字模信息送到指定的缓冲区,这可归结为如下函数: GetFonts(机内码,字体,字形,缓冲区  相似文献   

14.
中日韩常用汉字规范异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文利  杜丽荣 《学术界》2005,(5):135-139
本文依据《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等现行汉字规范标准,主要从字形角度对日文常用汉字和韩文常用汉字进行了定量分析,对中日韩三国常用汉字字形规范的异同作了总结,以期为三国乃至“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书同文”和对日、对韩留学生的汉字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日语的文本处理日渐多起来。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联系,日语文字中采用了大量的汉字,虽然大部分日语汉字的字形和中文汉字是一样的,然而也有许多汉字是不同的。自从中国实施汉字简化后,日语汉字和中文汉字字形不同的数量就  相似文献   

16.
俄语字母有33个,如果考虑大小写,就可能要用到60多个字符,这在一般的ASCII字母表中是不包括的。长期来,我国许多使用俄语的用户都是使用汉字系统中国标码的第六区全角俄语字符,字形占两个ASCII码的宽度,和汉字等宽,打印出来的字样不美观。 利用WINDOWS中所提供的选字体的方式,将俄语字母的字  相似文献   

17.
汉字的符形系统是汉字使用者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俗字的存在也不例外。俗字和正字的字体有差异,但是很多时候,俗字并不影响文字作为交流工具的表达效果,因为俗字和正字字体的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俗字没有背离汉字构形体系。  相似文献   

18.
张力  张萍 《中文信息》1996,(5):54-55
汉字编码方案国内已上千种。笔者经过10多年的研究,认为目前针对编码方案没有明确的、统一的编码基本原则,或被忽略淡化了,因而导致了众多的编码方案在总体思路上的误区。从发表的现行编码方案来看,很难看出是基于什么原则。大多是说明其编码如何简单实用、易学易懂,重码率低、击键少、输入速度快等等,却很少说基于什么原则,多是说符合人们对汉字的习惯。但各人有各人的习惯,怎么能等同于原则呢?!现行编码方案多以“评测原则”为目标,单纯从分解汉字字体字形或字音入手,依据个人对汉字的剖析,归纳定义出一个“字根”(或字元、部件)集合和相…  相似文献   

19.
江苏徐州彭城大学杨洪清、朱新兰副教授多年潜心教研,积累了字形、字音、字义、字量、字序以及汉字教法等丰富成果,编著了《多功能解形说义字典》,为海内外读者大众提供了化难为易的汉字信息库。 现代出版的各种字典,完全撇开字形不问,只训音义,使字形变成了繁多的笔画偏旁的堆砌  相似文献   

20.
刘庆委 《学术论坛》2006,(10):159-162
汉字从传入日本到现在,受到日本语言、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融会为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中日简体字的字形比较,揭示了日本为了使汉字能够很好地表现日本文化,在汉字字形整理中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是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的思想意识,反映了既吸收和借用了中国的汉字文化,又脱离中国文化束缚的、与中国汉字文化相呼应的日本汉字文化的特点和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