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以人的经验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基础来观察语言中词汇系统的组织和规律,可以发现,在汉语词汇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发展趋势:辐射和辏聚。它们是汉语词汇发展中的嬗变与回归,成为汉语词汇发展的历史主线。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学习者第二语言的认知规律和汉语词汇本身认知特点研究,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汉语词汇教学服务,使教师在进行汉语词汇教学时能有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汉语词汇本身的认知特点,从而找到一条高效的词汇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根据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类型,并结合复合词内部的结构特点,着重讨论了判断语素融合的标准,确定了融合词的大致范围;并从汉语词汇的历史特点出发,根据词汇丰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语言条件与语素融合所带来的结果,阐明了语素融合在汉语词汇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汉语词汇发展史上一条带有根本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研究中,双音词认定标准多样并存在主观性,衡量指标受到词频和语料长度影响,而且对中古汉语的特点、特别是佛经文献的特殊性考量不足。针对上述状况,本文采取新的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研究表明自上古到中古时期,中土文献词汇双音化呈现一种渐进性的发展趋势,符合语言发展的自身规律,而中古时期佛经文献的双音化程度则明显高于同时期中土文献,表现了语言接触对汉语发展的一定影响。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全貌是由汉语发展的内部因素和语言接触的外部因素共同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对外基础汉语教学中,当语音教学告一段落后,就进入词汇、语法教学。就这两部分教学而言,词汇教学的延续时间最长,它一直可以延续到中、高级汉语教学中。同时,词汇教学也是语法教学的基础,学生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所学词汇,语法也是很难教好的。所以说,基础汉语词汇教学好坏与否,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搞好汉语词汇教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充分利用汉语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词汇教学。汉语的词是由汉字组成的。以汉字作为语素,按照一定  相似文献   

6.
汉语网聊词汇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网民对世界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因此,从认知的视角以网民的经验特别是网络文化经验为基础,描写、分析、解释、归纳和抽象汉语网聊词汇在构造方面的特点及其理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语网聊词汇的认知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先秦复音词初探(续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先秦词汇复音化的原因和途径先秦是汉语词汇复音化开始的阶段,也是复音化进展十分迅速的阶段。这跟社会发展对语言的影响以及汉语本身内在的发展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极大变革和发展必然要求汉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求汉语用大量的新词新语来反映这种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现实。殷商和西周时期,汉语的词汇中很少复音词。这可以从甲骨文、西周金文和《尚书》的词汇情况得到证实。单音节新词的产生,其造词方式只可能有两种:一是词义造词,一是音变造词。所谓词义造词,即通过词义的引申,造成多义词,再由多义词分化出新的同音词。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通过对《尔雅》和郭注中对应词语的考察,来描写出汉语词汇从上古到中古发展状态的一个方面,从中找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目前汉语学界一般将语法与词汇并列,这样划分概念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汉语语法可以分广义语法和狭义语法,广义语法就是语言的规律,狭义语法是各类各级语言功能要素的组合和聚合规则。词汇属于广义语法的研究范畴,和狭义语法之间有交叉关系。厘清语法与词汇的关系可以构建现代汉语教材的科学体系、拓宽词汇学研究领域,对于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量使用叠音模糊词是《诗经》语言的显著特点,这一奇特的语言现象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以模糊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语用学的角度,根据汉语词汇的发展规律考察《诗经》叠音模糊词的成因,认为叠音模糊词的产生是满足民歌音节的要求和表达绘声的需要,同时也是汉语词汇系统内在的发展规律使然。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情况下,汉语词汇的研究应该从基点开始,深入考察包括认知在内的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机制,以求新的突破。从汉语词汇的实际出发,以认知活动中的隐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三个问题:一,隐喻作为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一种动力;二,隐喻作为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一种方式;三,隐喻作为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一种效应。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欧洲游记,《身见录》有自己的语法特点,其词汇上有专名使用音译主导、词汇空缺、作者的造词等特征,一些高频词的使用也有明显特征。这种特殊语料的研究有利于完整理解汉语词汇、语法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语义韵的英语词汇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韵研究为语言学习者揭示了词汇的内涵意义和搭配范围,为词汇教学和学习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从语义韵定义的发展、国外语料库语言学家对语义韵的实例研究、国内研究者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和本族语语料库的对比研究三个方面,讨论语义韵研究对词汇教学和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凤芹 《东方论坛》2011,(5):102-106
日语中的常用汉字词是汉、日两种语言词汇系统的交集。通过对日语报刊中常用汉字词与汉语词的对比分析发现,在1596个日语常用汉字词中,相同的比例最高,占67%,相近和相异的汉字词占33%。这是由日本的汉字政策、词汇系统的发展演变、日本人独创的汉字词等原因形成的。而根据汉字词在整个日语词汇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可统计出不懂日语的中国人阅读日语报刊的可懂度最高仅为44.4%,可见日语词汇系统中的汉字词已积淀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模因论是用于解释文化进化和传播的理论,它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一种新思路。从模因论和中国文化的角度探究中国英语词汇的产生途径和强势模因,可以发现中国英语词汇是原体模因复制、模仿以及变异的结果,许多中国英语词汇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成为强势模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全球化跨文化交际中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修辞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修辞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文从“汉语修辞在汉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汉文化对汉语修辞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和“汉语语汇的修辞特征”三个方面 ,阐析了汉语修辞与汉文化的关系 ,以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词汇习得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习得的成效将直接影响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语料库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词汇教学的现状和困境,回顾了语料库的创建和发展,着重分析了在汉语环境下语料库对英语词汇教学的辅助作用,语料库和词汇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学习单词词义、词义辨析和词语搭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敦煌变文>的词汇很有特点,对于构建科学而系统的汉语词汇史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择取<敦煌变文>中表"举擎"义的五个动词加以探讨,通过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类动词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两个结论.  相似文献   

19.
日语词中有和语词、汉语词、外来语、混和词、派生词、造词等。日语汉字在不同类型的词语中有音读、训读、音训混读等不同的读音。这就使得日语词的读音变化多样,难以掌握。本文论述了日语词汇的不同类型及读音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以五类常用词——即吃类词、打类词、看类词、听类词、走类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的考察,认为汉语常用词既有稳定性,也有变异性,变异是主要的。影响常用词变异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变化、方言地位的升降、词汇系统的内部机制以及口语与书面语系统的相互交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