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楚汉相争时,韩信攻占了齐地,刘邦可谓曙光乍现,但只要韩信不出兵救援,刘邦就只能在荥阳战场苦苦煎熬。项羽又打起了攻峄战,想要跟刘邦决斗。刘邦付之一笑,对项羽说,我宁可斗智也不会跟你硬碰硬!  相似文献   

2.
秦之末季,群雄并起,以项羽刘邦为大者。项羽要杀刘邦的父亲,刘邦竟对项羽说:“分我一杯羹。”这句话原本用来形容刘邦的丑恶嘴脸。但在商战中,化用此语,则要求我们学会“分人一杯羹”。有两个年轻人立志经商。甲充分发挥了他所有的精明与能干,哪怕十个铜钱从他眼前飞过,他也决不会  相似文献   

3.
鸿门宴的故事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其中的刀光剑影步步杀机现在读来依然让人惊心动魄,而千年以来人们一直存在这样一个疑问,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会放过刘邦以致最后兵败身死霸业成空?本文从两个方面做了阐述,希望给大家一点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职场鸿门宴     
《职业》2012,(1):34
职场鸿门宴是网友借鉴电影《鸿门宴》的剧情和人物与现代职场对比创造的一个词汇,将楚汉战争比作现代职场的EQ比拼战,将刘邦、项羽、范增等人比作现代的企业领导与管理人才,从中得出在职场打拼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趣谜赏析     
王化清 《当代老年》2014,(12):61-61
谜语中最有趣的是字谜,因为它包含的信息量大,而且它猜法也多彩多姿,一旦猜中,猜中者总会特别开心。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请细品以下两则精彩的字谜。其一:刘邦大笑,刘备大哭——打一字。显然,要想猜中谜语,不仅要了解关于字的知识,还必须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相关的知识有:1、刘邦曾与项羽夺天下,如果项羽死了。  相似文献   

6.
曾经“月下追韩信”的萧何,跟汉高祖刘邦是同乡。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对许多曾跟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产生了猜疑。一些立了大功的人,如韩信、黥布、陈■等,都一一被刘邦除掉,有的还被灭了三族。真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然而“功最多,宜第一”的萧何,却始终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不但自身得以保全,而且泽及子孙。难道刘邦对他就役有猜疑吗?不是这样,萧何能够善终,靠的是保身之术。 刘邦跟各路诸侯一起去攻打项羽,而命令萧何镇守关中,侍奉太子,关中的大小事情,都由萧何决断。当时…  相似文献   

7.
艾峰 《城市》2005,(1):61-62
古城徐州之所以被人们誉为"兵家必争之地",除了它的险要地理位置、"五省通衢"的交通优势外,还源于九里山这一闻名遐迩的古战场,源于两千年前刘邦设下"十面埋伏"与项羽在此处的一场生死厮杀,并留下了至今人们仍在传诵的著名诗句:"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相似文献   

8.
楚汉两大帝国的变更期间风云际会,局势转变迅速,也受到很多秦汉史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依据李开元教授《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一书的历史分期,将陈涉时期到项羽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复国建王期——平民王政;王政复兴期——贵族王政;霸王政局——军功王政,分别对其在不同统治时期,其封王原则及其政局的形成原因做简要说明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抱怨     
楚霸王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垓下之战中,项羽打了败仗,在乌江边拔剑自刎,自刎前曾哀叹:“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一句天亡我,把自己战略战术上的失误推得干干净净,他认为自己兵败垓下完全是上天待他不公而非自己用兵有误,所以他抱怨天地,抱怨他人。抱怨是人在受到挫折时经常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每个人做事都有成有败。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遭遇失败,一方面要归因于主观条件———个人努力不够,知识、经验不丰富,能力不够等;另一方面要归因于客观条件———外部环境差,设备、材料落后,资金短缺,人手不齐等。而失败的时候,大…  相似文献   

10.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位谋臣,又是谋臣中的第一高人。他一生为刘邦支了许多高着儿,深得刘邦的赏识和信任。夺取天下之后,刘邦在评价张良的功劳时说:子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因此想把“三万户”封给他。张良所出的众多计策之中,即有为后人所称道的 “四皓定太子”。 这要从刘邦的女人们说起。刘邦跟吕雉是结发夫妻。刘邦未发迹时,吕雉跟他共患难。刘邦当了汉王以后,吕雉成了吕后。吕后为刘邦生了个儿子,叫刘盈,被立为太子。后来,刘邦又找了个漂亮的妃子威姬,戚姬也为刘邦生了个儿子,叫如意。 俗话说:“女人爱前夫…  相似文献   

11.
唐宝民 《老年人》2014,(8):38-38
正张敖是秦末起义将领张耳之子,曾随父亲参加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汉高祖五年(前202)他被封为赵王,并娶了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妻,与刘邦是翁婿关系,但刘邦好像不太喜欢这个女婿。汉高祖八年(前205),刘邦路过赵国,赵王亲自侍奉其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项羽本纪》及相关文本,从司马迁描写项羽的性格、才能与功绩以及其襟怀坦荡的英雄本色等三方面,阐述了司马迁对项羽的功过评定、矛盾心态和千古景仰之情。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历史上,创业之君而能为诗者,可说是寥若晨星。诗作能流传后世者,也仅为刘邦的《大风歌》和曹操的几首而已。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就是流传千古而不衰的《大风歌》。此诗为汉12年10月刘邦平定淮南王黥布叛乱,回京途中,路过家乡沛(现江苏沛县)与家乡父老欢宴时有感而作。刘邦自率众起义灭秦之后,又经5年的楚汉相争,天下方定,7年后,韩信、彭越、黥布先后反,经亲提大军平叛,才得安定。面对如今的歌舞欢宴,刘邦自然想起了创业  相似文献   

14.
秦二世元年(前209),故齐王的田氏宗族田儋,与堂弟田荣、荣弟田横等在狄城(今山东高青县)起事,田儋自立为齐王。二世二年,秦将章邯打败齐军,田儋死,田荣收其散卒,立田儋之子田市为王。高帝元年(前206),因田市欲降项羽,田荣追杀田市,自立为齐王。项羽  相似文献   

15.
借箸代筹
  “借箸代筹”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秦末楚汉相争,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的后代,并同他们一起攻楚。刘邦吃饭的时候,张良来了,刘邦就征求张良的意见,张良认为此计不可行,于是他对刘邦说:“臣请借前箸以筹之。”意思是借刘邦面前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于是,后人就根据这个典故用“借箸代筹”表示代人策划。  相似文献   

16.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在项梁渡江时投军,经历了攻杀第二任楚王景驹的战役,追随项梁参加过东阿战役,并在定陶战役项梁败死之际,于星夜亡命奔逃。他逃回楚怀王身边,从此成为了上将军宋义的部下。项羽杀死宋义,韩信又成了项羽的部下,并在钜鹿战役中奔前跑后,累得牛喘。随后他追随项羽人关——但项羽压根不认识他。  相似文献   

17.
正刘邦归故里酒酣而歌刘邦年轻时就爱喝酒,他在泗水(今江苏沛县东)当亭长期间,经常到酒店喝酒,一喝醉了便倒在地上睡个不醒。有一次,他为县里押送一批农夫去骊山服役,路途中不断有人逃走。他想,如此下去,到了目的地怎么向上级交代呢?于是,到了丰邑西边的湖沼地带,他便停下来喝酒。晚上,刘邦对农夫们说:"诸位都走吧,我也打算逃走了。"尽管这样,还是有十几个农夫不愿意走而跟从着他。刘邦喝得酒气冲天,当晚抄小路  相似文献   

18.
王丽 《职业》2009,(23)
一、指导学生"敢想" 敢想才能敢为.想,是思维的基础,是一切活动的驱动力和方向盘.从古到今,由敢想而闯出一番事业的事例枚不胜举.例如汉高祖刘邦,年轻时被征调到咸阳服劳役,在游览中观看秦始皇出行,想到"嗟乎,大丈夫应如此!"后来刘邦果真成为西汉开国皇帝:陈景润、华罗庚之所以取得那样辉煌的成绩,就是他们自小就有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相似文献   

19.
叶雷 《老年人》2011,(8):29-29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人类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另一位是汉高祖刘邦。”明代思想家李贽更说:“汉祖之神圣,尧以后一人也。”毛泽东也说:“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中最厉害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每当看到、听到有人骂刘邦是无赖小人的时候,我总忍不住要想替刘邦说几句话。一个令千百年来的中国人引为自豪的伟大王朝的开创者,怎么可能会是一个无赖小人呢!这样的人物,可以说是历史和百姓选择的结果,如果他是无赖小人,那么,历史和百姓岂不都是瞎子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