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怎样构思?怎么写?一个令我佩服的人我们班的班长啊,同学们羡慕她,老师们夸奖她。她还在班上“称王称霸”呢!她有一双大眼睛,瞪一眼准让你发毛。你听,她又在教训人了:“黄展超,做完作业了吗?”“文敏婷,不要讲话了!”不见其人,只听其声,就知道这是她正在发威。为这,我们给她  相似文献   

2.
争论     
“请大家想想,《皇帝的新装》中谁最可恶?”站在讲台上的语文老师说。大家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我认为两个骗子最可恶,如果没有他们,皇帝就不会狼狈不堪。”刘成慢条斯理地说。好!我心理暗暗地替他捏了一把汗。同学们有的惊,有的喜,有的叹,有的忧。大家把目光射向了正在举手的李政。只见李政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道:“我认为皇帝最可恶,如果皇帝英明,骗子又怎么会来骗皇帝呢?”李政侃侃而谈,还示威似的扬了扬眉。辩论刚刚开始就针锋相对,想必好戏在后头呢。同学们已不像以前那样拘束,纷纷窃窃私语起来。这时,…  相似文献   

3.
一名研究生来到一所希望小学支教。上第一节课的时候,研究生为了活跃气氛,问道:“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们来上学都要花多长时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报出了自己上学所需的时间:最远的说要一小时,最短的也有半小时。放学时,研究生问:“刚才谁说自己上学只需要半个小时呢?”“老师,是我!”一个小女孩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日本千叶大学教授多湖辉先生在其所著《天才的智慧》一书中,出了一道饶有兴味的智力测验题:“我时常疯疯癫癫地弄出很多错误。有人说,这一问上就有四处错误,请问您,错误在什么地方呢?” 初看此题的读者常如堕五里雾中,抓不着头绪,待看了该题的答案,才茅塞顿开。多湖辉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在这一问上,‘错误’二字出现过三次。也就是说,有三个‘错误’。还有一个错误在哪里呢?这一问上本来就有三个‘错误’,而硬说成有四处错误,这不也是一个错误吗!妙哉!天才的智慧不能不令人赞叹。 然而赞叹之余,细细思忖,却又产生了几分疑惑:在这一问上(即这道题中)究竟有几处错误呢?按照多湖辉先生的答案,似乎找到了四处错误:“错误”二字出现了三次,这是三个“错误”;明明题中只有三处“错误”,却偏偏说“这一问上就有四处错误”,这又是一个错误。然而,若果真如此,即确实这一问上有四处错误,那么,“这一问上就有四处错误”这一说法又何错之有呢?而既然这一说法并无错误,那第四处错误又到哪里去找呢?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结构上学习了传统小说、评书的结构方法,首尾连贯,情节线索十分清楚,场面与场面之间环环紧扣。文章开头一部分通过“我”介绍了王清智:“他在我所结识的农村支部书记当中,算得上最有水平的一个。”接着提出了几个问题让人们深思:为什么这样有水平的王清智领导的王庄反而落后在李庄的后面?李庄的支部书记李黑牛又是怎样一个人呢?……这几个问题就是本文线索的“头”,文章就根据寻找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这线索写下去。 开头一部分写了李黑牛介绍经验后,王清智听了“脸上红一块儿、白一块儿的。什么原因呢?”这部分最后的这一设问引出了  相似文献   

6.
剑桥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又一批学生临近毕业时,眼睛忽然失明了。学生们纷纷前来看望,他问每一个来看他的学生:“你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学什么专来?将来准备做什么……”同学们把各自的具体情况和想法如实地告诉老教授。老教授一边听一边点头,不时地说着“好”、“很好”、“再说一遍”、“你很了解自己了”、“你目标明确,好好实践吧”什么的。谁知,在学生们毕业离校的前一天,老教授的眼睛又“奇迹般地”复明了。他在送别会上对同学们说:“在我双目失明、意志消沉的时候,是同学们的关怀和激励让我重又心明眼亮了!我也给那些曾经看望…  相似文献   

7.
书的自述     
哎!大家好!我是一本书,大家都离不开我,可大家为什么不爱护我?上完体育课,大家热得冒汗,有人就把我使劲地摇,让我当你的扇子。哎,主人!我可不是扇子,我是一本书呀!下雨天,大家没雨伞,无法回家,就把我顶在头上,让我当你们的雨伞,害得我现在还在发抖。哎,主人!我可不是雨伞,我是一本书呀!休息天,大家去河边钓鱼,嫌地上太脏,就把我放在地上,一屁股坐到我的身上。弄得我全身上下沾满了泥巴,像个小泥书。哎,主人!我可不是坐垫,我是一本书呀!大扫除时,教室里无畚斗。大家就把我的“皮”剥下来,当畚斗。痛得我“哇哇”直叫。可谁理我了呢?哎,主人!…  相似文献   

8.
顽皮的我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自信的女孩。头发自带黄,浓浓的眉毛,单凤眼,高鼻子,小嘴巴,村里人说“:你的头发真黄,长大不用焗油了”。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和姐姐像疯子似地哈哈大笑,停都停不住,妈妈过来就问“:你们俩怎么笑个不停?”姐姐说“:我妹妹不会弯大腰,一弯就跌倒,一弯就跌倒,她真笨呀!所以,我和她觉得可笑就笑个不停。”妈妈又说“:哪能让你妹妹自己弯呢,你先把她的腰抱住,然后,让她下去,你再把手松开,就这样反反复复,她自己就会弯大腰了。”妈妈走了。姐姐就按着妈妈说的顺序教给我,到最后我终于学会了弯大腰。现在我报的兴趣班是…  相似文献   

9.
放飞理想     
今天,老师讲《理想的翅膀》一课,讲的是小朋友们放飞风筝的事。读完课文后,老师笑眯眯地问:“你们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李倩首先站起来说:“我想当一名护士,所以要做一个红十字风筝。”陈锐没等李倩说完,急急地说:“2008年奥运会很快就到了,我要做一个五环旗风筝迎奥运。”刘欢也不甘示弱,他站得高高的,说:“我要做—个乌龟风筝。”同学们一听,哄地一下笑起来。老师问:“你为什么要做乌龟风筝呢?”刘欢说:“因为乌龟个子小,爬得又慢,它很难看清周围的世界。我要让它飞到天上,把我们祖国的大…  相似文献   

10.
开学了,同学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拥进校门,走入教室。下午大扫除之后,终于到了发新书的时间。我们是按照学号上讲台拿新书的。同学们拿着一本本新书都很高兴“,噢,为什么会有一本皱的数学书呢?”我惊讶地问自己。同学们看见皱书都不拿,而是从皱书下面抽一本好的数学书。终于轮到我拿了,我拿着一本本其他科目的书,马上要拿到数学书了“。这本书这么皱,我才不要呢!”我也想从皱书下面抽好的书,可老师却说不准抽了“。这可怎么办呢?我现在在最前面,抽的话一定会被老师和同学发现的。”我着急地问自己。就这样,同学们都不拿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  相似文献   

11.
女儿的国庆     
又到国庆节了。往年,女儿早早地就盼着这一天了,因为她的生日是国庆前一天,过完生日接着过国庆节,让她开心极了。可今年,女儿却不高兴了。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小脑瓜里似乎有了不少想法。离国庆还有一个星期,她的问题就来了。“爸爸,我为什么要叫霖霖?”“因为爸爸希望你一辈子都沐浴着甘霖,健康幸福地生活。”我说。“可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女儿嘟起嘴。“那你想叫什么呢?叫小白兔好不好?”我对她说,因为女儿以前特别喜欢兔子,也随口说过让我叫她小白兔的话。“不!”女儿很坚决,“我要叫国庆!”我一听笑了,“傻孩子,这是个节日名,是祖国…  相似文献   

12.
先请看一课堂片断:老师让一学生说出两个代词.那学生答道:“谁、我?”那位学生回答了教师的提问没有?从一个角度看,他的答话表明他不知道教师是否在让他回答问题(“谁,[你问]我[吗]?”),而不知道老师是否在让自己回答问题当然就无从回答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他的答话中所出现的两个词恰好都是代词,因此我们又可以说:那位学生准确无误地回答了教师的提问.为什么对同一句话会产生两种背道而驰的解释呢?  相似文献   

13.
①那是上初中的一次重要的数学考试,我一看卷子,哇,这么容易!于是我抄起笔,一分钟不敢耽误。忽然,我碰到了一道填空题:(好一个“容易”,为后文埋下伏笔)。电影院第一排有两个座位,后面每排比前一排多1个座位,共n排。求共有多少座位?②“这道题太简单了!”我心里想着,又开始写了起来。但我发现我就像在解一个看似简单的结一样,越来越麻烦,回头看题目,一遍比一遍难。天哪,这还是2分一道的小题目,如果做得不沾边,岂不是丢了我的脸面?再说,这2分一道的题,还会有多难不成?听着周围的同学都在说“填空题好简单”,浑身上下不禁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原…  相似文献   

14.
今天是大队长竞选的日子,同学们为我整理服装,老师帮我戴上红领巾。他们说着相同的话:“祝你成功!“我们来到艺术馆,同学们就座后,依然在向我打气,为我鼓劲。我在一片鼓励声中跑上后台,那里是竞选者的座位。我看一下自己的序号,呀!是5号。很快就会轮到我介绍自己并演讲了。顿时,紧张的心如同上了弦,手心都出汗了。这一急,竟然忘了演讲词:“春天迈着脚步走来……走来……走……”哎呀,后面呢?怎么想不起来了?就在这时候,主持人宣布:“缪钘钎上台演讲!”我站起来时腿很软,站到台上恭恭敬敬地敬了个队礼,心却“咚咚咚”敲起了鼓。“大家好!”我声音有点颤抖,“春天……春天……”完了,搜肠刮肚也搜不出下文了,卡壳了!台下一阵骚动,我脑子里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15.
我和对手     
温暖的阳光普照着大地,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路旁的白杨树影婆娑着……伴着这美景,我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学校。“恭喜你呀!新月。”突如其来的祝贺让我莫名其妙。“此话怎讲?”我急忙问道。“你还不知道啊?你这次成绩排第一名呢!多光荣呀!”同学们纷纷对我说来。听了这个消息,望着这些同学和我学习上的对手,我真是喜出望外,开心极了。“成功原来这么简单?”我心里想着。从此,每天我不再学习很晚,而且还长时间看电视,放学后尽做一些无聊的事情。第二次月考,我的成绩下降到第五名。顿时,全班同学把锐利的目光一齐投向我。好像是一把把锋利的箭…  相似文献   

16.
他长着一头乌黑稠密的短发,宽阔的额下嵌着一双灵俐有神的大眼睛,白里透红的脸蛋。你可别以为他是个女生。其实,他是一个外表清秀,心持正义而又很幽默的男生。期中考试就在眼前了,同学们一天到晚脑神经总绷得紧紧的。那天,刚吃完午饭,教室里静得出奇,可突然冒出一个人来,说道:“同学们,为让大家放松一下脑神经,我来表演一个节目。”小明说:“喂,你表演什么呀?”军军则迫不及待地说:“快点,快点!”他却慢条斯理地说:“没问题,只要你们安静,别闹!”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应道:“OK!”于是,大家见他拿出一条红纱巾,往头上一扎,拿了一副老式眼镜一戴…  相似文献   

17.
“谁偷我自动铅笔了?”华力带着哭腔,“我的自动铅笔哪去了?”上早自习的同学们“呼啦”一下围了过来,十几个小脑袋低着头四下找。“是你昨天让俺们看的那个吗?”“是!我爸进城打工回来给买的。上边画着天  相似文献   

18.
“咱家慧楠的作文在《都市家庭报》上发表啦!”姥姥在电话里喜滋滋地向亲朋好友夸耀。经她这么一宣传,喜讯一下子就传开了。很多人都对我说:“了不起,那可是一份影响很大的报纸啊!”“你那篇作文我读了,写得真好!”老师在班里把我发表的作文朗读了一遍,还让同学们向我学习呢!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表扬,我简直像掉进了蜜罐,真想躺在那里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19.
徐世富 《新天地》2011,(6):60-60
星期四,该上作文课了,尽管窗外杨柳依依,阳光温暖的抚摸着大地,可我心中却如萧瑟的晚秋,课堂上,同学们又该愁着脸苦思冥想,恨不能把脑袋敲破来东拼西凑地完成习作了,我也该皱着眉头“享受”同学们的习作带给我的“乐趣”了。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怎样才能让学生快乐的写作呢?  相似文献   

20.
阳光好像在那天格外灿烂;空气好像在那天格外新鲜;我的心情也十分愉快。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原因就是我在朱老师Top作文上第一次得到“优 ”,被登在了《作文资料》上。哇,我当时心情处在比狂喜还要高兴的境界,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十分熟悉的这篇“佳作”,真可谓是百看不厌哪!谁让这是第一次呢?课堂上,当朱老师请同学们读“优 ”范文时,我一看,第二篇就是我,心想:一定要好好准备准备,待会儿可不能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啊!终于到我读了,我心里虽因为“从未有过”而紧张,但还是流利、通顺地把这篇文章朗读完了。接着到了点评时间,朱老师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