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显现出区域政策精准化、城市接轨融合普遍化以及区域协作平台多元化等特征,这表明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在不断增强。然而,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也面临着协作渠道不畅、机制不健全等挑战。随着中心城市在集聚生产要素、推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新时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应当注重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促进市场一体化、建立协作平台、提高对中心城市发展的政策倾斜力度、打造现代化都市圈以及推动区域文化资源共同保护和开发等举措,发挥中心城市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来年,在郑州商贸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商贸城建设步伐有放慢的倾向.为了更好地发挥郑州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就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商贸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卫星城市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及都市圈逐渐演变为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区域和重要动力。基于改进的空间引力模型,对黄河流域三大中心城市都市圈经济联系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2010—2020年间济南、郑州、西安三大中心城市对都市圈内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对都市圈内城市辐射强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排序情况基本不变。选取2010、2013、2017、2020四个时间截面分析其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发现三大都市圈经济联系网络日趋复杂,大体上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高值辐射中心的空间集聚结构。济南都市圈逐渐形成以高层级经济联系为骨架的蛛网状空间结构;郑州都市圈逐步形成辐射带动全域的锥状经济联系高值网络;西安都市圈以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为基础,逐步与渭南、铜川建立起放射状的网络空间结构。各地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呈跨圈衰减特征,济南、郑州、西安都市圈之间经济联系相对较弱,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并未得到突破。  相似文献   

4.
浅议增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及其主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涉及相关理论很多 ,物理学上的辐射理论 ,可以用来说明中心城市辐射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合镇江实际 ,本文认为实施中心城市辐射战略 ,必须充分考虑地方优势 ,并在此基础上 ,从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拓宽经济腹地、构建经济网络三方面 ,探讨镇江市实施这一战略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发展社会学角度讲,城市中心战略对加快社会现代化进程是至为关键的,发展大中城市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已成为共识。吉林省的社会发展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即发挥中心城市聚集辐射作用,以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从而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获批,标志着"大关中"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战略推进阶段。选择城市主要外向服务部门从业人员数为指标,根据城市流强度计算公式,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各中心城市城市流强度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高城市流强度值中心城市西安是经济区集聚辐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中心城市天水、咸阳,是区域次级集聚辐射中心,为次级区域中心城市;低城市流强度值中心城市铜川、商洛、渭南、宝鸡、杨凌,是地方集聚和辐射中心。进而提出强化城市流的区域发展政策:建立合理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增强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明确城市功能与产业定位,强化城市间分工与协作;建立跨区域合作组织,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三方面分析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依据其地理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优势,从地区共同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增强港口发展对腹地经济的带动效应、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现代物流的汇聚地,要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社会化综合物流中心,必须充分利用城市.物流中心的规划布局应本着有利于该区域物流的改善,有利于全国性物流体系的形成和改善的原则,充分考虑物流中心的类型、辐射半径、特别是交通等方面的因素.城市总体规划中应对城市物流中心总体格局、物流中心功能定位、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业发展政策等方面作出原则安排.城市型物流中心的服务区域划分原则是应该按"经济区域"而不是按"行政区域"进行.  相似文献   

9.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进程、增强区域发展后劲的重要着力点。江西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带动,江西省“十一五”规划就明确提出要增强中心城市产业基础和扩张能力,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实现城市规模和结构层次的新跨越,强化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中原城市群体育圈"是在体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统筹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是配合中央、省委和省政府开发中原城市群、促进中部崛起战略而提出的体育发展设想,也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索体育与经济同步起飞策略的全新尝试,更是整合资源、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重要举措.构建我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体育圈",具有政府重视、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王优越、人力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有很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会展旅游经济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郑州市地处中原,是内陆商贸城市,发展会展旅游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郑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经济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对郑州市会展旅游经济的市场培植和拓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城市和城市群在一个区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具有巨大的经济和区位发展优势,中原城市群一体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郑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既存在坚实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劣势。郑州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以下对策:确定清晰的目标定位,完善发展规划;发挥比较优势以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金融资源集聚,加快金融创新等。  相似文献   

14.
谈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极核,是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知识中心,对城市腹地具有很强的集聚和辐射力。福厦泉中心城市是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必须以发展知识经济中心为着力点,搞好产业中心(硬中心)、知识中心(软中心)建设,更好地发挥表率带动、创新示范和功能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郑州市会展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会展旅游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郑州市地处中原,是内陆商贸城市,发展会展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郑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郑州市会展旅游的市场培植和拓展提出了对策: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设立机构,制定法制;加快场馆建设,培育名牌项目;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原城市群的相对优势与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正悄然崛起。中原城市群的相对优势使其在中原地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郑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为郑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寻找动力和利益源泉,为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并使之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提供新的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竞争与技术创新日益聚焦于大中城市。河南省必须通过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来完善和开发城市的各项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带动河南率先在中部实现中原崛起。本文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基本单元,运用SPSS和ARCMAP等多元统计和技术分析软件,进行多指标的综合加权和聚类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河南省城市的创新能力总体上偏弱且存在明显的层次分异;中原城市群地区与其他地区城市创新能力梯度明显,且中原城市群内部城市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远远大于其他地区;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及其各子系统等基本上都呈现出西北强,东南弱的格局,各子系统之间保持高度的空间一致性;河南省缺少4个子系统都具有优势特征的城市,郑州独具3项优势特征,但是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偏低。  相似文献   

19.
不同经济增长圈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揭示了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分析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区域战略模式,指出不同经济增长圈中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如地处长株潭经济圈核心中的长沙市商业银行要根据不同经济增长圈的优势采用不同的模式,采用引进战略投资者、区域化扩张等模式来实现与经济增长圈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经济功能是城市最主要的功能。在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功能发挥作用的形式是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打造中心商业区可以提高城市的内部聚集效应;融入区域经济的城市圈,将提高城市的外部聚集功能,同时有助于城市的扩散功能的发挥。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决定着城市经济功能的定位及提升,应大力发展决定着城市功能发展方向的产业。在分析了连云港主导产业与城市功能定位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连云港港口应合理分布功能区,增强城市内部聚集功能,融入区域经济,提升城市外部聚集功能、合作中求专业化,发展特色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