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一 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颁奖"盛典"落下帷幕不足一年(2008年10月28日),但却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一个代表国家"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每四年才评选一次.评完之后,关于此次评奖、获奖作家、当选作品,乃至对今后文学的启迪和影响,该有多少话题可议呀.但曲终人散,只听到几声"应景"的或喝彩或訾议,便戛然而止、悄无声息了.  相似文献   

2.
一 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颁奖“盛典”落下帷幕不足一年(2008年10月28日),但却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一个代表国家“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每四年才评选一次。评完之后,关于此次评奖、获奖作家、当选作品,乃至对今后文学的启迪和影响,该有多少话题可议呀。但曲终人散,只听到几声“应景”的或喝彩或訾议.便戛然而止、悄无声息了。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背景不是理性的启蒙精神,而是一场推动革命与救亡的浪漫主义风潮,因救亡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不遗余力,此一强烈的反传统文化批判,并不基于理性,而是出于激情。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主张全盘西化,后来改为充分西化,全面抨击传统,高唱文学革命,宣称文言为"死文字",以白话取代文言,类此议题莫不见到浪漫情调。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实质内容是经过中古黑暗时期的学术复苏,是欧洲文化自身的复兴,而胡适所谓"中国文艺复兴",则是现代化(实即西化)进程的结果,从引进西方的物质文明如船舰、器械等,到采用西方政治制度,以及最后精神上的全面西化,而以文学革命为先导。胡适高唱充分西化,其有心于国家的进步与繁荣,固无可疑,然其无心之过,在于只见当前西方的科技文明,对整个西方文化的认识有所不足,昧于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差异。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顾前尘,不宜一味表扬胡适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功绩,也应论其过失,始足以吸取教训,以历史的后见之明鉴往知来。  相似文献   

4.
重评抗日时期陈独秀的政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多年来,史学界以确凿的史实为依据,彻底否定了王明、康生诬蔑陈独秀为汉奸的说法,有关陈独秀是一位坚决主张抗日救国的爱国者的历史面目,也已为大量确凿的史实所证实。但是,对于陈独秀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见,史学界除了肯定其主张抗日救国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出什么可肯定的了。对于陈独秀鼓吹发展资本主义、连篇累牍地谈论民主问题,尤其是批评斯大林的言论,基本上都是被否定的。笔者认为,对于陈独秀这期间的某些政见,值得进一步讨论,提出粗浅看法,请大家指教。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曾在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思想史、文化史上均有深广影响 ,又始终褒贬并存、毁誉交加的特殊历史人物 ,陈独秀无疑极富研究价值 ,其研究热潮自然也早已形成———有关专著不断问世 ,文章更如恒河沙数 ,且不乏突破性成果的取得。然而 ,陈独秀研究中涉及最多的还是其政治思想、建党思想、文化思想等 ,而对于其哲学思想的研究却相对较“冷” ,只有一些单篇的文章 ,未见系统研究的专著。前不久 ,青年陈独秀研究专家朱洪先生继《从领袖到平民———陈独秀沉浮录》、《陈独秀与中国名人》、《陈独秀传》后 ,又推…  相似文献   

6.
重评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次革命论”的要害为民主革命时期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幻想在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有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的时期。笔者认为“二次革命论”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违背中国革命规律的错误理论。在此前提下,遵循百家争鸣的精神,提出两点拙见与学术界较普遍的看法商榷:第一,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的理论体系并非形成于1923年他的两篇文章①,而是形成于1926年9月②;第二,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并非固定不变、始终如一的,而是动摇不定、时起时伏的错误理论体系。这与党在幼年时期的历史环境以及客观形势演变对陈独秀的影响是有关的。  相似文献   

7.
评陈独秀与"立三路线"的分歧和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彦 《江西社会科学》2003,(11):153-157
按照传统党史教科书上的说法,"立三路线"是中共党内的第二次"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且不说这次"路线"错误是否存在,但是当时以李立三为首的党中央确实在革命形势的分析上,以及对当时社会性质的认识上都存在极"左"的倾向.相反,由于陈独秀处于"局外人"的地位,所以摆脱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错误判断,对当时的形势有更加清醒的分析.但是由于陈独秀的观点与"立三路线"不同,所以两者就有了争论甚至斗争.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著作,有二十多篇杂文和十来封书信谈到尼采和关于尼采著作翻译出版的事。个别人对此加以曲解,歪曲鲁迅,如曹聚仁说:“我以为鲁迅的观察深刻,与眼光远大,并不由于接受了唯物史观的论据,而由于他的科学头脑以及尼采超人哲学的思想。”也有人用所谓“托尼学说”即托尔斯泰、尼采的学说来概括鲁迅早期的思想。与此相反,我们有些同志认为,鲁迅从未肯定过尼采,鲁迅的思想与尼采毫不相干。为了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洗去一些人洒在鲁迅身上的污秽,研究鲁迅在不同时期对尼采的评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尹康庄 《学术研究》2004,(4):131-135
本文从陈独秀鼓吹文学工具论又主张文学的独立与自由以及对《红楼梦》等四部古典小说的评述三个方面 ,探讨了陈独秀文学思想中的两对矛盾观念  相似文献   

10.
沈丹 《理论界》2014,(5):98-101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想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并不是由于伯恩施坦背叛了革命而造成的;修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存在本质的差别,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之后的伯恩施坦不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仍算得上是一名社会主义者;社会民主党在二战后基本上遵循了伯恩施坦指明的道路,这样一条道路使社会民主党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但是也同样带来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社会民主党日益与资产阶级政党趋同,失去了自己的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11.
试评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黄小军一什么是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它们的关系如何?两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又是怎样的?传统的观点认为,历史必然性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定如此的趋向,是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历史偶...  相似文献   

12.
孙思白同志在《历史教学》1963年第10期上,发表了《陈独秀前期思想的解剖》一文。作者自称这篇文章写作的目的,是企图通过对陈独秀的思想“解剖”,“看到一个小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怎样地前进而又倒退,其中包含什么因素使他终于掉到反革命的泥坑中”,“可以由此而获得教训,使志切要求改造自己的人,引为鑑戒”。  相似文献   

13.
<正>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于是全国军民奋起抗战,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陈独秀作为政治犯被国民党当局释放出狱,结束了他将近五年的铁窗生活。陈独秀出狱后,立即引起一些人的“关注”。有人想请他去美国写自传,有人想利用他作招牌,另组什么新党,还有人要拉他参加国防参议会,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装饰门面。但是,这一切都没有打动陈独秀,他表示要抗日救国,参加抗日运动。随后,陈独秀便发表了一些政论性文章和讲演,谈论抗日战争及有关时政问题。其中有几篇,如《民族野心》、《资本主义在中国》、《我们为什么而战》、《我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还涉及到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判定问题,并提出了中国已经是一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论点。这是陈独秀的晚年定论,值得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施荫昌同志在本刊1981年第2期发表的《评奥哲尔的历史功过》,对英国工联首领乔治·奥哲尔作了重新评价.与施荫昌同志一样,我们也不赞成对奥哲尔取完全否定的看法.但对施文提出的其他一些见解,觉得有商榷的必要.(一)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离开他所处的历史环境,这是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出发点.评价奥哲尔,不能离开19世纪50—60年代英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如何认识奥哲尔所处的历史环境,这是与施荫昌同志商榷的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与基督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独秀与基督教徐光寿陈独秀与基督教,在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中,尚未发现有人论及。论者们大多已习惯于一种格式:民主主义——邀进的民主主义——共产主义,把“五·四”时期狂飘突进的思想家陈独秀的思想历程公式化。其实,整个新文化运动时期,基督教一直是陈独秀着墨...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1879—1942年),字仲甫,安徽怀宁人.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同时,他更是一位一生中有过许多曲折变化的复杂人物.纵观其一生的历程,不难发现,陈独秀生命的最后五年或者说最后十年都是在抗日战争的历史环境中渡过的:就在“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年十月,陈独秀被政府当局逮捕入狱;正值全民族抗日战争刚刚开始之际,即1937年8月,陈独秀获释出狱;  相似文献   

17.
马骕史学试评陈东马(1621-1673年)字宛斯,一字御,自号揽斋主人,山东省邹平县孙镇人。他是清初有名的史学家,尤精于中国上古史的研究,有"马三代"之誉。马氏史学在中国史学史上影响很大。所著《左传事纬》一书曾得到世人的好评,顾炎武叹为"必传"之作。...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企业行为一般理论的探讨 国内外各种教材、专著、词典有关“企业”的定义不下数百种,各家的表述不尽一致。最简单的说法是,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我认为,这个简短的定义对企业的本质特征作了高度的概括。 对于企业的行为,我认为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进行分析。其一是实证的分析:如果企业确定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进行的活动是符合企业的本质特征的,那么它的行为就是合乎理  相似文献   

19.
试评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雨辰 《江汉论坛》2005,2(6):50-54
本文阐述了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分析了他和列宁以及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发生理论争论的原因,指出应该把这种理论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进程中的正常现象。最后分析了两种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20.
谢从高 《江汉论坛》2004,3(5):65-67
三民主义对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陈独秀对三民主义及其与共产主义的关系问题进行过阐释。陈独秀的阐述大体能够结合革命形势、服从斗争需要。但同时又存在理解比较简单的问题,这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