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办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教育人.而学校又是主要阵地,是主战场。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是基础工程。育人首先要育德,这既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教育的归宿.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德育具有十分显著的地位.古人云:“德育,本也;财者,末也”.可见,我国历来都是非常看重德育的.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德育如何适应经济转轨和社会改革的需要?学生怎样才能成为开拓性人才?这是需要深入…  相似文献   

2.
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是指由环境、中介、人的素质三者构成的理论模型。这一理论模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的界定和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为指导,深刻而简洁地揭示了环境、中介、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三者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这一模型的理论价值在于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德育理论和数理统计三者之间高度的内在统一性。方法价值在于为德育科学研究方法探索出一套将历史方法、德育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三者统一起来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价值中心论顾名思义强调以价值为中心,证券投资理论中的价值投资理论即是这一理论的反映,主要观点认为股价应该围绕基础价值上下波动.而博弈的观点却认为只要博弈双方认为股价还有上涨(或下跌)的空间就会继续追涨(或杀跌),而不是以基础价值为依据.文章主要阐述并演示两种理论在同一市场环境中如何共存并且相互作用,二者的关系主要通过股票价值价格体系这一载体加以表现.  相似文献   

4.
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为指导考察德育的层级。我们应该向学生明确宣示坚守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是做人的基础;应该把责任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把职业责任教育作为德育的重点;在进行“坚守底线”与“自觉尽责”教育过程中,必须渗透“法治意识、人文情怀、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精神的教育,这是我们追求的德育境界。  相似文献   

5.
生态德育的理论架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德育是对人际德育的继承、发展和超越 ,它既是一种崭新的德育观 ,又是一种新教育活动。以其存在特性和价值特性综合分析 ,生态德育具有多方面的理论特征 :价值取向上的超越性特征 ;教育过程中的引导性特征 ;德性养成上的类主体特征 ;内容传播上的丰富性特征。生态德育的理论目标可集中表述为养成受教育者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生态德育的内容架构是 :环境道德教育 ;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伦理教育 ;人际关爱教育 ;生态道德体验教育。  相似文献   

6.
李晓菊 《新天地》2011,(11):342-343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要抓出实效、搞出起色,多年来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个角度均已证明:既不可墨守成规也不能另起炉灶.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视并抓好“制度管人、友情感人、德行育人”这三个必要环节,是一条既坚持了传统又体现了创新且行之有效的德育管理工作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人文教育将给大学德育带来新的机遇:将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提供必要的文化基础,并有利于实现大学德育分层次的目标要求;有利于学生心理各要素协调发展,增强德育实效;还有助于形成教书育人的德育新局面。同时,人文教育也会向大学德育提出挑战:将向学生展示多种价值观念,并且,它必定要接触学科最新发展,从而使德育教育的内容显得相对滞后。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要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人文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大学德育要切实改进;转变教育思路.构建面向新世纪的课程体系;理顺体制,协调好人文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成为人文教育和德育的主体;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新型人格塑造与高校德育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当教育因其自身应有的功能而为21世纪的国际竞争准备人格基础时,已经明显地感到,高校德育如果仅仅侧重于政治思想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在高校德育领域增立一种新的教育目标,这就是:以塑造一代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理性精神和健全人格为目标的“人格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成为跨世纪的“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学校德育工作事关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因此研究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内容和艺术是十分必要的,具有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德育理论的主要内容1.德育首位1978年邓小平同志亲自抓教育工作之初,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明确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奠定西方近代化基础的伟大思想运动。在这一划时代的运动中,新教诸派皆以教育作为宗教改革的手段,其富有历史意义的建树也就尤其反映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革中。新教之知识论、教师论和德育论集中体现了新教教育思想的精髓,从中我们不仅能理解新教教育是中世教育的反叛,而且更能领略新教建立西方近代化教育的创新意识和变革精神。  相似文献   

11.
关于提高德育实效的思考吴运友一、确立三个观念—提高德育实效的思想基础1.确立德育首位的观念社会发展到现代,需要有与之同步的现代教育。然而,作为现代教育奠基工程的基础教育,却偏离了正常发展的轨道,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沼,普遍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致使广...  相似文献   

12.
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崭新的德育观。生态德育与人际德育相比较有自己独特的理论特征,是人际德育的延承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生态德育的内容是:资源环境教育;环境道德教育;人际关爱教育和生态道德体验教育。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是生态德育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实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一定教育情境中以德识传授、德性养成、德行践履为目标的意义互动。由于传统独白的施教方式失落了受教者的主体性与德育的价值性、教育的人本性与道德的发展性,高校德育实践陷入了受教者对施教者及其规训的"失语"困境。因此,立足德育对话的理论基础,从平等、差异、共生的德育展望出发,在德育主体之间建构观照生活世界、贯穿价值叙事的"对话场域"是高校德育实践走出"失语"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试论反面素材的德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我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文明与丑恶、健康与腐朽并存的社会现状向学校德育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问题:如何对待社会环境中的消极现象并利用反面素材进行学校德育?利用反面素材的教育指教育者在运用正面事实、道理和榜样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反面的德育素材,通过辩证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比较和鉴别,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最终提高德育正效果的一种教育。反面素材的德育价值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它既可以把受教育者引向正途,也可以导入歧途。利用反面素材进行教育,要坚持辩证法,坚持“两点论”,使反面素材的德育价值向正面转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普遍高等学校教育大纲(试行)》郑重提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这一观点是德育理论中一个重要而基本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的价值。它点明了德育的本质属性,确立了德育的重要地位,同时,为解决德育当前存在的诸多矛盾和困扰,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角度。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中的德育为首在实践中常常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德育为首原则赋予德育极高的“优位”,另一方面,德育工作的行难和低效,又使它处于很不相称的“弱位”。其最终实质都与对“德育为首是什么”的认识直接关联,因此,有必要对其内涵予以正解。德育为首是指德之于教的人才价值取向观;德育为首是指德资于才的先导和基础作用观;德育为首是指德蕴于教的整体德育合力育人观。  相似文献   

17.
高师学生主体参与式心理素质教育以哲学中的活动观、心理学中的心理活动论、教育科学中的主体教育和参与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强调主体、人格、自由、活动和发展等基本理念,提出具体实施策略包括:给学生创设安全心理环境,注重不同见解的心灵沟通,让学生拥有自由的时空,强调学生是成长的主人,倡导学生自我心理教育,协调整合学生的各种活动等,这一心理教育模式在教师教育、个人发展、教育教学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庞大的怡心、养心、健心的重大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德育是以心育为前提的。我校一直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协调一致地进行。使心理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继续将“以心育心”作为学校发展目标,力求创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德育理论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德育理论 ,它以马列主义哲学观作为指导思想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逻辑起点 ,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价值取向。其操作过程具有战略、时代特征和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特色。为我国社会主义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知识德育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功利化取向及科学主义的兴盛而引起的,并导致了德育内容与形式、认知与情感、认知与行为的割裂,走出知识德育的主要思路是:平衡学校教育制度建构的价值理念,正确认识知识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创新德育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