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伯克新修辞学同一理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伯克的修辞学理论是对古典修辞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一理论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与方法的核心内容,其通过同情认同、对立认同、误同三种方式来获得认同;将同一理论引入具体的语篇分析之中可为语篇分析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理解政治演说如何展示修辞动机,进而从更深一层意义上认识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方论辩研究的三个视角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论辩研究可大体区分为结果取向的非形式逻辑研究、程序-规则取向的语用辩证研究和过程-受众取向的修辞论辩研究三个视角.不同视角的论辩理论都从古典修辞思想汲取理论灵感,强调以或然意见而非绝对真理作为话语生发的基础,注重话语实践的时空、受众等情境因素在论辩生成与评估中的作用,体现了修辞转向或者说对修辞传统的回归.这些论辩理论资源理应成为西方修辞学术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论辩研究的修辞转向对于修辞批评实践和修辞学自身的发展都不无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忽视修辞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失误,修辞教学不应是英语学习的后期工作,而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人文修辞学的范畴内,英语修辞包括交际修辞和美学修辞两个基本侧面。20世纪西方新修辞学体现为两大分支,语体文体修辞学和人文修辞学。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对他们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在更高层次上理解语言是有很大好处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现代修辞学理论将修辞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表达的观念提出不同的看法。通过对西方修辞学发展过程的简要回顾,阐明了西方修辞理论中工具式修辞观念的由来,同时扼要清理了另一种认识论修辞观念的演变脉络。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现代修辞学在引进、借鉴西方修辞理论框架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佐藤信夫与利科的语言哲学的比较,展示出佐藤对西方修辞哲学的突破.这种突破体现在三个方面:1、他从西方传统修辞学中挖掘出修辞的"发现性认识的造型功能",找到了西方修辞学长期忽视的修辞学之根;2、他提出了作为"第三视点"的修辞感觉,把修辞学研究从说服技术和诗艺的长期二元对立推进到更深层次的修辞创造;3、他建立了以人性论为基点的修辞学本体论,使修辞学从语言的装饰提升为语言和人的本体.  相似文献   

6.
试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演变,先后经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新古典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现代人力资本和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本理论的不断完善,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本文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和评述,以期对我国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来透视言语行为理论,发现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包含了许多修辞因素,主要体现在:言语行为的"说话就是做事"与西方修辞学对修辞的定义不谋而合;言语行为的重要特征"意向性"体现了语言的修辞性;言语行为成功实施的三个恰当条件体现了修辞情境对修辞者的要求和修辞劝说策略;语言行为的三分法再现了修辞运作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言语行为理论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修辞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金银 《北方论丛》2017,(6):34-38
中国新诗的理论建构有两个重要的资源:西方诗学理论和古典诗歌理论.当新诗完成白话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的“革命性”创造之后,着力进行诗歌艺术方面的规范化建设.象征、暗示、戏剧化、通感、蒙太奇等西方诗歌艺术手段被新诗广泛吸收、借鉴;同时也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境、格律、神韵等诗学理论.新诗在吸收西方诗学资源和继承古典诗歌理论进行自身诗学建构的同时,也保持着对极端“西化”和片面“复古”的警惕.  相似文献   

10.
语用学与修辞学都研究言语交际,关注为达到交际目的而进行的语言手段的选择.但是由于不同的学术传统,语用学和现代修辞学在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方法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跨学科的角度看,西方语用学揭示的语言使用的基本原理和语言使用规则的构想,对现代修辞理论和研究方法都有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西修辞学传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修辞传统都对后来修辞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比较中西修辞学传统,着眼点既在异也在同。通过分析中西对言语交际的不同理解以及社会传统与社会语境方面的差异,揭示它们各自修辞传统形成的动因。  相似文献   

12.
戴阿宝 《文史哲》2004,(6):131-137
后知识话语的建构首先必须面对合法化与伦理诉求问题,而这一切又无不与作为知识主体的知识分子的知识立场密切相关。如何谋求语用修辞、话语合法化以及知识主体的伦理立场的有效运作,是后知识话语建构的必要途径,也是后知识话语摒弃知识传统而建构自我所不可回避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人伦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人伦既是维护中国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传统。历史上的乡村治理之所以出现困境,其重要原因是忽略了传统人伦与乡村治理之间的联系。在后农业税时代,乡村基层政治运作的逻辑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以科层制为主的运作模式转向以关系取向为主的运作模式,基层政治运作方式也从刚性的工作模式转向带有情感性的柔性工作方式,乡村政治运作的基本特征也将带有越来越多的乡土性。  相似文献   

14.
汉赋用《诗》以词章解读经义,内涵修辞、讽喻、引述、经传四方面,彰显了一代文学之赋的时代特征与用《诗》的文学传统。汉赋用《诗》以文引言,通过直引、论诗、乐歌、取义、取辞诸方法,表现出修辞艺术由言词向文本转化的趋势;汉赋于《诗》兼取三诗,而以《风》、《雅》为主,体现其偏重言情、陈义而略于述德的讽喻功能;汉赋引《诗》由断章取义到取辞见义的转变、对文学意境空间的重构,也使文章的意义得以增强;汉赋用《诗》有着以传解经的意义,内涵赋词与《诗》义的互文性,决定了汉赋对《诗》的摹写特征。汉赋首次以文学文本形式用《诗》,其引诗、解诗、化诗的文学化表现,以及常见的公式套语与举一例百之法,既隐含了赋体中经义与词章的矛盾,又为《诗》进入后世文学创作领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的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是一种理论优先于实践的观念政治论,它在根本上只是达到了精神和自由的概念。作为来源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马克思政治哲学,虽然继承了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政治理想,但却以劳动政治论完成了对西方政治哲学理论优先于实践传统的颠覆和超越,实现了政治哲学的转向,从而开辟了一条通过劳动的解放来追求人的解放的可能性道路。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理解的"美学"从属于苏格拉底开创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而这一传统的形成又与苏格拉底的死亡事件存在着内在密切关联:正是这一"事件"使得苏格拉底的形而上学思想通过"教化"超越了个体生存的价值维度成为"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美学也应运而生。但是,苏格拉底悲剧般的"事件"昭示出走出形而上学迷局的道路:回归肉身。这条道路影响了尼采及以后的非理性主义美学家们和后现代美学家,使得"肉身"成为当代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维柯的诗性语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语言与原始人的思维是同一的,原始的语言即诗,它具有情感性、意象性和描绘性等特征,并以诗性形式影响和构筑着原始人的各种活动,从而成为人类社会最主要的生活向导。维柯的诗性语言观是西方20世纪语言学转向的先声,是对人文主义修辞学传统的捍卫。  相似文献   

18.
科学修辞学是修辞学和科学哲学共同发展的结晶。西方的修辞学先后经历了传统修辞学、近代修辞学和现代修辞学的发展阶段,西方的科学哲学也呈现出“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和“修辞学转向”的演进轨迹,正是现代修辞学朝向科学的转向和科学哲学朝向修辞学的转向共同促成了科学修辞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郭军 《云梦学刊》2011,32(6):87-92
中国新诗已有近一百年的发展历史。然而,目前中国新诗发展面临娱乐至上、文化断裂、过度自由等三大问题。这些问题对当代新诗创作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而改变这种局面的策略是:中国诗歌界应以文化自信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借鉴西方诗学的长处,重建诗歌与读者之间的亲密关系,从而让中国新诗在全球化时代再次复兴。  相似文献   

20.
从修辞学、诗学视角出发,以隐喻为切入点,对台湾“现代诗派”诗歌文本中的隐喻模式、隐喻的生成机制、隐喻类型、隐喻意象以及隐喻的本体与喻体双重视野之间的距离等因素进行的综合分析显示:台湾“现代诗派”对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习染和反思过程大致经历了技法移植、西化质疑和传统内转等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诗歌中的隐喻在共时层面上分别有着相对稳定的深层结构模式,即替代式、范畴错置式和虚实结合式,而在历时层面上则呈现出隐喻风格从夸饰性到抽象性最后向明喻化演变的轨迹.在这一演变历程中,隐喻以“纯粹语言学的否定性策略”,不但实现了台湾现代主义诗歌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一脉相承的“先锋精神”,而且在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观念进行反思的同时,推进了台湾“现代诗派”不断走向艺术自律的过程.以此为基础,重新发掘出了杨炽昌及其所倡导的风车诗社对台湾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先锋性实验价值与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