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存哲学视野中的自由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斯贝尔斯教育哲学的理论核心是"生存",他的"自由"本质上是指内在自由和内在权威相统一的"生存的自由"。基于"生存本体论"的自由观,教育被定位于一种生存交往活动,自由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因素。生存自由在教育实践中强调求知意志,使"理性"和"非理性"相结合,要把大学建成"生存共同体",并在传统的陶冶中纳入"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生命、生存与生活是人存在与发展水平的三个层次,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展现了教育使人成为"全人"的整个过程.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为内容构成的"三生教育",以人存在的多维性来构建带有系统意义的教育理念,是提升人的主体性并以人为中介的教育行为,它为回归本真的教育价值,推进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找到了"出场",即通过提升受教育者价值创造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提升受教育者对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提升受教育者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能力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3.
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尤其是关注人的生命生存状态,关怀人的生命发展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价值诉求,生命化教育理念正是体现对人的生命尊重和关怀的教育取向。本文从生命化教育视角出发探究了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出原因,旨在建构提升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质量的有效策略,促使幼儿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与境界。文中主要阐述生命教育的意义,并着重探讨了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现代化功能的全方位展开就是教育发挥建设人、发展人、提升人的作用,最终实现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由必然向自由的飞跃。以此为基点,本文主张在全社会建设一个开放的连续的教育系统工程,利用教育的各级环节工程控制个人对自由的放任性与群体发展的失衡性,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个体生命充满活力的创新精神、煅铸新的民族精神,重建文化主体意识,达到人的深刻性与丰富性的统一,实现个人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假设不仅以某种本体论为基础,而且预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建立在彻底的唯物主义本体论之上,不仅回答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问题,而且预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任务就是建构和谐人性,推动人从自由个体走向历史主体.  相似文献   

7.
生命与教育     
通过对生命和对教育的本质的探讨,阐明生命与教育的关系: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生命基础上的一种活动;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一种活动;教育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视阈下对学校体育目的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校体育目的除应与教育目的保持一致外,还应具备它独有的特性,即通过身体运动,以练"体"促进生命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提升生命的质量,这也是生命教育的本意所在。过于强调体育的功效与利益,使学校体育失去了作为对人的培养、使生命全面和自由发展的本意,学校体育目的不仅走向了错位,而且使学生的生命发生了异化。  相似文献   

9.
任何教育活动都不可能摆脱价值的影响。生命教育的价值是指生命教育所具有的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生命教育到底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可能?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帮助人们实现生命与自然、与自我、与社会、与超自然之间的和谐,亦即重塑生命与自然之真,追求生命与社会之善,完善生命与自我之美,向往生命与超自然之圣,从而达到真、善、美、圣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0.
"培养"性的教育本质界定,体现出一种确定性、本质性的思维方式和人的过分自信,他将人视为割裂的主体与客体,将教育视为简单的计划性活动,将教育与人的关系降格为技术性的关系.教育的变革与教育学的发展,需要一种建设性的教育气质和复杂性的思维方式,使生命个体进入教育和教育学的视野,从而实现教育的个体生命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育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在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升华人的生命品性,然而当前教育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失去了自我,沦为一种"规训"的工具,导致了人的异化。价值重建中教育的使命在于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改善其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在于建构可能生活,不断提升其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审美是美学中的核心问题.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主客交融的关乎生活本源的精神活动,美与美感都是在审美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审美精神是人在生活世界中通过审美活动感受到的超越、自由与理想的精神;审美教育则是让人学会领悟“活生生”的“人”与“世界”的意义的人文素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接受目的有效对接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首要任务。这一任务的落实需要借鉴哲学解释学关于精神文化客体接受活动的本体论分析,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本真价值。以"帮助教育对象认识人的本质、促进人的发展"为主线,重新整合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方法,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和目的性价值。以问题和对话为抓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接受目的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人是一种高等动物,人超越其他高等动物,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曾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其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所特有的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实践活动。因此,可以说,人乃是实践的动物。古猿之进化成为人,根本标志就在于其生命活动由本能活动上升和转变成为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人之为“人”,就在于其生命活动的主要表现和本质特征,是能进行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强化生命意识、激发生命潜能、磨炼生命过程、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价值与彰显生命意义的教育活动。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促使教育回归本真的需要,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是帮助大学生把握生命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需要,也是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高校应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构建生命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6.
论生命教育的三重境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立足于生命教育的重点应该是精神生命的觉醒与成长,针对现代社会普遍的颓废主义、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对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侵蚀,生命教育应该有三重境界与目标:最低层次是反对颓废主义、珍爱生命;第二层次是反对功利主义、丰盈生命;更高层次是反对个人主义、超越生命.人对"生命"的体悟是这样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因此生命教育也应是针对不同的生命成长需求而层层递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信念作为人的精神支柱,能产生现实的力量,鼓舞人的斗志、激发人的潜能。人文价值信念是信念的一种,体现和凝聚了人的公共诉求,为人的价值存在方式确立了合理有效的坐标,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信念。确立这个主体信念的路径,具体为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求理论支撑、大力开展人文教育公共实践活动和切实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探求与开掘这些路径,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象从根本上确立人文价值信念,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女大学生遭遇的生命及健康安全风险与日俱增。通过问卷调查、质性访谈和二次文献分析,发现女大学生对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健康、自杀、性行为、安全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均有初步的认识,也愿意参与相关的活动,但大部分没有付诸行动,其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社会系统等。当前,女大学生自我保护和生命质量提升的意愿不断提升,生命教育的服务需求日益凸显,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对遭遇心理、生理危机的女大学生进行个案管理,运用小组方法对不同需求的女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通过社区教育进一步完善女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从女大学生生命教育中提升女大学生的生命及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认定"美来源于实践"是实践本体论美学逻辑上的必然,把美的来源"归之于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生命本体论美学立场的言说,把美的来源"归之于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则属于存在本体论的话语。"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含义,在实践本体论美学、生命本体论美学和存在本体论美学的不同视域中有所不同。而科学技术发展所促成的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作为基础性条件使人的存在的审美化得以日渐加深和拓展的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语文审美教育是建立在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性、语文的本质规定性以及人的发展和内在需要基础之上的。其内涵是主体在一切言语实践中,运用强有力的言语材料,直接对个体或类的生命存在本身进行塑造、规范和引导,以提高生命质量的一种自觉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