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历史渊源来自美国的女权运动,随后在加拿大得到确立和发展。本文将选取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的妇女主义①小说《紫色》(The Color Purple)两中译文进行对比,以考察我国语境中译者性别意识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曾丽馨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2):113-115,118
性别与翻译的结合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因性别因素而导致的译文差异则是翻译实践的有力表征。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对性别与翻译的研究,继而使用量化的研究方法,对所选参数进行分层抽样,同时辅之于译例的对比分析,通过统计、计算,最终得出中国女性译者在翻译名著时所表现出来的选词特征。  相似文献   

4.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各种形式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结局进行预(寓)示.通过对作品的外貌描写分析可以发现,曹雪芹在人物外貌中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这一寓示是凭借传统的相学方式来完成的.尽管相学是一种没有科学道理的预测体系,但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相学流行,他受此影响并运用外貌描写来暗寓人物命运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一结论如果成立,将是对<红楼梦>预示手法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在写人的作文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是十分重要的。好的人物外貌描写,能使人物真实,如临在目。怎样才能写得精彩呢?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作为当下文化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走向,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文本的干涉主要有增补、加写前言与脚注、劫持3种方式。文章从文化翻译层面探索了兰斯顿·修斯短篇小说代表作《初秋》汉译本中的女性主义倾向,对译者张白桦所采取的增译法、自序副文本、换序加增减的“创造性叛逆”3种文本干涉方式,结合实例进行了深入探索,认为译者通过上述文本干涉方式,再现了《初秋》中的女性形象,强化了女性的性别身份认同,为当代女性主义翻译实践提供了个案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荣格原型理论之阿尼姆斯原型的观照下,《爱玛》主要女性人物之阿尼姆斯即男性特质,因个体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在发展程度上存在极大差异。爱玛因阿尼姆斯发展过度而男性特质突出,由其被动投射觅得情感归宿;简·费尔法克斯因阿尼姆斯发展适度而提供合理补偿,其正确投射成就美满姻缘;哈丽埃特则因阿尼姆斯发展不足而女性特质浓重,异性交往经历使其得到促发,并最终正确投射。  相似文献   

8.
基于湖北省的实证调查发现,女性科技人员的科研产出相对低于男性,而且这一现象趋于普遍。从性别差异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发现科学文化的偏见、婚姻家庭的投入、科学共同体中的"优势积累"、同行评议中的性别歧视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建议是:转变科学观念,唤醒女性科学意识,优化科技政策结构,健全科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刘双四先生用四欲说即色欲、食欲、情欲与无欲的分析框架,讨论《西游记》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指出有欲望的女性必受其拖累,惟有无欲才受到崇尚。刘文指出这背后隐藏了吴承恩本人的欲望观和男权思想。实际上,食欲说没有揭示女性妖魔的本质,情欲说并不能反映吴承恩的男权思想,色欲说也有欠周全,而无欲说尚待分梳。总之,四欲说不能概括《西游记》的全部女性人物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有关<红楼梦>两个译本的评论很多,但多侧重于文化方面.文章试从语用角度对杨宪益夫妇以及霍克思翻译的两个译本进行分析,说明文学作品中的对话语言同样受到语用原则的约束,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尤其要考虑如何在译语中体现原语的言外之力,留心原文本中有意违背交际原则的地方,理解说话人的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11.
受二元对立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传统译论支持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赋予原文与作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它拟定了一个积极的原文和消极的译文,译文只是原文的临摹或仿拟,必须要忠实于原文,做到与原文完全的对等。女性主义的翻译解构了传统翻译忠实观,质疑原文的忠实地位,否定传统的原文高贵而译文低贱的等级观念,对"忠实"给与了重新表述,认为"忠实既不是对作者也不是对读者,而是对写作方案——一项作者与译者都参与的方案而言的",同时为女性主义译者为借翻译之名建构自我身份提供了最强大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2.
拜厄特在其小说<占有>中创造性地塑造了维多利亚时代、20世纪末及神话故事三个层次中的女性人物,用镜像人物和神话意象反映女性从蒙蔽、觉醒、抗争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漫长历程,使作品极具历史文化内涵.本文采用人物分析方法对其中的部分女性加以研究,以期更好地把握拜厄特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回顾国内外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视野,选取《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个中译本中的典型译例,通过文本比较和分析,论证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对西方翻译观的影响或多或少折射到了汉语的译作中。中国女翻译家在翻译描写女性的詈语时,冲破了性别对语言的限制,在她们的作品中体现出女性主义的萌芽。  相似文献   

15.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探析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的有关篇章,可以发现译者对她所喜爱的女主人公的真情流露.针对该译作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来讨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意义,同时反映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在展现种族压迫和殖民矛盾的同时,也表现了强烈的女性主义思想。小说的汉语原译和改译的译者一为男性,一为女性,翻译时间也有一定距离。分析发现,原译在用词上对女性较为苛刻,对女性贬义评价较多,而改译对女性有更多的理解和同情,表现了改译者对原作的独到认识及其自身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浅析《红楼梦》人物语言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红楼梦>人物语言角度出发,对<红楼梦>中人物的时代背景、心理特征以及人物个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人物语言的翻译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在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不管是艾伦还是媚兰、思嘉,在父权制社会中,她们始终只是一种“他者”,一直处于女性生存的困惑之中,她们无法脱离男性权力话语中心,无法改变父权社会的既定秩序,只能依靠婚姻维系着自己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翻译研究将女性视为创造精神与自由精神的化身。女性主义同翻译研究的结合诞生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拓展了新领域。尽管后现代翻译理论各派别在立论上不尽相同,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后现代思维方式。作为后现代翻译思潮重要流派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倡导的是一种差异哲学,强调译者的文化态度和文化语境对文本阐释和翻译策略的影响。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将带动女性翻译实践的快速发展,引发翻译思想和翻译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传统译论认为“对等”和“忠实”是译者遵循的规范,也是要达到的最高目标,但是其中译者的作用是长期被忽视的.在文化转向的大潮中,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重新解读了翻译,推翻了父权标志的语言,使译者从隐形成为和作者同样重要的翻译主体,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为译者和女性争取了合理的地位.本文同时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策略和意义及其局限性生进行了阐释,也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