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想知道公司内部士气如何吗?问你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员工出勤率高于一般标准吗? ●公司的人员流动率低吗?这是因为好的工作环境,还是与外部景气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你想建立一家伟大的公司吗?你想建立一家伟大而基业长青的公司吗?也许每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曾经历这样的逐梦之旅,但不是人人都能笑到最后。也许你会被沿途缤纷的风景扰乱脚步,也许你会被巨额利润诱惑而忘记为何出发,也许你会沉溺于英雄的领导力而忽视整个组织机体的隐患……基业长青的企业是如何实现永续发展的呢?让我们听听吉姆·柯林斯的讲述。  相似文献   

3.
想知道掌握着巨额财富的股东、董事长、CEO、副总裁们,他们心灵深处不可名状的痛苦吗?想知道春风得意的总监、副总监和部门经理们,他们心里有什么被扭曲的苦痛吗?  相似文献   

4.
周建华 《经理人》2005,(8):22-25
想知道掌握着巨额财富的股东、董事长、CEO、副总裁们,他们心灵深处不可名状的痛苦吗?想知道春风得意的总监、副总监和部门经理们,他们心里有什么被扭曲的苦痛吗?想知道全国1200多名职场成功人士都是如何缓解痛苦,寻找欢乐的吗?第四年的中国经理人痛苦指数大调查中,将提供所有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正> 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有一篇文章开头写道:“没有别人比妈妈更了解你,可是她知道你有几条短裤吗?”然而,乔基国际调研公司知道。妈妈知道你往每杯水里放多少块冰块吗?而可口可乐公司却知道。国外许多公司为掌握各种信息,其对消费者的了解超过了妈妈对子女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消费者本人也不知道或从未考虑过的事,他们都一清二楚。如可口可乐公司发现人们在每杯水中平均放3.2块冰块,每人每年平均看到69个该公司的广  相似文献   

6.
孙健敏 《经理人》2006,(10):60-60
未来的领导,不在于你说了什么和知道什么,而在于你做了什么和如何做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去国内一家通讯公司,机场有司机接,坐上车,接下来的对话,却令我至今难以忘怀。“孙教授了解我们公司吗?”“不太了解。”“那利用到公司前的这个时间,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吧。我们公司啊,……”听着他的介绍,作为管理学教授的我,顿时生出许多感慨:他对公司很熟悉,从历史到产品;他对公司很有感情,其内心深处的认同、自豪和满足溢于言表。这在当时的民营企业中是不多见的。“我们公司是私人公司,但我们老板没有自己的专车。”听到他的这个介绍,我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长,却读来有趣。你想了解硅谷吗?你想了解风险投资吗?你想了解硅谷人的生活、创业、思考方式吗?请读此文。  相似文献   

8.
Tim Hannagan 《经理人》2005,(11):53-55
不要依赖统计分析,除非你了解其中的陷阱缺陷比率正在下降吗?顾客满意度在提高吗?你查看数字,却并不确定是否该相信它们。你并不担心存在欺骗或操控,而是不知道在多大程度上信任统计数据。谨慎从事,是有道理的。哈佛商业院  相似文献   

9.
巧用失败者     
非比 《领导文萃》2005,(9):58-59
在飞机制造业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高级销售员因自己失误,给公司造成500万美元损失。第二天清晨,正当他准备辞职,以向领导谢罪时,经理把辞职信一撕两半,扔进垃圾箱,笑着对他说:“你在开玩笑吧?我们刚刚在你身上花了500万美元培训费,你不把它挣回来别想离开。”你的公司是这样处理失误吗?如果不是,那你可要小心。你的公司里,每个人可能都在规避风险,都尽量做低风险、甚至毫无风险的事。对他们来说,好似明哲保身,对公司来说,并非是件好事。在一家不容失误的公司里,一位程序员因为操作失误,打印了240万张地址标签。很幸运,他和经理是通过电子邮…  相似文献   

10.
只要你努力工作,上级就会拉你一把吗? 有些专家认为,要想在公司中出人头地,就必须巧妙地使自己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问题一: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厅,东西又贵又难吃,桌上还爬着蟑螂,你会因为它很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临吗?回答:谁那么笨,花钱买罪受。可同样的情况换个场合,自己或许就会做类似的蠢事。不少男女都曾经抱怨过他们的情人或配偶品性不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两个人明知在一起没什么好的结果,怨恨已经比爱还多了,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要搅和下去,分不了手。说穿了,只是为了不甘心,为了习惯,这不也和光临餐厅的情况一样?——做人,为什么要过于执著?。问题二:如果你不小心丢掉100块钱,只知道它好像丢在某个你走过的地方,你会花200块钱…  相似文献   

12.
扛垃圾     
《领导文萃》2006,(7):173-173
“超越伤痛的唯一办法,就是原谅伤害你的人。”大师说。“这样,未免太便宜他了!”大师反问:“你真的相信,自己气得愈久,对他的折磨就愈厉害?”“至少我不会让他好过。”“假如你想提一袋垃圾给对方,是谁一路上闻着垃圾的臭味?是你。不是吗?”大师说。紧握着忿恨不放,就像是自己扛着臭垃圾,却期望熏死别人一样,这不是很可笑吗?扛垃圾  相似文献   

13.
想知道经理人的锥心之痛是什么吗?想知道企业内外经营环境为什么让经理人"很受伤"吗?想知道那个难以平衡的三角在怎样折磨着经理人吗?想知道哪些经理人痛苦指数比较高吗?痛苦是一种减法,分担的人越多,个人的负重就越轻。痛苦是共通的旋  相似文献   

14.
在公司里,你有没有遇到这几种情况:明明自己很努力,可是老板看不到;明明这个方案是自己的功劳,可是老板却表扬了小李;明明自己的业绩最好,可是得到提升的却是老王。泄气吗?恼火吗?其实出现这些情况,肯定有上司的原因,当然也有你的原因。工作上当然需要实干,但是干出成绩的同时别忘了自我表现,通过一些小细节让上司看出"你真行"!  相似文献   

15.
官场你我他     
制衡与平衡 新任平阳市委书记高长河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该不该搞平衡. 对此,高长河的岳父、退下来的省委老领导梁清平也有自己的看法.梁清平对高长河叹了口气说,你难,省委就不难吗?省委书记就不难吗?你说你在搞平衡,我看他也是在搞平衡,可是,不搞平衡又怎么办呢?你总觉得自己受牵制,就不想想,他们也受牵制嘛!说到底,我们人人都在牵制别人,同时又受到别人的牵制.  相似文献   

16.
能力与人品     
正有次看《非你莫属》,这一期的嘉宾是位连续三年的销售冠军。主持人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在你的经历中,最能说明你销售能力的是哪件事?他想了想,说自己曾在一家情商培训机构做销售,成功说服了一位月薪两千元的环卫工为自己的儿子报了价值五千多元的课程。说完之后颇有点沾沾自喜。他展现的推销能力并不差,可在座的12位老板却不约而同在第一轮时就灭了灯。有一位老板用这样一句话结尾:我们不怀疑你的能力,但不看好你的人品。  相似文献   

17.
周国平 《领导文萃》2014,(16):106-106
正在人生的旅途上,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什么是自己最想做也最能够做好的事情。也就是说,应该知道自己的志向和事业之所在。不过,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对此往往是不清楚的,这将是一个逐渐清晰起来的过程。我想强调的是,你可能暂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但是,你至少必须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人世间充满诱惑,它们都在干扰你走向自己的目标,你必须懂得抵御和排除。事实上,一个人越是知道自己不要什  相似文献   

18.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4,(1)
国有企业要给自己“彻底松绑”我在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总感觉我们公司在运营机制上存在太多的不足,我们集团也是国内一家大公司,我在其下属分公司里,我们公司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连最起码的运营机制都不行。有时我在想,他们是真不知道还是知道的不多还是执行力度不够,虽然现在我们公司的技术在国内很有优势,但是谁知道这种优势能持续多久?现在如果没有成本控制机制的话,不知道哪一天我们的产品就会在国内卖不出去。作为一家这么大的企业,没有先进的企业运营机制怎么行,如何做大做强,我很担心。大家再来看看私营企业,看看他们的发展,看看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看看他们的用人机制以及运营机制是怎么样的,私营企业更具灵活性,更能对市场进行快速反应,做出决策。国有企业肩上的包袱太重,只有全部扔掉,才能给自己彻底松绑,才能走得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19.
梅天笑 《经理人》2007,(8):110-110
夜深了,浙江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肖光辗转反侧,不能入眠,脑子里萦绕着一个叫洪辰的人。洪辰是肖光2004年引入的CEO,进入公司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调整,公司业绩随之蒸蒸日上。但是2006年6月,洪辰却不顾肖光多番挽留,辞职自己创业,肖光被迫重新走到经营管理的前台。最令肖光不能接受的是,洪辰的公司业务与自己几乎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0.
如果公司CEO出现了丑闻,或者公司高管有丑闻,你怎么办?我们认真地进行了观察,发现中国企业在应对此类事情时,多数表现为迟钝、不专业,甚至有点漠然。为此,我们侧重从危机公关的角度,组织了本期独家企划“CEO丑闻应变术”。当然,关于公司CEO丑闻的话题及如何应对,却远不仅限于这些。公司CEO出现丑闻,主要有挪用侵占公司财产、操纵股市、会计财务丑闻、受贿、作假、性丑闻等几种。这两年来,国内外发生了多起公司CEO丑闻事件,这些事件促使我们去挖掘、反思其背后的原因。中国企业如今更是步入高危期,仅以200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