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建人在五四后期在恋爱、婚姻、离婚问题上更多地注重个体的自由、价值和觉醒。他认为,真诚的恋爱本是人生的花,是精神的高尚产品;理想的配偶选择应以个人本身性质上的各种美德为标准:以爱情的有无为婚姻离合的原则。婚恋的个人自由和独立有利于种族的完善、国家的进步,也是妇女解放和冲破家族制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其婚恋观的一个重要诉求是男女平等,呈现出对妇女解放各个问题理性而具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近代维新思想家关注婚姻问题的一个共同切入点是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探讨,然而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个人因素的不同,观点也各有殊异。宋恕的妇女解放思想异常鲜明,他被称为是"近代改良派中系统批判‘夫为妻纲’的第一人,对封建婚姻旧俗的批判及改造是他女权思想的重要内容。他的婚姻家庭思想主要包括:要求给予妇女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离婚自由、禁止早婚等。宋恕婚姻家庭思想的出发点主要在于对妇女的同情上,这与时人讨论妇女解放时立足于种族的强弱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侗族传统婚姻选择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侗族有较为自由的恋爱形式,如“行歌坐月”、“玩山”等,但恋爱的自由并不等于婚姻选择的自由。侗族传统的恋爱文化、婚姻文化均是具有规则的,受自身文化的制约。在传统社会,侗族的婚姻选择具有严格限制,如“同房族不婚”、姑舅表婚与姨表不婚、婚姻圈限制和层级婚亲规约。任何文化均具有功能。需维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秩序,使之正常运转。侗族传统婚姻选择即是社会各利益集团在资源配置中长期博弈的结果,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社会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苏红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304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婚恋观的特点及其差异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发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婚恋观的性爱抉择维度上、恋爱动机维度上以及婚姻自主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性爱抉择维度和婚姻角色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恋爱状态差异;在性爱抉择维度和婚姻忠诚维度上,本科生和研究生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性别、恋爱状态等因素影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婚恋观;相比男生,女生在性爱抉择上更保守,恋爱动机更清晰,但婚姻自主度较低;相比曾经恋爱过的群体,正在恋爱的群体在性爱抉择上更传统,在婚姻角色上更加开放;相比研究生,本科生在性爱抉择上更保守,对婚姻的认识上也更忠诚。  相似文献   

5.
妇女解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母题之一,也是现代以来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谢冰莹的《女兵自传》是反映现代妇女解放问题的代表作。它的最大特色是凸显了“女兵”身份和“女兵”意识。它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反映了一个弱女子如何蜕变为一个刚强女兵,不但砸碎包办婚姻的锁链,还成为积极的革命者。它张扬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国家意识和参与社会工作意识,建构了一条女性通过参加革命工作获得解放的道路。但从妇女解放的终极目标和作者自身的婚姻现实来看,这条“女兵”道路有熠熠闪光的一面,也存在“雄化”女性、忽视性别差异和常态生活下的婚姻经营之不足。重新审视谢冰莹自传,能为当代妇女解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两性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结构中是历史最为久远、影响最为普遍的一种社会关系。历史上人类一直在探索规范两性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合理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总结两性关系历史发展过程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深刻阐明两性关系问题的重要性、两性的辩证统一性、两性的对立冲突及其根源、两性和解路径等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两性关系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实质包含妇女解放理论和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等内容,是对妇女解放和爱情、婚姻、家庭等两性关系问题的整体阐释,内在要求实现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和两性和谐共生的辩证统一。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掌握马克思恩格斯两性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对促进妇女全面自由发展、解决两性之间的对立冲突、构建男女平等基础上和谐共生的两性关系和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创造社知识群体在向国人宣扬新的爱情婚姻观念、鼓吹妇女解放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他们对男女性爱的大胆正视和热情肯定,表现出了对虚伪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极端蔑视。他们个性鲜明的爱情婚姻观念的形成,究其根底,与他们留学时期的日本近代社会息息相关。以民主主义思想为主导的、开放自由的日本大正时期都市人文环境对他们社会观、文艺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壮族传统婚姻道德是在婚恋中坚持恋爱浪漫自由和遵守社会规范的统一。但在现代进程中,壮族婚姻缔结的道德作用和地位日趋式微,财礼作用却越来越突出,这一定程度地导致婚姻缔结方式的异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简单介绍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丁自身的一些情况、写作手法及其在文坛上的地位,再加之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婚姻家事的描写,展现简·奥斯丁的婚姻观--爱情、伦理和道德兼顾;要明确婚姻的优劣标准;对待关系到终身幸福的婚姻,一定要严肃而谨慎,切不可当作儿戏,也不能为表面上的光鲜美丽所迷惑;恋爱、婚姻都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情歌自古及今都是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歌受宗教祭拜、生殖繁衍、婚姻风俗等的影响,已成为诉求婚姻、恋爱自由、表现情爱、抒发心灵情感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情歌文化产生的同源性,并谈及了龙门山地域情歌文化的表现内容与地域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被她那个时代的读者和评论家誉为"圣.西门主义的先锋"、"妇女解放的宗师"。她的成功不仅打破了当时女性写作的"次文学"现象,更为同时代以及后世自强不息的女性提供了精神力量。她早期的作品皆以妇女的恋爱和婚姻生活为题材,从自己不幸的婚恋生活中汲取灵感,凭借天生的民主意识和对自由爱情的热切向往,写出了旧式婚姻对女性的束缚与伤害。尤为可贵的是,在为女性呼吁的同时,她仍不忘强调两性平等的相互性,关注男性在婚恋中的权利。她的这种博爱胸怀最终发展为一种平等思想,一种对全人类的思考与关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武器,经历了艰苦而胜利的历程,使广大妇女获得了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翻身解放,谱写了一曲曲妇女解放历史的光辉篇章.现在,我国妇女解放运动正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去争取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最终达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历史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妇女解放的指南.  相似文献   

13.
性别文化是建构婚姻伦理的基础,因此以性别文化为视阈,审视社会转型期我国婚姻伦理的失范现象与成因,进而探讨重建我国婚姻伦理的合理导向与主要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转型期我国婚姻伦理失范主要表现在越轨问题增多、家庭暴力日益攀升、各类违法婚姻蔓延等方面。这些失范现象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性别文化的影响,如性解放思想的泛滥、女性依附心理的残存以及对"妇女解放"的误解、男权主义思想的残存影响等。因此,重建现代新型婚姻伦理应以先进性别文化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人生与伴侣》2014,(1):54-54
恋爱是亦舒,越有想象力就越浪漫;婚姻是技术,越有操作性就越平稳。——恋爱和婚姻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90后女大学生婚姻态度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揭示90后女大学生婚姻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婚姻态度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商洛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在校的大一、大二、大三的32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90后女大学生婚姻态度在父母感情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校、年级、恋爱经历、生源地、是否独生女和学科背景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90后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和是否独生女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校、恋爱经历、生源地、学科背景和父母感情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90后女大学生婚姻态度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4)婚姻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婚姻态度是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李达在把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妇女解放思想。他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妇女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因此,妇女解放运动必须同社会运动结合起来,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废除私有制、建立新国家;中国的妇女解放问题有其特殊性,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尤其要与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相结合,与国际无产者领导的解放运动联合起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这种自由全面发展当然也包括妇女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这也就是妇女解放的真正实现即妇女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7.
婚姻习惯法是拉祜族习惯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祜族婚姻习惯法体现在恋爱、订婚、结婚、离婚、再婚、财产继承及不正当两性关系等诸多方面.拉祜族婚姻习惯法的大部分与我国婚姻法相一致,但仍存在一定的冲突.只有主动地与婚姻法进行调适,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婚姻习惯法在拉祜族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运动时期,广大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英勇地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她们组织爱国团体,创办妇女刊物,从行动上、组织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她们争取男女平等教育,主张社交公开,婚姻自决,经济独立,从思想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六三”以后,无产阶级劳动妇女参加战斗,改变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方向,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向前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更从政治上、领导力量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使之成为整个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9.
劳动权的享有和行使关系到广大妇女的生存和发展,广泛地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的平等与竞争的特性给予现代女性自由进入职场的机会,为就业女性获得经济独立提供了可能性;市场经济发展中所强调的自由民主和个人自立的观念,也为女性解放奠定了伦理基础.但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在促进性别平等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不平等.对此,工作女性倍感困惑与不解:法律形式上的经济权利平等与两性实际利益的平等和真切的结果平等为何不同步?  相似文献   

20.
<克莱采奏鸣曲>是托尔斯泰19世纪80年代末期倾注大量心血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通过托尔斯泰及其夫人的自述性实证材料论述了托尔斯泰思想发生激变并皈依基督教后在文学创作上的新思想和信仰.<克莱采奏鸣曲>以婚姻家庭为题材,将现实与艺术,本人与波兹德内舍夫融为一体,不仅对社会的私欲和罪恶,贵族、资产阶级堕落淫荡的生活以及文明自由、科学教育、妇女解放等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以波兹德内舍夫的婚姻家庭悲剧和心路历程真实地揭示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夫妻关系,倾吐出自己的情感痛苦和婚姻不幸,反映了托尔斯泰的精神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