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绘画在色彩观念和表现上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艺术特点。表现物象时,色彩需根据具体物象而给以具体表现,要求从客观物象本身的固有色出发来设色,而不表现物象由于光线而产生的复杂的色彩变化。中国画的色彩由于其颜色本身的特性,在表现物象上要求达到薄中有厚、浅中有深的效果。中国画色彩浓淡变化是“一色之变化”,色与色之间关系是对比性的调和;色与墨之间要求“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达超妙自然之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创作的过程就是艺术感情表达的过程,它要求画家去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同时注重自身的文化修养,然后运用传统的艺术语言和传统的创作方法,将所要表现的事物以物化的形式展现于大众面前。总的来说,中国画创作就是由客观向主观转换,最后再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3.
周邦彦与姜夔词风的一个明显不同表现在二人对外物观照方式的差异上。即周邦彦擅长对物态人情进行具体的客观描写,而姜夔更偏向于对抒情意象进行主观精神的寄托。周、姜二人词风的重要区别在于:周词偏“黏”,极擅惟妙惟肖地摹写物象;而姜词偏于“隔”,从物象中升华出一种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的造型观是意象造型,是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主客观结合产物。“意象”是指绘画作品中客观物象和主观物象相互融合,交织而成的艺术精神。“似与不似之间”,对形与神的总体把握,是中国画意象造型观的核心。中国绘画的意象造型观念是中华民族绘画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代表着东方绘画的原始因素,在漫长的绘画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的艺术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由于中国画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与其他画种的区别;因而造型手段和表现方法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其造型主要手段是线条.以线条形式表现的绘画,代表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最坚实的基础,它构成了我国民族绘画风格最基本的艺术形式.没有线就没有中国画.无论描绘什么客观物象,都离不开对线条的运用.因此;历代中国画家都重视对线条的研究.明代邹德中《绘画指蒙》载有“古今十八极,所概括的线描的样式都…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载体,儒、道、禅三大哲学思想是其艺术构成的基石,形成了中国画独立于世界艺术直之林的绘画美学观念、创作手段与技法形式。中国画艺术的本质内涵在于它的艺术创造是建立在中国人文思想之上的,以写意性的独特认知方式和观察方法来形成意象,并以线性的结构来构筑意象,拓展并延伸其精神内涵,发掘更为广阔的审美天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水墨语言极为丰富 ,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外化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艺术语言反映在传统的水墨山水画中 ,则深化为“言”“象”“意”的高度统一。“言”为山水画的笔墨形式 ;“象”是通过笔墨所再现的物象 ;“意”则是山水画表现的意境。三者层层递进又融贯相通。对于三者关系的把握 ,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水墨山水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线条不仅是中国画中最简练的艺术元素,最基本的语言艺术,也是中国画的灵魂。线条作为画家表达物象、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法,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画线条表现的艺术研究。如①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线条的探索,使书法的生命力融于绘画中。②骨法之美:即以书入画,以线造形。③线条表现性。注重用线条的个性特征表现传递情感。④线条表现需要注意的问题:现代绘画者骨法的缺失;“以线造形”的西化;忽视线条抒情的作用;固守传统缺乏创新。  相似文献   

9.
线条作为东西方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古老的造型手段,在中国画中不仅承担着造型的功用,同时还有画面的艺术处理、物象的意态神情与画家的主观感受、线条本身的艺术效果等诸多方面的特殊功用。线条在中国画中得到最淋漓尽致的表现,用线造型也是中国画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画对线条的功用研究得十分深入精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画的“点”孙韬成中国与西洋的绘画都讲点、线、面的关系,都以点、线、面的原理安排画面上的构成形式。然而中国画用线与西洋画线条是不一样的。中国画讲究骨法用笔,它的特点是以骨力的线条去概括物象的形神关系,不拘于外光的变化,重在形体本身的结构,着意研究...  相似文献   

11.
意象,是指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复合体.它是诗人为了表现内心情感,通过精心选择、提炼客观物象,并注入渗进主观情感,经过这些加工后而形成的有特定情感意义的一种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叫’]简言之,即是寄意于象,以象尽意.意象不同于意境,它是诗歌抒写情意最基本的意义单位,是主观情志和客观物象个别性的融合;意境则是二者整体性的融合,一般由意象群组合而成,但从内涵或外延来说,又超越于意象之和.当然,意象的说法不少,本文取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伴随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画从思维方式到审美趋向,从形式结构到内容表现都在悄然地发生着一系列变化,经典与流行的碰撞。中西文化的融合,现代对传统的传承与活化等命题不可避免地存在于中国画的创作与研究之中,如何从艺术观念、表现风格、视觉形式以及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上去把握。寻找探索中国画的现代灵魂和现代结构,从而确立中国画在当代绘画艺术中的地位,就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抽象”,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性,指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属性、关系等.在绘画上,“抽象”是指从自然界抽取出美的、适意于自己心语的、非客观的东西的过程.抽象美即是指抽掉了写实艺术中物象摹拟或简化和变形了的物象摹拟.抽象美的艺术形式是同具象(具体或写实)美的形式相对而言的.抽象美要求表现的是一种内在激情的毫无阻碍和做作的外泄.“内在激情”又是受真实外在物的挑击与画家心弦的共振同韵而奔发的.而客体实在仅是抽象美内容的载体,它不是抽象美内容的本质.也即画面形象的符号内容是次要属实,主要的是借有限的画语符号传递、渲泄画家的真情实感和心语.这近似于中国文人画的重“神似”轻“形似”的主张.也正如现代  相似文献   

14.
黄保健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81-82,97
中国大古典哲学家老子提出,任何道都源于自然,大自然是创造万物的最高形式,也是缔造万物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从艺术审美意义上看,它集中体现为以人情观物态、使自然人化的思维方式,并把与自然精神的契合作为审美的理想追求。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传统艺术追求主客相融的审美境界,注重表现主客体的生命精神,轻视对物象外在表象的摹仿。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的杰出文艺理论家陆机、刘勰不仅深刻地论述了文艺创作的“神思”即创作的艺术思维 ,而且还客观而全面地阐析了艺术表现和作品的审美形式。陆机在《文赋》的序文中把“物———意———文”三者提炼成一组具有重要美学价值的命题 ,揭示了物象的充满生命力的变化对文思的影响 ,同时非常注重语言表现在传达作家文思中的审美功能。从物象到文思、再由文思到语言表现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刘勰在《神思》等篇章中。深刻阐述了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思维 (即“神思”)的运思过程与内在规律 ,而且揭示了“神思”与语言表现之间的密切关联。刘勰还在《原道》、《情采》等篇中对于“文”作为审美形式作了本体性的规定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统的审美方式,主要体现在心与物或曰创作主体的情思与审美客体的物象之间的关系上.对这种关系的不同处理,反映了作家的不同审美追求和文学艺术在审视、把握的方式上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以体物为基本内容,即以无限的客观世界作为涵摄的对象,以侈丽宏衍、铺陈扬厉为特征的汉大赋,在审视和把握客观物象的方式上,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追求.若溯其渊源,应当从《楚辞》的比兴说起.  相似文献   

17.
在绘画艺术的发展中,欧洲与中国在绘画语言和绘画形态上各具特色。欧洲的绘画语言经历了注重现实的写实派和注重光色的印象派的发展变化,而中国的绘画语言则强调笔墨技巧的虚实处理,以引起意趣感受和形象联想。在绘画形态上,欧洲的写实派和抽象派分别强调自然物象的客观性和客观物象的抽象性,而中国画的绘画形态则有着似与不似的双重特性,追求一种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艺术无论从注重对哲学理念的揭示以及注重对人文精神和情感的表现的内在品质上,或是从“气韵生动”的最高审美范畴及审美理想方面,还是从形式语言结构的层面上讲,都有许多与音乐艺术相类比的因素,体现出极强的音乐感,音乐性的美成为中国画明显和独有的特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以中国画的审美体验来论述形式语言在创作中的作用。将图式 (形式语言 )与创作体验、审美体验纳入艺术作品的形象分析中 ,以此说明中国画艺术的生命力源于生活 ,再现于艺术的创造中。创造性的思维 ,离不开生活的体验 ,它不是摹拟现实 ,更不是自然主义的照搬。中国画家经过“写实”、“传神”到“妙悟” ,透过心灵的体验将形式语言中的点、线、面、皴、擦、染、用墨与用笔的有序组合再现出典型的艺术形象当中 ,这也即就是外在观察与心源体会在画面中所表达出的和谐之美。它所唤起的读者心灵体验 ,构成了中国画特有的形式语言的类比与组合 ,作者、读者、作品三位一体的自由交流空间 ,映射出主观生命情调与客观自然景象交融互渗 ,艺术家造化与心源的合一。  相似文献   

20.
文人画历来为世人所重,因为它是中国画很重要的一支,它的产生,开始是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一种艺术活动,他们除了要求文人画者具有一定的绘画修养之外,更重品格、文学、书法、金石等修养。他们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通过这些物象表现,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所谓寄情于景,“意余于象外”,赋予景和物的艺术生命,这便是文人画追求的重内在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得意忘象”“不求形似”是文人画重表现的写意风格。其诗、书、画、印相得益彰,是文人画追求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又一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