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曾讲过这样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只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都再强调一个道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拥有成就感就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相似文献   

3.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职业学校电工学教学中,因为理论抽象、实践少,教学难度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孔子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使学生"乐之"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如果能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就会被学生乐意接受,教学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那么,在实施语文兴趣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其学习效果是不相同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自觉地学好。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着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作文,提高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稳定倾向。它不但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而且对于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古今中外的人都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而且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孔子也十分重视学习兴趣,认为这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8.
她,是美丽与快乐的使者,她的微笑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她,是先贤的忠实传承者,崇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她,提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让美术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快乐教学法"是她对教学之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孔夫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观点.在说明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为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知识.但由于说明文的内容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不浓,再加上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枯燥讲解,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毫无活力,教学效果不是预期的那么令人满意,所以教师只要根据说明文不同的特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巧设情景,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孝”是古老的道德观念。“学者,人生之至性,百行之本原”,为历代人们所承传、崇尚并袭进。匡亚明在《孔子评传》中曾说:孔子在孝的观念中注入和强调了亲子之爱这一新因素,却是有光辉的。”正是这光辉,照亮了千秋万代无数善良者的心。天地间,羊有跪乳之恩,乌有反哺之义,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胡乃不如禽与畜?”只有“父慈子孝”,才能做到“少有所长,老有所终。”家庭若没有孝悌规范,就不可能有男耕女织的正常  相似文献   

11.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孔子是主张乐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相似文献   

12.
《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巳矣。子曰:“吾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以上所引孔子的话,并未见于《论语》中。故司马贞的《索隐》说:  相似文献   

13.
(一) 在我国近代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一直阴魂不散,曾出现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潮,发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曾有着伟大的历史功绩,这已被历史所证实.但是,也无可否认,在新文化运动中,采取了新文化与传统文化完全对立的态度,在批判封建礼教的同时,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1929年.胡适为《基督教年鉴》写的《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一文中,反映和代表了这一思潮的观念.在文中首次使用了“全盘西化”这个提法,他认为:“我们必须承认我国情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他说:“我们  相似文献   

14.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对尚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更是如此. 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初中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关键.近年来,就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做了如下尝试. 一、悬念激趣法. 即在导入阶段设置悬念,增加"磁力",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将思维转移到课文中来.初中生学习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15.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记录于1908年,但是直到2008年才出版,因而是非常宝贵的新的研究资料.章太炎是汉语言文字学承前启后的大学者,这部《说文笔记》鲜明地体现了章氏学术的传承与创新.本文从“孔”、“好”互通的例子出发,讨论章氏于汉语言文字学的传承与创新.“好”与“孔”通假,《尔雅》以下皆发之,而章氏谓“孔”亦与“好”通,则发前人所未发.章氏此说,解决了以下问题:1.“孔”字嘉美义的来源.2.程度副词“好”、“很”等的来源.3.补足辞书编纂.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自京城一家杂志振臂一呼,多家报纸急起响应,传媒信息遍及各地。一时间,中学语文教学的僵死一说几成公众话题。有位语文杂志的编辑说,对“僵死”,圈外人反应强烈,圈内人表现冷淡。前一句话符合实际,学者、教授、作家以及一般家长的不满之声不绝于视听。学者、作家的意见每每留有情面,家长的指责常直言不讳,振聋发臃。在上海举办的一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一位家长甚至有“语文教学一年不如一年,如今不少大学生的语文水平还不如解放前的初中生”的断言。对后一句话只能说圈内人由于深受“应试”之害,饱尝“无奈”之苦,往往在激烈的…  相似文献   

18.
起意:受启发于梁晓声先生的大作,其中说社会上竟有人主张索性组建“行贿受贿统筹安排委员会”等等,想来由某一部门领衔组建根本不妥,理由(略)……还是由若干具有这方面一技之长的能人留职停薪组建,聘请精通行贿受贿之道者担任“名誉会长”、“顾问”等职为宜;再则,晓声先生想的那机构名称亦过长,更兼过露,不如扬我文化中“简称”之优势,称“贿统会”为宜,既能瞒天(瞒过纪监机关),又可过海(在社会汪洋大海中如鱼得水)。可行性:1、市场经济了,贿赂总得适应这新形势吧。2、权钱交易已成为某些人的唯一信条,给足好处事事顺当,不给好处不给办事,好处少了事情难  相似文献   

19.
文学与牢骚的关系,至为密切。不过,并非牢骚就是文学,文学就是牢骚。这里所说的牢骚是有前提的,所以题目加“权说”二字。韩愈曾说过:“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送孟东野序》)欧阳修也说:“盖世之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梅圣俞诗集序》)我们所说的牢骚,是指不平之鸣;而且这“不平”倾泻了内心感情的“郁积”。类似的看法,在国外  相似文献   

20.
释hua     
金文的“■”字,目前尚不能确识。 《说文》:“■,击踝也。”这解释乍一看颇为荒诞不经,因此为诸家所不取。我看《说文》的说法不可轻易抛弃。 第一、“■”与踝有关。 《麦尊》有这样一句话:“侯易者■臣二百家剂。”“易”是“锡”字,即 “赐”。“侯”指井侯。“侯赐”,就是井侯受赐于王的意思。“剂”:券书。 《周礼·天官·小宰》:“听买卖以质剂。”注:“质剂,谓两书一礼,同而别之,长日质,短曰剂,今之券书也。”“者”字,郭沫若认为是“赭”字,“■”是“踝跣之臣”①。“者”是“赭”,这一说法甚确;“■”释成“踝跣之臣”,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