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活在离异家庭中学生的数目在不断地增加,父母离异给子女造成了及其严重的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子女的独特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对此,教师应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创伤,关心这些学生,使他们能获得来自父母以外的爱的补偿;学校应赋予这些孩子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教师与学校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形成家庭与学校的合力,共同维护和促进离异家庭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钟琴秀 《生存》2020,(1):0007-0008
初中阶段,教师要想了解一个学生往往非常困难,因为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和教师之间存在“思想代沟”,教师难以窥视他们的内心世界,自然也难以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据此,本文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探究如何想象作文中窥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希望能为各位初中教师提供一条拉近师生距离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是当前数学课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过程.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要具有知识性、启迪性、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心理.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_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心理教育的实施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这就要求各学科老师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工作,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潜在的心理教育因素,适时、科学地渗透在教学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  相似文献   

5.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分别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农村初中学生基础差,知识层面低,针对这些特点,笔者做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初中数学“动”态教学的研究,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侠 《生存》2020,(14):0116-0117
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三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会得到较大的发展,但往往在一开始还是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心理,因而需要所有教师都能够有意识地进行正确的引导。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自然也要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负责,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阳光、积极向上的心理观念,帮助学生成为一名健全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一、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有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广博的知识,良好的形象,优雅的举止,因为这些是学生喜欢一位老师的基本条件,一旦学生喜欢你,他们会“爱屋及乌”喜欢你的课。其次,教师要有现代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认识到自己不是课堂里的“权威”,在教学中对学生不是命令而是指导,而不应该单单用表示命令的语气,以表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师生平等,从而使教与学的关系达到平等。再次,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爱尖子生,不歧视后进生。教师要尊重学生,多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要毫不吝啬的用 very good,excellent,wonderful,You are clever.等用语予以及时的肯定,让他们多一些成就感;不轻易对学生说“no”,以减少他们的挫败感;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要多一些正面引导,少一些反面的挖苦讽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尊重、相信教师,把教师看成自己的朋友。  相似文献   

8.
谢静霞 《生存》2020,(3):0080-0080
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获取信息,使精神灵魂获得滋养的过程,所以,要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收获,进一步巩固他们的阅读行为。另外,教师也要从阅读技巧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让他们带着一定的技巧进行阅读,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效率更高。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抓好一些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9.
孔庆来 《社科纵横》2008,23(3):153-155
青少年学生心理抑郁一直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发,论述了青少年学生心理抑郁的主要表现,分析了他们产生心理抑郁的原因,以期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仅是要把书教好,还要能胜任班主任工作. 一提到班主任,许多老师都敬而远之,大叹当班主任之辛苦,一脸的无奈.诚然,班主任工作是繁重的,要带好一个班集体,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和心血;但同时班主任工作也是光荣的,眼看着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下一天天的茁壮成长,也会感到其乐无穷.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他们对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每位班主任要做一名学生信得过的引路人,走进他们的心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才能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进入高中后学业负担加重,学习科目增多,英语课难度加大,对学生要求高,但英语课课时不多,一般一周五至六节英语课,教师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讲英语的时间极少,从而导致学生不重视英语口语.此外,很多学生存在着害怕说英语的心理,主要原因是他们羞于开口,害怕出错怕丢面子,造成了一种心理障碍,不敢大胆说英语.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提起作文,经常听到学生对作文畏难烦恼的感叹之声:"作文真难!"学生对作文的厌倦心理,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认真培养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体育学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学校的学生,他们在完成正常文化学习的同时还要承担一项更艰巨的任务——业余体育训练,不管从体力上还是心理上都要付出普通学生的两倍甚至更多.由于体校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导致部分学生对训练热情极大,对文化学习却是兴趣淡漠  相似文献   

14.
体育学科中的创新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根本.因此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并创造条件(即教师提供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根据自身的生理、心理差异择优而练),使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成功的满足,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与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构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秀霞 《学术交流》2001,(5):148-150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可以与心理素质教育同步、合作和互补.利用音乐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理产生同构,从而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进取心理和柔韧心理,使他们的个性心理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任志霞 《生存》2020,(4):0216-0216
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要对学生付出真情,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用赏识教育让“后进生”扬起理想的风帆。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是提高思想品德学习效果的必要前提.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自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要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自身的合作、探究等获取知识,把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机融合,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平等的情感环境中学习,从而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效果,实现学生、教师的个体发展,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复生机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无论从生理、心理来说,都比初中生成熟.因此,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值得我好好思索.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主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以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学阶段,学生生理、心理日渐成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对一些音乐理论性问题也开始关注,随着网络技术和音响媒体的普及,学生接触的音乐而越来越广,看到的艺术形式越来越新颖,因而学校音乐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具体在教学领域要打破原有的传统型单一化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勇于创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适时牵引,使学生能够自始至终的融入到音乐意境中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强化学生的心理辅导作了探讨.提出了首先要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学>-7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加强心理辅导,其次班主任要视学生在学>-7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及时进行心理的辅导.通过鲜活的事例印证了上述心理辅导的功效和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