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写作是一种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这种脑力劳动的产物就是以文字符号形态出现的文章或作品。之所以文章和作品通过脑力劳动得以形成,是因为它有写作材料之源。假如没有这个源泉,就不会有人类的写作这种特殊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当然其文也无从产生。这就是认识写作材料的唯物史观。这是写作界的共识。 那么,我们对写作材料的认识是否到此就完结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长期以来,人们在写作材料的认识问题上还有一种思维定势,严重地防碍着对写作材料的深入思  相似文献   

2.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写作离不开材料,没有一定量的材料,就孕育不出主题,更谈不上组织成文章.因此,写作应重视材料的积累和选择.  相似文献   

3.
吉狄马加的诗歌写作既触及现代社会创痛性的经验,又携带着诗人-毕摩的治愈性的声音能量;这首长诗的写作具有民族志诗学与生态伦理的双重含义,其民族志诗学链接了古老的民族神话与史诗传统,同时又深深植根于当代"革命性"的生态精神及生态伦理之中。  相似文献   

4.
斜体字出现在英语文章、著作中 ,往往有其特殊的作用及含义。本文详细研讨了斜体字在英语文章、著作及英语写作中的功用 ,以及如何恰当地使用斜体字传情达意  相似文献   

5.
追求生命的幸福……不是个人的幸福,而是所有人的幸福。宫泽贤治在他的童话里象个孩子一样追逐着这样的写作主题,就象父母买给孩子牵在手里的轻气球。使多灾多难艰难苦痛的生命得到安抚,幸福的本义或许正在于此。写作从这种含义上说就具备世界意义了。  相似文献   

6.
牛宏 《兰州学刊》2009,(10):10-11,18
“宗义文献”(grub mthav)指在藏传佛教文献中一类系统介绍教派各宗思想的著作。文章首先阐述了此类文献的含义及其渊源;其次对此类文献在写作内容上的风格作了介绍,并对此类文献中所涉及的佛教宗派的分类模式进行分析;最后简要评价了此类文献的写作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材料、主题、结构、语言等写作裁体的四个要素 ,论述提高写作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种族"一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最初具有多种含义。从宋代开始,"种族"多与某一少数民族名称连用,文献中写作"某某种族",含义、用法与现代民族概念相近,这也是1900年以前汉语"种族"的最主要含义。清末,在构建民族国家过程中,国人创造性的将西方race(种族)概念糅合到汉语"种族"之中,汉语"种族"的民族(ethnic)含义得到进一步增强,但也不稳定。由于种族(race)的学科来源、概念的歧义性,加上民族概念的影响,进入民国之后时人赋予了"种族"许多新的含义,总的趋势是种族的民族(ethnic)含义逐渐丧失,它的种族(race)含义逐渐增强。期间为了消除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危害,1930年代顾颉刚先生曾有意重新建构"种族"的"民族(ethnic)"含义。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安定、文化发展,随着民族概念的讨论,汉语"种族"含义最终在1960年代确立。  相似文献   

9.
一提起修改,往往会被认为指的是修改文章的错误,改掉文章的毛病。其实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从广义方面理解,修改包括肯定和保留原稿正确的部分,否定和改动原稿不正确或不完善的部分,有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含义。修改是写作的“第五道工序”,是写作过程最后的完成阶段,文章通过修改就要脱稿了,哪些要保留,哪些要  相似文献   

10.
写作这篇文章,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读了胡寄窗教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存在两种含义》一文(载于《经济研究》1990年第3期,下面简称胡文),觉得胡文对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的否定过于轻率,尤其否定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几点看法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为了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价值决定理论,有必要对这些看法加以分析。其二,关于哪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问题之所以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是由于其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特别是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的关系问题始终没有弄清楚,导致理论界的意见不能统一;因而也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就教于胡教授及对此有研究的其它同志。  相似文献   

11.
英语行文重视“雅异”(elegant variation)表达,有许多“雅异”的手段。通过访谈和分析语料,发现 EFL 学习者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雅异”意识淡薄,同一语义的表达常常千篇一律,在很大程度上导致 EFL 行文缺乏英语味,并制约他们表达水平的提高。该问题甚至在我国英语工作者的作品中也时有发现。文章提出并验证了提高“雅异”意识、夯实词汇基础、加强多元思维训练、有声思维训练和针对性写作练习,可促使 EFL 学习者在观念上重视“雅异”,操作上有章可循,自觉将“雅异”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生成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语篇。  相似文献   

12.
女性写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坛构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总体来看,80年代的女性写作统合于男性话语之中,其主体意识尚未从根本意义上得到释放与舒张.90年代的女性有着更为自觉、自由的女性意识表达."私人写作"成为一道鲜活景观.注意实践品格,向更高的精神文化层面提升,是新世纪女性写作所须拥有的一个理性前提.  相似文献   

13.
王敏 《阴山学刊》2021,(2):35-39,68
新时期以来蒙古族儿童小说创作成绩斐然。其成长书写显示出鲜明的主体间性色彩,即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蒙古族与汉族文化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探寻儿童的成长,构建民族性意涵。这种独特的写作特质可以为中国儿童小说的成长书写提供不一样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哲学中“气”的内涵既具有物质性 ,又具有精神性。曹丕引入哲学中“气”的精神性内涵论说诗文 ,其“文以气为主”的主张与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主张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曹丕文气的基本内涵是 :文章的创作要以表现作者富有个性的思想情感为主 ,体现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当下小说的网络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保昌 《晋阳学刊》2005,(6):101-104
不管是网络原创作品,还是超文本写作,真正具有网络意义上的"自足性"或云"个性"的网络文学作品贩并不多见.在写作以网络为题材的小说时,作者们的表现方式与角度也迥异其趣.如果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的网络只是男女主人公交往的媒介的话,大陆早期的网络题材小说写作却具备别样一种意味.网络爱情小说的缺失十分明显,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比较单一;网络爱情往往要走向现实爱情,纯粹的网络爱情较难发展;网络爱情缩略了时间性维度,而时间的考验、刻骨的相思等等加深爱情感受的东西被缩略后必然会降低爱情的浓度,这也是当下网络爱情小说容易流于肉欲化写作的根本性原因.  相似文献   

16.
科学写作人才观的树立,对于高素质写作人才的培养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高校的写作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充分重视写作活动对写作主体自身的促进作用,重视生活的磨砺和阅读的滋养,并为写作人才的成长创造宽松的文化环境和自由的思维天空。  相似文献   

17.
"第三代诗"分为"口语写作"与"后朦胧诗"两种诗潮,通过对"第三代诗"的命名及"口语写作"的话语特征的考察,"口语写作"表现为对"朦胧诗"抒情语言的解构、用"语感"写作替代"语义"写作。"口语写作"与80年代消费文化思潮相关,它构成20世纪80年代重要的文化消费景观之一。  相似文献   

18.
英语写作学习中,学习者写出的短文经常是词不达意,错误百出,缺乏生动与准确。究其原因,学习者词汇量有限,词义知之甚少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障碍。但如果英语学习者能借助词义关系来扩大词汇量、正确掌握词义,他们驾驭词汇的能力必将提高,制约英语写作能力的词汇问题会迎刃而解,并使英语写作的表达更为生动与准确。  相似文献   

19.
章辉 《北方论丛》2006,(2):32-37
《东方学》的写作动机起源于萨义德的个人经历和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其学术方法来自后结构主义的知识社会学,其理论要义则是指出作为一门学科的东方学的意识形态性质。虽然具有深刻的逻辑矛盾,但《东方学》对于当前中国学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学史是文学时空的再现,其变动主要源于文学观念的改变;1980年代中后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出台本意是对过去政治意识形态干预文学史书写的反拨,它带来了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历史转型与巨大飞跃,这在文学史书写中具重要历史意义;站在21世纪的今天,从时间的视角进一步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会发觉它照样建筑于意识形态之上,这是一个带矛盾、悖论的文学观念,它所深具的文学史书写的历史积极意义与消极性相伴相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