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维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40-42
本文着重论述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同处希腊半岛 ,相距仅百里之遥 ,往来甚为密切的城邦为什么会形成差距如此悬殊的两种政体———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和奴隶制贵族共和国 相似文献
2.
刘学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古典时代(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曾呈现出世界史上罕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当时的希腊人在众多的城邦中创立了民主的政治制度,既没有以神明自居的帝王,也没有臃肿腐朽的官僚阶层。大批公民积极地参加政治活动,创立了法治、公民权、票选、公民法庭等一整套具有宪政实质的政治制度。在社会意识方面,开创了以崇尚自由、人格平等、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形成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传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2)
我国古代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或民族一样,曾经历了国有制和私有制两个阶段。关于我国古代土地国有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形成问题,“四人帮”的御用工具梁效、罗思鼎之流发表过许多谬论。他们从反革命的影射史学出发,极力夸大所谓“法家”帝王将相的历史作用。他们说:“商鞅颁布‘开阡陌封疆’的法令,废除了井田制,承认地主、自由民土地私有制,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一次根本性的大变革,它摧毁了奴隶制度的经济基础,奠定了地主经济在秦国的支配地位。”这就是说,我国古代土地国有制瓦解和土地私有制形成的决定因素,不是别的,是商鞅的一纸“法令”。这是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表现。林 相似文献
4.
刘爱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7,(2)
城邦一词出自古希腊文πολιs,英译poliv,古典作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人,在其著作中均对此有过论述。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是由若干村坊”组成,是社会“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即政治社团(城市社团)。”总之,“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 相似文献
5.
本文勾勒出雅典城邦土地所有制形成的大致进程 ,对城邦土地所有制的两种存在形式——公有地和私有地的占有和使用状况作了探讨 ,认为雅典城邦土地所有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中小土地所有制 ,它构成雅典城邦的经济基础 ,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和繁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古代希腊的城邦与宗教——以雅典为个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6)
希腊宗教常常被看成是一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崇拜体系。本文提出,希腊人的宗教崇拜实际上为城邦提供了基础。宗教崇拜在城邦政治共同体意识的型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城邦内部不同社会组织层面的宗教崇拜共同织造了城邦的社会与政治结构。反过来,宗教崇拜也是以城邦为基础的。城邦对所有宗教崇拜进行细致的管理,并且通过宗教崇拜表达其意识形态。因此,希腊宗教实质上是城邦宗教,宗教和政治是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7.
董伟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4
如果说政治思想的诞生包含两个要素,即作为其对象的国家(政治共同体)和作为其思维工具的理性,那么,可以说真正的政治思想是诞生于希腊城邦时期的。一方面,希腊城邦政体(国家)及其生活模式为政治思想的诞生提供了对象;另一方面,希腊理性在城邦时期的发展为政治思想的诞生提供了思维工具。因此,真正的政治思想既不同于以非政治共同体(非国家)为对象的思想,又不同于对政治共同体(国家)进行的宗教化或神话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希腊军制变革与城邦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军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城邦的兴衰密切相关的。以重装步兵为主体的公民兵制度随着奴隶制城邦的产生而初步形成。这种军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城邦的土地所有制。古典时代中期以后,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私有制经济的扩大,城邦的经济基础日渐削弱以至瓦解,统治阶级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调整和改进军事制度。雇佣兵制度的出现并逐步取代公民兵制度,乃是希腊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程晋普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386-388,391
对希腊城邦制度的探讨一直是我国古希腊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尤其是关于城邦的概念和结构问题、城邦的主要经济形态问题的争论以及希腊的城邦危机等问题在很长一个时期是城邦制度研究的中心命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在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争论之后,逐步取得了比较统一的认识。本文力图从总体上对近20年来学者们希腊城邦制度的研究作简单的梳理和评述,以期进一步明晰对城邦的概念、结构、实质以及其发展和衰亡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蒋重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2)
周代的封国是否城邦?学术界有截然相反的两种看法。由于分封与宗法是合一的,在封国制下,“天下”的关系就既是诸侯与天子的封建关系,又是小宗对大宗的宗法关系,封国制具有双重性,其内部隐藏着统一和分立的矛盾。把封国称作城邦,等同于希腊古典城邦,和把周的政治体系称作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把封国说成与希腊城邦决然相反,毫无共通之处,都是片面的。只有把握住了统一和分立的内在矛盾,才可以理解周代的封国制,也有助于理解古典城邦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城邦与血缘氏族制──略论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社会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公元前1000~500年期间,中国古代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首先是国家形成方式不同,基本的社会组织不同。希腊文明基本社会组织是城邦制;中国古代基本社会组织是宗法制下的血缘氏族制。第二是文化内涵不同。希腊公民是作为自主的个体的人参与城邦各种活动,人是第一位的,法律在人之下,是人活动的产物;中国血缘制下的氏族成员是以一定的宗法上的身份出现,持有特定的称谓和名分,在人之上有血亲关系和“礼”,人的行为是由“礼”规范的。第三是生存状态不同。希腊城邦公民的经济生活是以海外贸易和殖民为主,而中国宗法制下的血缘氏族的经济活动则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两个古代文明本质的差异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义”思潮的盛行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马时代之后所形成的希腊各邦,初时盛行的是“贵族政制”,在这种政制下,掌握政权的只是范围极其狭窄的世袭贵族阶层,他们本身并不能构成为公民集体,因而尚不能被称为城邦。但到了公元前七世纪,由于贵族与平民矛盾的加剧,古希腊社会出现了一股强劲的“正义”思潮,并进而引发了广泛的立法活动,正是这些活动使得希腊各邦社会下层的基本权利得到了保障,各邦才形成了公民集体,公民政治才最终得以确立,希腊各邦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邦。 相似文献
13.
希腊历史上出现过多种多样的城邦同盟。称霸与反霸构成古典时代城邦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主要内容。决定这种现象的是希腊奴隶制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在称霸与反霸的矛盾运动中 ,称霸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称霸者中有成功者 ,也有失败者 ,反霸者中同样如此。反霸者有同盟不一定成功 ,无同盟者不一定失败。如果不能正确评价反霸者的历史作用 ,恐怕也就很难正确评价称霸者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4.
赵世超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3-18
历史比较魅力无穷。先秦中国与古代希腊都出现了“轴心期文明”,产生了影响久远的原创文化,具有强烈的可比性。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差异,承认差异,才能既各美其美又美人之美,最终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相似文献
15.
童旭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24-133
中国古代兴建公共工程使用民地,经历了换地、换地并减免税、保障坟墓房屋等附着物以及逐渐限制使用民田的发展过程。晚清,由于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助推,出现“购地章程”,购地程序更为规范化。这种“官府购地”并非平等主体间的交易,只是皇权专制下的恤民。清末至民国,西方的土地征收制度传入,土地征收在立法形式上更趋同于西方。然而,“平均地权”思想融入后的土地政策,让土地征收制度失去了原有尊重土地所有权的本质,成为服务于国民政府土地改革的工具。从“官府购地”到“土地征收”,取得人民土地的形式更为完善,但实质未有变化。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地租问题,五六十年代在我国曾经广泛讨论过。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了分离,在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对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因而,地租理论问题再次引起理论界的关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近代地租史上最有价值的科学成果,它虽然是以研究资本主义土地关系为对象,但其基本原理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土地有偿使用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锋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4):5-13
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数次变化,其中一个总的趋势是从国有到私有。土地的私有化并不意味着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消失,而是以另外不同的方式存在。秦汉以至明清,国有土地大致有公田、屯田、学田、皇庄、官庄等名目。土地的私有化只是导致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半自耕农土地所有制的出现。秦汉以后的土地制度,大致有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半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不同的土地制度,“田赋”征收亦不相同,“田赋”征收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在田赋征收的过程中,涉及诸如田赋的征纳物品、田赋征收中的考成、田赋征收中的私饱以及田赋的预征和蠲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万静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1):38-40
中国古代帝王后妃制度渊源于我国远古传说的五帝时代,它是以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为基础的,而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至周代才定型下来.本文拟对中国古代帝王后妃制度的渊源、基础及确立进行梳理,以使读者对这个与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相始终的国家帝王婚姻制度有一个更深入地了解. 相似文献
19.
希腊城邦的主要经济形式也是小农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启良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许多同志对商业在古代西方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认识不清。尤其在当前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中,很多同志认为中国为“农文化”,西方为“商文化”,西方人的政权结构、思想体系、伦理观念等等之所以不同于中国,根本原因是西方自古以来商业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殊不知,西方无论是古代希腊罗马时代,还是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始终是以农为本,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从未占据过主导地位。本文不讳粗陋,仅就古代希腊社会经济结构分析,看看商业在当时城邦经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法治理念:希腊城邦政治文化的精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瑞英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5):42-47
法治理念产生于古希腊城邦的“生活模式”以及文化精神和公民政治共同体,其表现为自由、平等、正义等理性精神,是城邦公民政治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作为人类政治文化的智慧,是古希腊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