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视对“广义政治”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义政治”是我们对“政治”这一概念进行重新探索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它与“狭义政治”相对称,意指所有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共同特征和最一般本质。其基本含义是:社会的政治主体及其历史惯例或法律规范的社会利益全局关系所支配的公共权力活动和过程。根据广义政治论,政治与人类社会同生共存;政治生活如同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一样,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始终;阶级政治是人类社会特定的政治生活形式。广义政治理论为理解整个人类社会政治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上古人类生活从“实用”到“审美”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卢颂江历史唯物主义一个基本观点:“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①“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劳动人本理论揭示了政治生活起源于人的劳动生存利益的内在需要。政治与人类社会同生共存,是社会的政治主体利益的全局关系所支配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社会政治(广义政治论)同阶级政治(狭义政治论)有联系叉有区别,把二者有机结合构成了马克思的完整的劳动人本政治学说,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崭新成果。社会主义是从阶级政治走向社会政治的过渡,其发展之艰辛、道路之曲折,都是空前的。劳动人本政治理论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发展而发展;即使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类的暂时中断,但人类走向社会政治的历史大方向是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条件下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常春元文化,本文所指的是广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历史现象,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起源于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是不断发展和变化,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是人类用以与自然和社会斗争...  相似文献   

5.
对马克思人类解放历史进程学说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只有全面理解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精神实质,才能充分认识在当今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人类解放包含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经济的社会解放、人自身的解放三大有机历史发展过程;取得了阶级的政治解放基本胜利的国家,必须把“经济的社会解放”的历史任务放在首位并长期坚持下去;邓小平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开辟了我国经济的社会解放的现实性道路。它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性的理论和纲领。  相似文献   

6.
伯里克利(公元前490-429年)是古代希腊雅典著名的政治家,历来为中外历史学家所推崇,所赞赏;称他把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推向了顶峰,在他当政时期是雅典奴隶制经济和文化极为繁荣的时代。①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也说:“希腊内部的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②本文拟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时代”的概念既是一个时间段.亦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术语。它指在某一时段内所发生或存在的历史事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类别,或杰出人物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和影响。如人类社会的上古时期…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是理解和阐释其实践概念的全新视域。马克思生活世界视域中的实践概念是指人类一切活动的总体和人类生活的一切过程,即广义的生活实践。物质生产活动是构成现实的人及其生活本质的具有优先性的实践活动样态,即人类的“第一活动”。政治伦理活动、理论活动与物质生产活动之间具有同构性。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先进文化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努力实践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肃而紧迫的任务。 一、先进文化的内涵 现代的“文化”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  相似文献   

9.
“百家争鸣”是我国进入文明社会后出现的第一次空前活跃的学术思想争鸣。它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历史积累和演进过程,历经五百年之久,与奴隶制社会解体、封建制社会确立的过程相一致,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经济、社会结构解组是“百家争鸣”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上层建筑结构解组为“百家争鸣”提供了政治思想条件;文化扩散和教育下移是“百家争鸣”形成的文化知识基础;“士”阶层的崛起是“百家争鸣”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道德作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惩恶扬善的软标尺,在人类历史上与人朝夕相伴、如影随形。尽管中国志代礼仪典籍浩如烟海,道德律令比比皆是,但却没有一部真正注明什么是道德责任;“文革”十年,我们又使人性政治化了,“政治是统帅,是灵魂”,乃至是生活的全部。在那样的环境下,每个人都力图寻找他人的所谓“政治错误”,以显示自己的“革命立场坚定”;同时又担心他人抓住自己的某些“把柄”去“表忠心”、去“献茶”。于是人心慌慌,造成了上下之间、同志之间、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人人自危、个个诚恐、貌合神离、互相防范,从…  相似文献   

11.
《广义政治论》一书提出了“社会政治”、“主体社会主义”和“人民宪政”三个概念。对它们的理解,“社会政治”应体现为非阶级斗争的政治、大众的政治和非意识形态的政治;双重转型背景下的主体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为政府培育市场、政府实现市场所无法实现的社会公平、国家保持适量的国有经济并使其保持效率;中国缺乏西方式的宪政传统,但中国以“三个代表”为特征的执政理念比西方的宪政更为积极,更有利于实现人民的利益,人民宪政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政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一、文化史的研究对象 文化史是史学的一个分支。 史学的对象是历史。而广义的历史泛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历史科学称作“一门唯一的科学”。狭义的历史,则特指自然界中有机生命的最高发展阶段——人类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史,史学便是记述并探究人类社会进程的学科,它的基本使命是按照时代顺序,通过占有并处理反映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经过程。“个人本位”是对“社会本位”的超越,但“个体本位”并不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最佳状态和目标,必然会被新的形态所替代。克服“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种片面倾向,既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们对主观认识不断改变与提高的要求和结果。  相似文献   

14.
郭于华在《社会学家茶座》2005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英特纳雄那儿》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却蕴含着经济学、社会学的诸多问题。国企改革、社会转型过程,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转制带来的大批工人失业下岗及其家庭生活的困境,社会保障与制度对个人生命历程的重新建构,新失业群体的产生,社会变迁与人们的心态史,价值体系与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等等。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社会学的想像力”在这部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洞悉人与社会、传记与历史、自我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并不断地穿梭于其中;揭示个人生活模式和宏观历史进程之间的微妙结合关系,用这样一种“心智品质”去洞察和破解社会生活的隐秘;承担起解释、说明人类处境,启示人的觉醒的责任——这些正是社会科学的政治使命与社会使命,也构成从事学术事业的内在冲动。  相似文献   

15.
法治理念产生于古希腊城邦的“生活模式”以及文化精神和公民政治共同体,其表现为自由、平等、正义等理性精神,是城邦公民政治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作为人类政治文化的智慧,是古希腊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每种社会制度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 ,是指上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经常所说的“中国文化”、“北京文化” ,就是指广义上的文化。文化从狭义上讲 ,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如“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对我国丰富、复杂的文化如何划分 ,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一般来讲 ,把一定社会的文…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200余种,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从总体上看大致有广义说与狭义说两者之分。广义说强调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说则主张文化只是与意识生产直接相关的人的意识生活和意识成果。但是不论广义说还是狭义说,一般都认为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密不可分,互相影响的。社会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文化发展体现和标志着社会的进步,这两者是一致的。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劳动人本理论揭示了政治生活起源于人的劳动生存利益的内在需要。政治与人类社会同生共存,是社会的政治主体利益的全局关系所支配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社会政治(广义政治论)同阶级政治(狭义政治论)有联系又有区别,把二者有机结合构成了马克思的完整的劳动人本政治学说,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崭新成果。社会主义是从阶级政治走向社会政治的过渡,其发展之艰辛、道路之曲折,都是空前的。劳动人本政治理论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发展而发展;即使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类的暂时中断,但人类走向社会政治的历史大方向是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新论万斌政治,作为维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机制,不仅因其发端于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社会生活,而具有深厚的物质根基和永恒的意义,而且必然在人类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多维关系的历史过程中,形成自身的本质规定和基本属性。虽然,这些本质规定和基...  相似文献   

20.
“发展”是一个涉及到当代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各层面的重要范畴。“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邓小平认为,和平和发展,乃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整个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范畴。经济学研究发展,探索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形式和速度;社会学研究发展,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理论”,揭示社会发展的条件和带来的后果;自然科学、综合科学也研究发展,目的不仅在于推动这些学科自身的发展,还在于进一步揭示发展一般本质。例如摘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