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田 《北京纪事》2014,(8):98-99
砖塔胡同,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它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全长800余米,宽4米,因胡同东口南侧的万松老人塔而得名。它名气之大,并不是因为万松老人塔,而是因为它的“唯一”。胡同,源于蒙古语“gudum”,而胡同之称,始于元大都(北京)。据元人熊梦祥的《析津志》载,大都北京的城池街制:“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通,通胡同,这也就是说当时的北京城内只有二十九条胡同,而在这二十九条胡同之中,只有一条胡同有文字记载,即砖塔胡同。罗哲文先生也曾说:“胡同一词,虽产生于大都,但其时只有二十九条胡同,而保存延续至今者仅砖塔胡同一条。可以说它是北京胡同之根。”在元人李好古的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生的书童问龙女的丫鬟梅香住址时,梅香说:“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剧中的“羊市角头”,即羊角市,今天的西四;“砖塔儿胡同”即今天砖塔北侧的胡同。从元朝到今天,700多年的时间里,砖塔胡同不但没有因为时代的更迭而消逝,反而连名称都保存完好,这不得不说是北京胡同史上的一个奇迹。在不少留存下来的元杂剧中也常能看到“胡同”一词,如元朝的大戏曲家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杀出一条血胡同来”,这里便用“血胡同”来形容战争的惨烈。同时期的戏曲家王实甫也在《歌舞丽春堂》中写道“更打着军兵簇拥,可兀的似锦胡同”,虽然在这些戏剧中也都出现了“胡同”一词,但它们更多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来使用,并没给后人留下什么有用的线索。不过从另一方面却证明了“胡同”这种称呼,已经成了当时大都人的一种熟悉叫法。  相似文献   

2.
惠天 《今日南国》2013,(4):64-64
千百年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乌苏山口南麓山前台地草原上,一座座巨大的石堆耸立着,没人能说清它们是做什么的,更没人能说清它们何时被何人建在这里。这里方圆7公里范围内,数十座形制相近、规模不等的石栏墓葬点缀在茵茵绿草间,这就是约4000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先人留下的“石头迷宫”。  相似文献   

3.
画说老北京     
绘画盛锡珊西四牌楼这幅画是西四牌楼。什麽是牌楼呢?就是一种木质的或石质的装饰性建筑,可以分为两柱一间、四柱三闲和六往五间几种规格。其中有街道牌楼、山门牌楼、贞节牌楼。西四牌楼是一座东西南北四面的街道牌楼,每一面都是四住三间,木质的柱子,柱子下边是石质的底座。四面加起来一共有十六柱十二间。看上去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在明代时,北京城里有几百座牌楼,始建於永乐年间。其中包括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单牌楼、西单牌楼、东长安街牌楼、西长安街牌搂、前门大街牌楼、三座门牌楼、北海牌楼。西四牌楼是一座比较大、也比…  相似文献   

4.
每个去英国伦敦的游客,都不会锚过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古老城堡——伦敦塔,这座建造于公元11世纪的古堡凝聚着英国的历史。更让游客们兴致浓厚的是,这座古堡从建造之初就有数不清的人在城堡内丧命。长久以来,一直有传闻说这里是幽灵出没的地方。为了揭开幽灵之谜,剑桥大学历史与考古学家拜伦教授,  相似文献   

5.
沿着两侧白杨成行的公路走向开原老城,远远的就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的古塔,耸立在兰天白云之下。它巍峨、雄伟、古朴、浑厚,宛如这个古老山城的象征。当你肃立塔下,阵阵微风吹过,犹如这个千岁老人在向你轻轻倾诉这个山城的古往今来。这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开原崇寿寺塔。崇寿寺塔座落在开原老城的西南一隅,塔的北面原有寺庙一座,名崇寿  相似文献   

6.
武晨 《百姓生活》2010,(9):58-58
普救寺位于山西永济县境内的峨眉塬头,是我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莺莺塔坐落在普救寺的西轴线上,它是密檐式结构,内部则为空筒式。这座千年古塔,百年来频频发出奇异声响,为这里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7.
张田 《北京纪事》2015,(11):109-112
灯市口大街曾是条热闹繁华的大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它与西单并称为北京最时尚的购物街,是青年人的购物天堂。那时灯市口大街两侧林立着不少的星级酒店和最In最时髦的商铺,如欢腾、班尼路、真维丝、佐单奴等品牌店,还有京城内为数不多的西装制定店,和刚刚才起步的婚纱摄影店,音像店里高声播放的流行音乐,闪闪发亮的婚纱与美味的小吃,吸引着每一位过往的行人。笔者曾居住附近多年,经常来往于此,除了对这里热闹景象有着清晰印象外,还对一件“老物件儿”有着深刻的记忆。这个“老物件儿”是一只石犬,它位于灯市口大街东侧的一家店铺前。说是石犬,其实早已经风化得看不出眉眼儿了,只剩下个伏地的轮廓还依稀可辨。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和同学路过此地,正好看见这块立于人家店前的石块,就在我们争说它是“狗”还是“狮子”的时候,一位路过此地的老住户告诉我们,这是“狗”,是“哮天犬”。“哮天犬”,不就是二郎神身边那只神兽吗?对于我们这些看着《西游记》长大的孩子们,它并不陌生。在电视剧《西游记》大闹天宫一集中,正是这只神犬,把众神都奈何不了的美猴王追得狼狈不堪,最终被擒。它怎么上这儿来了?正当我们心生疑惑之时,老人又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有座二郎庙,石犬是庙的原物,后来庙拆了,石犬却留了下来。由此,我知道了这里曾有座二郎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家也搬走了,再也无缘见到这只石犬。但在不久前的一次文献查阅中,指间上的无意翻动,却翻出了一段与二郎庙相关的文字,这座原本已消失在我记忆中的庙宇就这样又回到脑海之中。为了不辜负这次的“机缘巧合”,我利用工作之便,查找了一下相关资料,对这座二郎庙及二郎神的历史进行了一次梳理,也算是为大家茶余饭后增添一些谈资吧。  相似文献   

8.
李栋  潘夏 《社区》2005,(22):51-54
老北京在称旧日繁华的商贸时,曾流传“东四、西四、鼓楼前”这样一句俗说。可见那时的西四大街是如何商贾如云、街井喧闹了。今天的西四北大街,沿袭了旧时的繁华,是现代的北京城中一条仍然极具文化传统的街巷。西四北大街位于西城区中部,是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属新街口街道办事处辖界;东起西四北大街,西至赵登禹路,南邻阜成门内大街。西四北头条至八条,是经国内权威专家评审的北京旧城25片文化保护区中的第一批保护重点之一,被誉为“旧城历史精华地段的核心保护区”。这8条规整的胡同群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里体现了北京旧城最…  相似文献   

9.
塔娜莎     
一在莽莽的长白山脚下,有一片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着一座陡峭的山峰,山峰向阳一面分布着无数个洞穴。这些洞穴便是黑熊们的家园。塔娜莎就住在这里,她是舅舅的老对手。多少年来,塔娜莎总是披着一身又黑又亮的长毛,老远看上去,好像穿着一件金丝绒的长袍。塔娜莎肚皮下的毛不知是谁推了一剪子。其实那是舅舅几年前与她交战  相似文献   

10.
在辽宁省辽阳市东7.5公里的清云山的西南坡上,有一座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永宁寺。它是辽阳城内广祐寺的东庵,占地约4000平方米。在该寺后院缭墙外3米处,有一建于明清时期的僧墓塔院,塔院内东西并列着7座墓塔,背靠青山,松林环绕。其中最大的一座墓塔,名为永宁寺圆公塔,  相似文献   

11.
李明德 《北京纪事》2010,(4):106-107
在东城灯市口大街路北,有一条不算长的老胡同。京城久居的老人们称这里为佟府夹道。这里路北原有一座三间一启开的高大的府门和院落,原是清康熙皇帝内亲佟国纲、佟国维兄弟俩的住所。历经二百余年,为何佟府如此有名气,又受百姓们的重视呢?这与此宅院的沧桑变化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山西娘子关旁有一座坚固的石头小院,住在附近的老人说,它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关押“慰安妇”的地方,离它不远处原来还有两座这样的“炮台”,后来拆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全面侵略中国,除了烧杀抢,还大肆筑“炮台”、掳妇女,强制女性充当“慰安妇”。在这场大劫难中,无数妇女被肆意凌辱,遭受恒古未闻的苦难。一个大风呼啸的日子,记者来到位于黄土高原东端的山西盂县。这里,10多位大娘正等待着日本法庭的判决,她们当年受到侵华日军肆意蹂躏。为讨回公道,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这些老人克服各种困难,一次又一次赴日诉讼。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规模很小的食品公司,生产资金只有十几万。但老总却很有信心,在单位的文化墙上写着要做这座城市辣酱第一品牌的豪言壮语,时刻激励着员工的信心。辣酱上市之前,老总寻思着给辣酱做宣传广告。他本来想在这座城市某个热闹的街头租一个超大的、显眼的广告牌,标上他们的产品,让所有从这里走过的人一下子都能注意它,  相似文献   

14.
蒋彦鑫 《社区》2012,(2):31-33
故宫之所以让普通人流连.因它是一座藏宝巨库,它超越了普通人对于世上奇珍的想像:故宫之所以让收藏家迷恋,因它是一座精品殿堂,它包容了收藏家对于稀有文物的向往。每个来到故宫的人.都会为这里的国宝而着迷。在这座中国最大的博物馆里。有文物100多万件,仅一级文物就有万件之多。  相似文献   

15.
九儿 《北京纪事》2015,(11):11-14
在北京,如果您穿过西单繁华的商业区,一路向北到了西四,肯定不会眼错路西的一座鹤立鸡群的砖塔。这座高约16米的八角形九级密檐式砖塔,从低矮的平房小院间直耸赫立,将原本就有“胡同之根”美誉的砖塔胡同,又添上了几分古老与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张莺 《山西老年》2011,(6):48-49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市境内的峨眉塬头。这里是我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我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相似文献   

17.
陈玲 《今日南国》2008,(12):48-50
当您走进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这富饶而英丽的地方,就会被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新楼房所吸引,这里就是右江区“东大门”四塘镇。当您注目这片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注视着这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时,也就餐到了四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这片投资的热土正散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一片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18.
王陌 《社区》2005,(21):58-59
我对电影最深刻、最温馨的记忆大都来自北京西城区西四附近的那几家电影院。当年的西四算得上北京西城区很繁华、很热闹的所在。那里有百货商场、菜市场、小吃店、邮局,还有新华书店。最为重要的是,那么一块小小的弹丸之地却集中了三家电影院,为西四这片商业街平添了几许浪漫、清雅的文化气息。胜利电影院坐落在十字路口东边,光听名字就让人感受到它的大家风度、宏伟气派;红楼影院位于西四丁字路口,造寸服装店的后面。它的外墙是红色的,入口处显得陈旧狭小,可是那未经雕饰的门脸总使人联想起它经历的沧桑,追忆它往日的辉煌。在马路西边一条…  相似文献   

19.
侯杨方 《可乐》2010,(4):28-28
敦煌莫高窟前面有一条党河,河对岸有一片稀疏的塔林,那是僧人或道士的墓塔。其中一座比它身后的众多墓塔都高大,位置也最显著。塔背后刻有墓志铭,走近一看,原来是敦煌文书的发现者王道士——王圆篆的墓塔。  相似文献   

20.
在加拿大多伦多士嘉堡,有一座新颖别致、充满欢声笑语的养老院,这就是堪称"北美华裔老人之家"的颐康老人中心。一进入这里,你就会感觉非常舒畅、温暖,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中心的每一个人,从院长到社工,至饭堂服务员、清洁工人等等,不管认不认识,碰了面都会主动向你问好、微笑。那笑容里带着关怀、体贴与希望,驱逐了寒冷与孤寂,让居住在此的老人们心中充满了幸福。这个老人中心,是华人王裕佳牵头创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