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雪莱、华兹华斯和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不同时期的代表诗人。虽然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创作理念各异,但诗作中所展现的"飞翔"情结却不谋而合。浪漫派的新一代诗人雪莱在《致云雀》中,借云雀的翅膀追逐自由的理想;浪漫派的宣言者华兹华斯在《致蝴蝶》中借蝴蝶的翅膀追怀童年的时光;浪漫派的起点诗人布莱克在他的《飞虻》中借飞虻的翅膀飞越生死的思量。将《致云雀》、《致蝴蝶》与《飞虻》三个文本进行比较,解读三代英国浪漫派诗人的"飞翔"情结。  相似文献   

2.
鹰和云雀     
纪伯伦  吴岩 《可乐》2011,(3):52-53
一只鹰和一只云雀在高山的岩石上相遇。云雀说:"祝您早安,先生。"鹰鄙夷地瞧着云雀,有气无力地说:"早晨好。"云雀说:"祝愿您万事大吉,先生。""是啊,"鹰说,"我们是万事大吉大利。可你要知道,我们是众鸟之王,我们还没开口,你就不应该先招呼我们。"云雀说:"我以为咱们是同一个家族的。"  相似文献   

3.
站对位置     
丁满 《可乐》2008,(3):21-21
一天,一只云雀看见几只狮子追逐一群斑马。眼看接近了,斑马蓦地停下,迅速摆成一个大圆圈,个个头朝里,尾朝外。狮子  相似文献   

4.
作为<北京人>和<云雀>的主体意象,鸽子和云雀分别代表了作家各自的情感倾向和使命意识,鸽子是20年代出走之声的继续,但并非历史简单的回声,它拖着历史沉重的身影,咀嚼着传统文化的酸甜苦辣,徘徊着知识分子留恋与割舍的复杂情怀云雀则如轻装的勇士,面向未来,寻找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独立地位与历史使命.在这些充满文学魅力的戏剧意象的背后,是充满文化魅力的知识分子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5.
认知诗学借助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工具系统地阐释文学文本结构与读者感受效果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形—背景"和"隐喻"的认知诗学工具,读者可以有意识地对雪莱《致云雀》中的虚拟空间进行复现,构建出"天堂"和"真与美"两个虚拟空间,根据自身体验体悟诗人对自然界意象的观察视角与动态编码,感知诗人以"虚拟"写"现实"借物言志的意图,从而与诗人所传达的情感效应、美学诗性和哲学思考产生共鸣。"虚拟空间"的介入提供了浪漫派自然诗歌解读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涤影 《女人世界》2006,(1):22-23
在钢筋水泥丛林构筑的写字楼.是刻板的工作、冰冷的电脑和匆忙的脚步。这时.如果有一个女孩,像啁啾的林中云雀一样,无所顾忌地展现她天性的欢乐与活力.俨然是办公室的“甜心”,使整个僵硬的空间立马柔和起来.随之化解的还有同事们脸上单调、冷漠和疲惫的表情。  相似文献   

7.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以其振聋发聩的抒情诗记录下对生命的礼赞、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用动人心旌的诗意文心艺术地践履了他在<诗辩>中倡导的"美与自由"的审美理想.本文从三个层面对雪莱的抒情诗作了审美解读:1)诗与美:逆风飞扬的火光;2)诗与自由:心灵流淌的磁力;3)诗与想象:妙音神思之境界.以此探询这位"临风云雀"作为时代歌手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我心深处,有鸟飞起,飞向天空。鸟越飞越高,却又越来越大。起先,它只像燕子一般大小,而后像云雀,像兀鹰,像春天的云团,最后,竟至遮蔽了星光闪耀的天空。  相似文献   

9.
从1979年5月,太平洋影音公司以“云雀”为商标,推出大陆第一盒立体声磁带算起,20年来,中国人经历了视听文化好几个时代。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字,目前全国VCD机超过2000万台,电脑  相似文献   

10.
军子 《社区》2008,(17):36-36
在新疆天山一些杏无人烟之地,竟然真的存在着先人们在史书上记载的“鸟鼠同穴”的稀奇事。 鸟叫山灵。是一种类似于百灵或云雀之类的鸟儿;鼠叫黄鼠,体形大约比鼬要小,比田鼠要大。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戏剧时间体系包括戏剧中惯用的时刻、时段、测时、播时方法与器械等。莎士比亚戏剧由“年季月日时分”六种类别构成;除了日月星辰和其他自然物候 (主要为雄鸡、夜莺、云雀 )外,主要用沙漏和时钟测时;在播时方法上,莎士比亚戏剧主要用钟鼓楼、更夫报时,但有时是钟表报时。莎士比亚戏剧时间系统意境优美,富有韵味。  相似文献   

12.
从华兹华斯和雪莱的两篇咏鸟佳作《致杜鹃》和《致云雀》的浪漫主义特色入手,阐述了两位浪漫主义大师是如何利用鸟的意象来展现大自然情结以及抒发内心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入对比分析了两首诗的主题、自然观以及艺术风格,从而得出以下结论:虽然两首诗都借鸟释怀,表达诗人的精神境界、观念和理想,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着迥然差异,可谓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13.
格言警句     
《可乐》2007,(12)
O机遇pportunity趁着顺风,就该扯篷。——塞万提斯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巴斯德别以为事业有成是命运之神为你带来的。命运之神本身没有这个力量。事业有成被辨别之神支配。——约翰·多来登如果没有人欣赏,乌鸦的歌声就和云雀一样;如果夜莺白天夹杂在群鹅的聒噪声中歌唱,没有人会以为它比鹅唱得更美。多少事情因为逢到有利环境,才能达到尽善的境界,博得一声赞赏。——莎士比亚  相似文献   

14.
《河边云雀叫得欢》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权主义作家杰西卡.安德森的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作品,曾经获得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弗兰克林奖。这部小说以倒叙的手法描述了一位辗转回国的七旬老妇人劳拉一生的悲剧命运,劳拉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压抑与等待中虚度。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重人格说和焦虑说来分析主人公劳拉悲剧的一生,并得出了劳拉的悲剧是社会文化的悲剧、也是女性自身的悲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经典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小说《云雀之歌》探讨了自然于女性身体乃至身份的构建作用。小说中女主人公西娅的艺术之路一直围绕着女性身体和自然的交融而展开,借助物质女性主义的物质动能观,通过分析女主人公西娅从真实感受其身体物质性,并与自然跨时空跨地域动能互动,实现身体重构并重塑生态身份的过程,揭示物质动能观对生态女性主义克服本质主义的困扰,以物质和生态的方式重构女性身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布莱克诗《回音草坪》由意象群构织而成。第一诗节象征童年时代,第二诗节象征成年,第三诗节象征暮年。诗中诸多意象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三个时段日出、白日、落日分别象征人的童年、成年、暮年;诗的结构也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三个诗节恰恰象征人类成长过程中的三个时期。诗中儿童、母亲、老人象征整个人类;云雀、鸫鸟和小鸟象征整个动物界;春天象征大自然。一系列象征性的意象揭示了人类的生命规律,展现出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类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7.
基于音乐民族化视野分析俄罗斯音乐家格林卡的《云雀》、柴可夫斯基的《祝福你啊,森林》与里姆斯基·科萨阔夫的《不是高空吹来的风》,可以发现这3首俄罗斯声乐浪漫曲尽管创作特点与演唱技巧存在较大不同,但均依托音乐本体、歌词(诗歌)以及演唱实践这3种艺术载体实现了“音·诗·画”的意境阐释与民族情感渗透。其中,音乐本体与歌词(诗歌)以具象的形式存在并达到高度融合,二者在通过演唱实践转化成时间艺术的同时,于听者的想象空间里实现画面感呈现。  相似文献   

18.
“传说中有一咱荆棘鸟,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界上所有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那歌声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但是,在职场中,一只荆棘鸟的声音毕竟微不足道,公司注重的是更多荆棘鸟的合唱。  相似文献   

19.
拒绝冷漠     
2011年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热词,就是"最美"和"冷漠"。一面是一个又一个的"最美",一面是一个又一个的"冷漠"。虽然"冷漠"远远没有"最美"多,但这个词却像冬天里的寒风,不时地从我们心头掠过。所以有人建议,2012年的高考作文题,就应该是"拒绝冷漠"。  相似文献   

20.
拈花微笑     
日前,一武大学生来信,叙说她站在樱园的平台上观赏那灿若云霞的樱花,油然忆起母校的樱花,忆起高一时老师指导学生观赏樱花,忆起师生在樱花树下共同赏析的那堂课……推开办公桌上山一般的作业本,爬上综合楼的七楼,眺目远望。明媚的阳光下,远处的青山闪闪烁烁衬着几抹红点,那应该是映山红吧!年少时,常常会不辞辛苦、不畏艰险地去采摘,然后挥舞着一束映山红在崎岖的山路上飞跑,那时的我是那林中快乐的云雀。而今天,我是不是再爬上那高山上去采那束红艳艳的映山红呢?我长叹一声,对自己说,算了,还是到街上去买一束吧!从家里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