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进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已经经历了数轮改革。1979-1993年是 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期,1993年所实施的粮食价格与经营的全面放开是迄今为止 力度最大的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而1994-1999年则是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调整期,1998 年开始以“四分开一完善”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改革实际上是在国民经济 市场化程度已有很大提高的背景下,政府对粮食流通系统实行的严格管制。在21世纪初的开 放经济条件下,需要建立规范化的粮食市场体系、多元化的粮食流通体系、专业化的农业保险 体系、高效率的粮食供求调控体系,从而形成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机制,以促进粮 食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保障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保护粮农利益”这一基本目标进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 ,粮食流通体制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此 ,近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应该是 ,全面放开粮食市场 ,促进粮食流通。粮食补贴方式的改革必须有利于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 ,并以此为契机 ,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国有粮食企业是粮食流通的主渠道,担负着掌握粮源、保障供应、救灾救济、稳定粮价、落实国家宏观调控任务等重要任务。但是目前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严重滞后,机制不活,致使相当一部分企业仍在发生亏损,影响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难以适应跨世纪粮食工作的需要,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企业扭亏增盈,提高经济效益。本文拟结合茂名市粮食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脱困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朝鲜农业生产管理体制、分配方式、流通结构以及农业改革措施等多视角分析朝鲜农业改革现状可以发现,朝鲜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政策的失败以及自然灾害是影响朝鲜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我们从增加农业生产物资投入、农业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等方面,对朝鲜的粮食增产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国有粮食企业,使之真正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机制,是关系本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所在。从目前实际运行情况看,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尽快解决,否则将影响整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准确捕捉目前粮食企业改革的难点、重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指导粮改实践,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一、对近年来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现状的总体评价及成因分析近年来,国有粮食企业虽经过“两线运行”机制改革,但由于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地方、企业、职工由于利益关系难以协调,在实际中没有多少进展。因…  相似文献   

6.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粮食收储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已成必然,作为承担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职能部门的农业发展银行如何应对粮食市场化改革给农发行业务经营、资金管理、职能转变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摆在各级农发行面前亟需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本文仅就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农发行面临的一些难点及应对措施,谈点个人意见。 一、粮食市场化改革给农发行带来的冲击及影响 (一)企业由政策保护下的特殊法人走向市场经济中主体地位平等的法人,银企思想难转变。随着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的建立,粮食市场经营机制的完善,目前这种粮食流通格局已经给各级财政造成了巨大压力,粮食收购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家包的格局已经或正在被打破,多元化的粮食购销体制正在形成。所以,放开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国内农业格局大调整和中国成为WTO成员国的背景下 ,农业制度因素越来越重要。从近期看 ,需要重点突破两个方面的传统农业制度 ,即在粮食流通制度与土地流转制度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从而为 2 1世纪初期新一轮农业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好基本的制度准备。本文跟踪分析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展和土地流转新的形式 ,提出了加速粮食购销市场改革和促进土地流转的制度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是国家粮食生产和安全保障的核心区域,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其重要地位和示范作用更加明显,同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也更加突出,改革任务更重、挑战更大,应从政府扶持、粮油生产、农产品流通和加工转化等方面推进改革,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辽宁粮食仓储设施现状与粮食生产、流通发展需要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表现在仓容总体不足、永久性仓容短缺、设施陈旧、技术落后、仓储库点分布不合理等许多方面。改善这种状况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是使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与粮食流通企业改革同步进行 ;二是开拓粮食仓储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 ;三是调动多方积极性 ,建立多元筹资机制 ,增强省级粮食宏观调控能力 ,完善存储和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10.
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步伐,是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和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国有粮食企业将难以在新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本文拟通过分析茂名市国有粮食企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就国有粮食企业的出路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产生、流通的制度沿革,认为粮食生产与粮食流通的脱节 是 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问题所在。本文进一步提出,实行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合作制的结合,是 解决粮食产销脱节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流通体制是粮食生产和消费诸矛盾的焦点,研究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对促进粮食生产,引导合理的消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的三种方案设想,并进行比较分析。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是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的原则。目前,粮食经济的运行,主要是依靠行政指令来维持;这表明现行的粮食经济政策不利生产和流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动力机制,为粮食产区和粮农带来经济利益。 其二是和粮食生产水平相适应的原则。流通体制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因此,实行何种体制将取决于粮食生产力水平。我国人口多,粮食生产水平低,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现在不可能实行完全商品化的流通体制。然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生  相似文献   

13.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向与要求,国务院发布了《粮食部门深化改革实行两条线运行的通知})(即国发1995第15号文件),并且在全国组织实施。“两条线运行”既是对粮食部门采取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对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践进行经验总结的一项重要成果,它对规范粮食流通秩序、推动粮食企业改革、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粮食市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粮食部门“两条线运行”牵涉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为了确保“两条线运行”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既需要在理论层面上对“两条线运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论文摘编     
正确处理好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关系 1、要千方百计地促进粮食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实现粮食供求平衡。 ①要打破单纯围绕生产抓流通的旧思维方式,确立抓流通促生产,围绕市场组织生产的新观念,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走优质、高产、高效的路子。要引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的三大主粮价格下跌幅度大、范围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粮价下跌带来了诸多新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和种粮积极性,影响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给粮食生产带来了隐患,也暴露出我国粮食市场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弊端。必须未雨绸缪,通过划定基本农田和高标准良田建设、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粮食价补分离改革、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粮食流通渠道和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逐渐削弱。国务院明确指出,在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条件下,要注意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这是我国国情和粮情的需要,是平抑粮价和稳定市场的需要,是粮食专项大批供应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现有的国有粮食企业若要担当起这一重任,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应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不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工作的新路子夏邑县粮食局长张兰荣近年来,夏邑县粮食局从组织大商品、发展大流通入手,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机制,强化管理,搞活经营,增产值,创效益,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工作的新路子,取得了可喜成绩。1995年...  相似文献   

18.
粮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密切相关,主要是由粮食商品生产和粮食商品流通构成的。粮食商品生产,是粮食商品流通的基础;粮食商品流通,是粮食经济运行的实现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研究我国粮食经济的发展问题,要侧重在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这两个领域。主要是解决生产和流通方面,在政策上、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其实质是国家与粮农、粮食产区和销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来的 30年里 ,保证粮食供给、确保粮食安全 ,是我们始终需要重视的战略问题。国际粮食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形成和强化将对中国的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粮食进口、政府对粮食流通的调控等产生影响。我们必须从提高粮食生产和利用效率、加快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强化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适时适量增加进口等方面做好工作 ,以实现长期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内贸与外贸相结合,这是粮食经营今后发展的方向。浙江人多耕地少,人均占有量低,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浙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与省情相适应的比较稳定的粮食流通体制。具体地说,在粮食收购方面,国家应通过提高农业征税征收实物的基数,并通过市场收购粮食;在粮食销售上,国家只保军供用粮,城镇居民口粮,其他用粮由市场解决,实现全社会的总需求和供给的总量平衡。从而形成一个富有生机活力、高效灵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粮食流通新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