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品牌来源国和产品制造国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坚  符国群 《管理学报》2007,4(5):593-601
在区分品牌来源国和产品制造国的基础上,探索了它们对消费者产品质量评价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发现产品制造国对品质评价具有显著影响,而品牌来源国则对购买意向产生显著作用。将品牌来源国形象高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有可能降低产品的品质感知,但不一定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品牌来源国在影响消费者的方式上明显有别于产品制造国,在未来关于原产国的研究中,应将品牌来源国置于更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绿色营销背景下产品的空间合理性摆放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线索的重要来源。绿色消费者往往会综合考虑各种产品因素以满足自身购买需求,但目前尚没有研究将产品密度作为一个考虑因素来探究其对个体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此外,在绿色消费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深入挖掘如何促进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这一课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空间线索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绿色产品密度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空间线索视角,探究绿色产品密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且引入产品身份象征属性这一调节变量进行深入探讨。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验证绿色产品密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效应;使用Process 3.0插件进行bootstrap分析,检验绿色价值的中介效应;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产品身份象征属性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绿色产品密度低时,绿色产品密度高时,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购买意愿就越高;绿色价值在绿色产品密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与此同时,产品身份象征属性调节绿色产品密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当绿色产品具有身份象征属性时,相对于绿色产品密度高,绿色产品密度低更能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而当绿色产品不具有身份象征属性时,相对于绿色产品密度低,绿色产品密度高更能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研究结果从空间线索视角,拓展了已有研究关于产品密度在绿色产品领域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商家和营销人员利用产品摆放来促进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寿志钢  吴美  张怡  孙众 《管理学报》2024,(4):577-584
基于解释水平理论,通过二手数据分析和仿真模拟实验研究,揭示直播间活跃度(高vs.低)与产品信息诉求(属性vs.利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匹配效应。研究表明:(1)当直播间活跃度高时,利益诉求的产品信息更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当直播间活跃度低时,属性诉求的产品信息更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2)感知有用性中介直播间活跃度和产品信息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3)弹幕相似性调节直播间活跃度和产品信息诉求的匹配效应,即当弹幕相似时,两种诉求策略对消费者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产品优惠券价值的框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有产品和改进型新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方法分析不同折扣方式对优惠券价值效应的影响,以此对新产品优惠券价值的框架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惠券价值的不同展现形式对优惠券价值效应有调节作用.针对现有产品,对低档产品的估计价格没有显著差别,对高档产品有显著差异,适合采用金额折扣方式;对于有形产品和服务产品.两者都更适合比例折扣形式;针对新产品,框架效应更为显著,低档新产品更适合提供比例折扣优惠券.高档新产品金额折扣的高估价反而会增强购买意愿;对于有形新产品的估计价格没有显著差异,而服务新产品使用比例折扣时购买意愿更高.研究结果对指导企业管理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运用真实的线上产品数据,从信息级联视角分析产品排名对在线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并深入研究产品类型和产品价格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控制网络效应和口碑效应的影响后,产品排名对产品销量有积极的影响。与购买搜索品相比,在线消费者在购买体验品时产品排名拥有更大的影响。与购买低价品相比,在线消费者在购买高价品时产品排名拥有更大的影响。而且,在线消费者购买高价体验品时产品排名的影响最大,低价体验品次之,高价搜索品再次之,低价搜索品最小。此外,研究表明,单独分析产品类型或产品价格的影响时,它们的调节作用都是显著的。但同时考虑两者的影响时,其交互作用和产品类型的调节作用都是显著的,产品价格的调节作用却消失了。  相似文献   

6.
公司品牌与产品品牌对购买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水龙  卢泰宏 《管理学报》2009,6(1):112-117
以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方法,实证了公司品牌及产品品牌对购买意向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并且,公司品牌比产品品牌对购买意向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实验表明,在产品品牌强度相同的条件下,被试对具有较强公司品牌的购买意向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说明,在中国市场,顾客的购买决策主要依赖"从公司到产品"的思维模式.研究结论弥补了现有品牌理论对购买意向实证研究的缺乏,为企业选择公司品牌与产品品牌的创建顺序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山寨产品侵犯专利权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寨产品由于其本身特性,存在着对专利法保护下的外观设计和专利权侵犯的可能性。由于我国外观设计和专利技术均采用专利的方法进行保护,因此山寨产品未经权利人许可,而采用与受专利法保护的外观设计相同或相似的设计,以及未经权利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均是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8.
传统与网络结合的多渠道正成为零售业的标准模式,多渠道零售环境下,消费者渠道决策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不同购买决策过程阶段运用不同渠道的行为日益普遍,但尚未有文献基于搜索信息和产品购买两个阶段,引入产品类别特征对消费者渠道选择意愿形成机理展开研究。运用感知价值理论、信任转移理论构建了消费者搜索意愿和购买意愿形成机理概念模型,分析了渠道属性、渠道内锁定、渠道间协同对消费者搜索与购买意愿的影响及产品搜索性与风险性对其的调节作用,运用联立方程建模并求解发现:渠道属性、渠道内锁定、渠道间协同显著影响消费者搜索意愿和购买意愿;购买高风险搜索产品(如计算机、手机)、低风险搜索产品(如书、文具)、高风险体验产品(如服装、化妆品)、低风险体验产品(如玩具、零食)时,渠道属性、渠道内锁定、渠道间协同对消费者渠道选择意愿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渠道搜索属性如信息有效性、搜索便利性、品种丰富性、社会互动性正向影响消费者搜索意愿,搜索努力负向影响消费者搜索意愿,渠道购买属性如服务质量、购买便利性、享乐性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购买努力、购买风险负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传统渠道具有锁定性,网络渠道缺乏锁定性,但购买低风险搜索产品时,网络渠道具有锁定性;购买高风险产品时,传统渠道与网络渠道存在协同性,对于高风险搜索产品,消费者网络渠道搜索意愿正向影响其传统渠道购买意愿,而对于高风险体验产品,还存在消费者传统渠道搜索意愿正向影响其网络渠道购买意愿的协同性,但对于低风险产品,传统渠道与网络渠道缺乏协同性。  相似文献   

9.
章璇  景奉杰 《管理科学》2012,25(3):69-77
从在线销售商品在配送环节上的差别以及商品的享乐性角度探索性地研究消费者对不同类型网络商品在线冲动性购买的差异。在实验室环境下采用2(虚拟商品vs.实体商品)×2(享乐品vs.实用品)组间实验检验消费者对4类在线销售商品购买意愿的差异,验证商品与消费者间时间距离的影响及其与商品享乐属性的交互作用。为增加实验室实验研究结论的外部有效性,采用3个在线模拟网上购物的现场实验,以被试的在线订单数据而非自我报告的购买意愿验证实验室实验的研究结论。自变量的操纵是在网络商店中设置不同类型的商品,分别以消费者自我汇报的购买意愿和模拟网店中的订单数据为结果变量进行测量,实验室实验和在线网络购物模拟实验的共同使用增加了研究结果的内部和外部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消费者在线购买虚拟商品的意愿和冲动性购买比例要高于在线购买实体商品的意愿和冲动性购买比例,消费者对享乐性虚拟产品的购买意愿和冲动性购买比例最高,虚拟的享乐品购买意愿和冲动性购买比例差异显著高于虚拟的实用品,实体享乐品与实体实用品的购买意意和冲动性购买比例差异不太显著。该结论对在线零售商针对不同产品类别进行销售和采用相适应的促销手段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是中国社会情境下的一种典型社会认知偏差,如何反转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命题.以社会信息环境中的民族中心主义信息和外国品牌负面信息为刺激线索的实验研究发现:民族中心主义刺激仅对手提电脑质量组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抑制抽象外国品牌态度偏好和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这表明民族中心主义刺激对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抑制抽象外国品牌偏好具有调节作用,而且存在产品属性差异;同时,民族中心主义刺激还对商业贿赂组的具体本土品牌态度偏好、食品质量组和商业贿赂组的具体本土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表明,民族中心主义刺激对外国品牌负面信息反转具体本土品牌偏好具有调节作用,而且存在产品属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王霞  邹德强  赵平 《管理学报》2012,(4):555-561
以汽车品牌为例,通过对比企业广告诉求和消费者品牌个性感知的差异,从品牌个性为消费者带来不同利益的角度探索这种差异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功能性和体验性品牌个性,广告诉求超出消费者品牌个性感知越多,购买意愿越低;反之亦然。对于象征性品牌个性,当消费者"圆熟"个性感知低于广告诉求时,广告诉求超出消费者感知越多,购买意愿越高。研究结论对企业的广告策略和品牌个性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互补产品扩散模型,在考虑价格策略以及重复购买与批量购买的消费者行为下,建立了免费商品赠送对互补产品扩散影响的优化模型群。通过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免费商品的赠送对互补产品的扩散有促进作用,同时赠送互补产品优于仅赠送其中一种产品。在产品引入前进行免费商品赠送的边际效应要高于在其他时期赠送,形成"首期赠送效应"。当消费者有批量购买行为时,企业值得赠送更多的免费商品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程度,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在对首期赠送水平的参数灵敏度分析后,给出了扩散过程中各个参数选取对于赠样水平的影响趋势与范围。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在实际促销决策中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步骤。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中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评价能够消除消费者的不确定性,辅助其做出购买决策。大多数在线购物网站中用户的评价包括评级和评论。现有的评价反馈系统和评价研究往往只单独关注评价者之间的评级或评论,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有机统一。评价者的评级并不一定反映评价者的真实评价,很多评价者更倾向于选择评论文本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本文以从淘宝网抓取的852071条评价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评价者评级和评论之间的不一致性,结合RFM模型,考虑评级和评论两种信息形成的评价效用,提出了RFMA模型来计算评价者的总体评价效用。并据此对好的与不好的评价者进行区分,进一步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支持。通过对评价者的总体分析可以得出,本文提出的机制更加具有可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周蓉  肖文莉 《管理学报》2009,6(1):57-61,83
Gallego和Phillps研究了航空公司销售由2种产品组成的灵活性产品,顾客购买了这种产品后,将由航空公司根据情况决定所乘班次.基于此并将此推广到更加灵活性的产品组合,即同时销售3种产品和它们的组合,建立了3种产品的随机动态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算例,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企业销售更高灵活性的产品组合可以分担风险,并增加企业的期望收益.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重复购买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东进  杨凯  周荣海 《管理学报》2007,4(5):654-659
探究了感知价值、顾客满意、转移成本和消费时间间隔4个因素对重复购买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感知价值、顾客满意、转移成本对重复购买意向有正相关关系,而消费时间间隔对重复购买意向并无显著的影响关系。同时,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之间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转移成本与顾客满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了解购物车放弃等"非购买"行为能丰富消费者决策行为理论,帮助电商制定个性化营销策略。消费者介入理论认为,产品介入取决于所耗的信息成本,目前研究对介入度过于定性与模糊。本文基于单品层级细分三种产品介入度:时间介入度,注意力介入度,关注介入度;考虑产品介入的时序依赖效应,在线评论对于购物车放弃的影响。本文以离散选择模型对购物车决策进行建模,结合京东商城点击流数据分析表明(1)时间介入度正向显著地影响购物车放弃和购买行为,但对后者效应更强。(2)对产品的注意力介入度越高,在购物车中放弃的可能性越低;但也会降低购买意愿。(3)产品的关注介入度与消费者放弃购物车行为的存在负向关系。此外,本文结合差评率的交叉弹性仿真,发现(4)高关注介入度的产品更易受差评率影响而放弃购物车;时间介入度和差评率两者正向平稳地影响放弃购物车可能性。本研究为个性化推荐系统和社交电商的在线评论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预售是新产品上市前,商家允许消费者提前预定产品的一种销售手段。本文以新产品预售为背景,建立了商家同时销售新旧两代产品时的预售模型,先对消费者最优购买策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两种情况,即商家在预售阶段公开或隐藏新品未来市场价格,研究了商家最优预售价格折扣和最优订购量。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影响新品预售策略和商家收益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商家在预售阶段公开新品未来市场价格可以获得更高期望收益。  相似文献   

18.
王展昭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12):164-174
在对品牌竞争影响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重复购买在新产品扩散过程中的调节效应,构建以消费者微观采纳机制为核心的新产品扩散的阈值模型,在小世界网络仿真情境下,运用多智能仿真方法对品牌竞争与新产品扩散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换成本对新产品扩散的速度和深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条件区域",在该区域之外两者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进入时间与两种竞争性品牌的扩散速度存在一致的负向的影响关系,而对两种竞争性品牌的扩散深度的影响方向则相反;在此过程中,重复购买系数起着一定的调节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或缩小转换成本及进入时间对新产品扩散的影响效应。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竞争性产品创新扩散的相关理论,也可以为企业的新产品推广实践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Because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reason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OEMs) nowadays sell both new and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When both products are available, customers will buy the one that gives them a higher (and non‐negative) utility. Thus, if the firm does not price the products properly, then product cannibalization may arise and its revenue may be adversely impacted.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pricing problem of a firm that sells both new and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over a finite planning horizon. Customer demand processes for both new and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are random and price‐sensitive, and product returns (also called cores) are random and remanufactured upon receipt. We characterize the optimal pricing and manufacturing policies that maximize the expected total discounted profit. If new products are made‐to‐order (MTO), we show that when the inventory level of remanufactured product increases, the optimal price of remanufactured product decreases while the price difference between new and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increases; however, the optimal selling price of new product may increase or decrease. If new products are made to stock (MTS), then the optimal manufacturing policy is of a base‐stock policy with the base‐stock level decreasing in the remanufactured product inventory level.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benefit in implementing an MTO system, we stud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alue functions of the MTO and MTS systems, and develop lower and upper bounds for it. Finally, we study several extensions of the base model and show that most of our results extend to those more general sett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