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典籍英译应该采取“归化”翻译策略,还是“异化”翻译策略,我们应该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待此问题.《聊斋志异》英译历史告诉我们:典籍英译中“归化”和“异化”的使用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变动;典籍英译中“归化”和“异化”不是处于一种静态的对立关系,而是保持着动态的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
翻译:归化与异化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中外,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论争源远流长;从崇尚归化到提倡异化,并把异化翻译当作激进地抵抗归化翻译的手段,当代译者(学者)们似乎走向了文化诗学与意识形态上的觉醒。但必须认识到的是,翻译从其本身概念内涵上看是归化与异化的悖论;归化与异化对立统一于翻译过程,它们矛盾对立但并不对抗,在实际的翻译中它们是共生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3.
异化归化策略是文化派别形成之后被正式提出来的,并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译界对于异化归化的诸多传统研究视阈却往往把二者之间定格为一种静态的对立关系.其实异化归化在哲学和政治二维视阈处处透露出静中有动,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的矛盾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异化与归化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争取异化;在难以异化的情况下,则应进行必要的归化.针对翻译中异化与归化方法的选择,要求在接近作者和接近读者之间找到一个"融汇点":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归化时不改变原作的"风味",特别不会导致"文化错位".翻译的适度原则,即在"纯语言层面"上要归化,在"文化层面"上则力求最大限度的异化.  相似文献   

5.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并不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对抗性概念,而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翻译策略.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探讨涉外导游词中文化因素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归化、异化翻译策略与翻译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是翻译伦理讨论的重点。归化与异化之间不应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关系,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与道德/不道德的翻译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在不同的翻译背景下,二者的伦理性质可能会相互转化。只有在这两种翻译策略相结合时才能产生真正道德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它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实质上它更是语言间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往往将跨文化交际的翻译手段分为归化和异化两种。对英汉语言互译进行研究,可知在跨文化翻译中,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另外,归化和异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8.
翻译从来都不是在真空里进行的,翻译与权力的运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哪里有翻译,哪里就有权力之争,翻译活动尤其是翻译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权力的操控。归化、异化作为两种重要的翻译策略不是僵化的两级对立,而是一种动态的辩证统一。后殖民理论中"杂合"是归化异化策略的糅合,目前被认定是翻译的第三条道路,是译者抵抗文化霸权的手段和结果。  相似文献   

9.
对《红楼梦》俄译本中反映汉俄思想观念、文化内涵差异词语的翻译研究,分析面对异质文化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而指出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二者应相互借鉴与结合,才更有利于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从目的论理论出发 ,结合其两大支柱准则即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探讨了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的问题 ,认为异化与归化并不是矛盾的 ,它们可以在目的论理论的指导下并存。  相似文献   

11.
由于归化和异化之争在国内外翻译界由来已久 ,笔者从语言角度和文化角度出发来比较《浮生六记》的两英译本 (林语堂译本和布莱克译本 )。最后得出结论 ,即归化和异化是互补的翻译策略 ,异化应是主流 ,归化是补充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一直是翻译界争议的焦点,有的坚持异化翻译观,有的主张归化翻译,还有的认为异化翻译是大势所趋,归化翻译是必要手段,从功能学理论和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诠释异化和归化翻译,作为翻译策略并不排斥彼此的存在,如何灵活地妙用异化和归化翻译法并在彼此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和最切近的关联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是跨文化翻译中两种常用策略。在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中既可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也可以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在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上,品牌名称翻译的异化策略逐步占上风,但运用异化策略时要注意限度,讲究分寸,并适当借助归化法,两者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认为归化与异化不仅有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之分,而且有整体策略和具体方法之别,并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一部成功的译作,在语言层面上,应尽量做到归化,而在文化层面上,则以异化为上策。另一方面,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的整体策略,是译者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不同的读者对象而做出的一种选择,归化可方便读者阅读,异化则更有利于文化传播,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各有所长,无所谓优劣;而作为具体方法,译者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则总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文化转向为归化与异化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理据,基于这一理论,同一作品可采用归化或异化策略获得不同译作,同一作品可采用归化与异化有机结合的策略进行翻译,从而存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达成归化和异化的辩证统一。同时,归化、异化的使用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则和表达习惯,必须体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必须体现原文的语境因素。  相似文献   

16.
英汉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归化与异化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极端的归化或异化都不成其为翻译 ,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寻求两者的平衡 ,把握好“度”的问题。讨论英汉习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归化与异化的内涵 ;②归化与异化的基本依据 ;③归化与异化受语用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中的洋化与归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翻译中的洋化与归化问题,洋化派与归化派各执己见,针锋相对,各有道理,却又都失之偏颇。实际上,洋化与归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翻译引进和再现源语文化;另一方面,翻译又是本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的洋化与归化均有极端化之嫌。洋化与归化应是互为交流,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洋化与归化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二者服务于同一目的———获得最佳译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