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人才重要战略意义、选人用人的方针和原则、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重要论述,形成了有特色的选人用人机制理论。邓小平选人用人机制理论是我国新时期选人用人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重视和加强高校的氛围建设,对于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校通过大力营造浓厚的政治氛围、民主的学术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优美的人文氛围,全方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力促进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改革、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3.
组研 《金陵瞭望》2006,(18):102-103
溶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加快发展的“推进器”。南京市注重用好的制度、好的伤风选人用人,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为重点,坚持扩大民主、引入竞争、加强监督、完美制度,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得到了增强,公开选拔质量不断提高,各类优秀领导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管理》2011,(4):I0001-I0001
<正>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努力营造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和社会环境,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5.
加入 WTO后中国人力资源应采取的对策 :完善企业教育培训制度 ,建立终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 ;深化用人制度改革 ,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条件 ;改革分配制度 ,积极探索完善资本知识化的途径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塑造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北魏孝文帝用人政策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人政策是孝文帝统治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用人制度的改革既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它又反过来为整个改革事业的成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改革不单纯是最高统治者个人的行为,而是统治阶级群体意识的体现。如何将现时代所提供的有用人才选拔到统治机构中来,并对各级官吏进行政绩考核而及时降黜,对违法犯罪者加以惩处以保持官僚队伍的清正廉明,这些方面便构成了孝文帝用人政策的全部内容。本文试图通过改革与用人这两者一般和特殊关系的考察,对孝文帝用人政策作出适当的评价。一、选举制度的完善:九品中正制北魏建国百年来,没有一套适应全社会需要的统一的选举制度,这种状况尤其不利于拓跋氏为主体的鲜卑贵族和北方汉族地主阶级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合作,妨碍了人  相似文献   

7.
中小型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完善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改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激励机制、不断更新用人观念、科学设计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以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乡级民主是村民自治的逻辑延伸。四川省在乡镇改革中以乡镇选举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乡级民主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大众参与机制不足、制度设计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人才派遣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制度的改革出现的一种新的用人方式,这种方式的出现,是对传统的用人机制的一个补充。如今人才派遣这种新的用工方式正逐渐地被社会接受,并且以一种强劲的势头在各个行业发展。人才派遣的主要优点就是用人方式灵活,用人成本低,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全程派遣,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并行派遣,可以单独派遣,也可以集体派遣。但是,由于人才派遣是新生的用人方式,社会上对这种方式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运用模式,在一些制度和规范上做的并不是很完善,同时一些企业信息不灵通,对于这一种新的用人方式并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人才派遣可以做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利用人才派遣的优势为自己的单位进行服务。本文就针对人才派遣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帮助更多的企业了解人才派遣。  相似文献   

10.
高校全员聘任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用人制度的改革,全员聘任制则是一种新型用人制度。人才密集的高校推行这一制度势在必然。在高校,推行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聘任制尚需良好的社会环境。深化改革,努力营造与之相适应的内部环境并把握好全员聘任制的各个环节,则是高校应全力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依情感互融标准,《松陵集》唱和诗作可分成四类:具深情者;具温情者;情不足者;无情者。从内容上看,《松陵集》唱作与和作以趋同为主的关系有三种:承接与照应;互补与回避;开拓与延展。以歧异为主的关系也有三种:切入角度相异;执守观点不同;和作翻新原唱。《松陵集》以次韵为特色,酬唱诗作沿不用韵→用韵→次韵的顺序,趋同的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2.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理论艺术教育学也应有独特的学科结构及其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3.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古娟、赫米恩、厄秀拉。她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他赞美完整的人,而不是被产业主义、机械的爱情或僵死的现代知识扯得粉碎的人。  相似文献   

14.
对1891年的热河金丹道起义,早期学界研究认为,是长江领域的反洋教斗争在辽西地区推向高潮的一次斗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但是在笔者们梳理史料过程中,发现事实非如前所说,而实为蒙、汉民族间的一次血腥仇杀。蒙、汉民族为此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怎样看待民族冲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研究英语学习者语言材料的输出有助于认清跨语言写作中汉语迁移的性质和特征,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在英汉主语的语言表征差异比较大的结构中,可以通过话题化帮助学生理解跨语言写作中英汉主语和主题差异及其语言表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认为信任、信赖、信仰的含义不同,生成机制也有差异。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其实质是指对实证法的信任与信赖。熟悉是信任的基础,法律内容和过程的公正只是法律获得信任的要件之一,移植而来的西式实证法只有实现与社会通行道德、文化传统的有效对接,才能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民众对法律的感情更多地来源于生活经验。应更多地普及权利意识以防法律仅仅成为“治术”。同时,法律必须提高效率,效率是实现信任到信赖有机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2005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来,我国法律方法论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展现出新的发展脉络与研究走向。通过对法律方法论的基础理论、法律论证理论研究、非形式逻辑对法律推理研究的影响、法律解释本体与方法的关系、部门法学中法律方法论意识的觉醒与研究、人工智能对法律方法论的影响等问题的综述,概括了法律方法论的最新进展。从总体上,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总结和改进这些不足有助于推进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13-14世纪写成于吐鲁番地区的169件回鹘文世俗文书为语言资料,力图比较细致、具体地展现出回鹘文世俗文书语言数词全貌.  相似文献   

19.
对佛山市道路交通事故作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了交通事故的成因和分布特征,指出了佛山市交通安全极需进行综合治理.借鉴交通安全取得卓著成效的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佛山市的实际.提出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韩国金融危机是由于东亚金融危机的连带影响和国内经济结构造成的,为此韩国政府对财政、商业、劳动和政府 四个特殊部门进行了改革。在财政改革方面,成立了新的财政监管机构,在政府领导下关闭处理由问题的金融部门,增强金 融企业的竞争力。四年的改革使韩国迅速恢复了主要经济指标和存款利率,财政行业全面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