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春环 《青海统计》2002,(10):21-23
当前,如何持续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是我省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据全省15个调查县600个农牧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1年我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610.87元,比上年增加120.38元,增长8.07%,增长速度比上年快7.7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6.03%。虽然我省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也由上年的0.4191下降到0.4063,缩小0.0128,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与全国平均水平(2366.4元)相比还少755.53元。从农村居民收入内部看,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户有447户(以下称为中低收入户),占全部调查户的74.5%,其平均收入为1049.3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4.86%,比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户68户)低78.54%。本文拟通过对全省农牧户与中低收入户、高收入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结构和收入因素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寻求推动全省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青海统计》2007,(2):44-44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青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8.37元,比上年增加193.26元,增长8.93%,是近年来增收形势较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3.
《青海统计》2007,(3):43-43
据对全省600户农牧民家庭抽样调查,2006年,全省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14.89元,比上年增加129.37元,增长6.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5.0%。八大类消费呈六增二减,其中,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和医疗保健六项支出各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衣着、其他商品和服务两项支出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2008年,海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稳定粮食生产,确保了全州农牧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216元,较上年增加312元,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全区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惠农惠牧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增长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十年来,农牧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农牧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一、十年间农牧民收入增长2.4倍,年均递增12.9%2011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42元,比2001年的1973元,增长了2.4倍,年均递增12.9%。  相似文献   

6.
2004年门源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16元,比上年增加131元,增长89%,是连续3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农牧民收人从此进人新的快速增长时期。2005年.我县农民增收仍存在不少有利因素,但由于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化解,加上一些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农民增收的基础比较脆弱、变数较多,继续保持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势头困难较大,实现增收目标需通过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一、鄂尔多斯市农牧民收入现状(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从2006年的5380元到2010年的8756元,增加了3448元,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五年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平均增速为13.7%,比同期自治区平均增幅13.1%,高0.6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平均增幅12.7%,高1.0个百分点,是全市历史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旗农村、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业生产取得了辉煌成就。从1978年到1998年,全旗粮食总产从138亿斤,增加到652亿斤,增长37倍,平均年递增81%;牲畜头数从586万头只增加到984万头只,增长了07倍,平均年递增2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70元增加到2292元,扣?..  相似文献   

9.
农牧民收入是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近几年农牧民收入增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突出表现在收入增长减缓。1998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2.7%,而1999年、2000年的实际增长率仅为6.4%、1.3%,农牧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回落。2001年我区农牧民收入出现少有的负增长,200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973元,较上年人均减少65元,下降3.2%。农牧民收入水平降低,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此确保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是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必须于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1997-2001年通辽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分别为246元、184元、110元、190元、174元,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呈放慢趋势。一、制约通辽市农牧民增收的四个主要因素(一)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1、从农、林、牧、渔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看,2001年种植业占71.6%;林业3.7%;牧业24.2%;渔业0.5%。2、从农牧民收入构成看(抽样调查资料),2000年我市农牧民人均家庭经济收入中,种植业收入的比重为66.5%;牧业为24.7%;第二产业为2.9%;第三产业为5.4%。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情》2005,(7):25-25
2004年,中央及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全国文化事业财政拨款达113.58亿元.比2003年增加19.6亿元,增幅为20.9%。据悉,这是全国文化事业经费首次突破百亿元。  相似文献   

12.
一、对2004年农民收入增长的回顾 2004年,受政策性补贴、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粮食、油料等多种农产品增产等因素的拉动,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20元,比上年增加276.7元,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8.6%,是1999年以来的最高增长水平。收入水平居全国第23位,比上年前移了2位。  相似文献   

13.
朱立华 《青海统计》2004,(5):26-26,15
2002年,全省统计资料显示青海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刚刚解决温饱问题,部分农牧民生活仍处于贫困状态,消费品大部分为生活必需品,对家电产品的需求集中于中低档耐用品。从市场营销角度分析,按地区差别对农牧区家电市场进行细分,就可以使家电产品在某个层次上适应农牧区市场,打开销路。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县委、循化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落实全县支农惠农政策。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使全县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牧民收入快速增加。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26元,比上年增加306.26元,增长15.21%,是近年来增收形势较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一、农牧民收入总量平稳增长,内部结构发生积极变化2004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6元,比2000年增加738元,增长39.5%;“十五”前四年年均递增8.7%。与此同时农牧民收入的内部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其特征是:1.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有所下降。尽管近年来我区农牧业持续获得好收成,家庭经营纯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由于国家支农力度不断加大,转移支付不断增加,非经营性纯收入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多给、少取、放活”的方针,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同时;积极组织农牧民劳务输出.使我省农牧民收入不断增长。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环境的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落实我县支农惠农政策。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使全县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牧民收入快速增加。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30.11元,  相似文献   

18.
赤峰市农发行凝心聚力服务“三农”,今年截至10月底,累计发放各类支农贷款21.8亿元,多渠道多层次扶持各类粮油购销、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企业169户,福泽300万农牧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以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给包头市的农村经济注入了空前的生机和活力,农村居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矛盾也逐渐显露了出来,如何适应新形势需要,适应两个转变的要求,加快农牧民增收奔小康的步伐,还需我们对我市农村生产经营结构、现状及矛盾性问题进行全面深人的研究。这里只从我市农牧民收支结构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我市农牧民收支现状及结构1.收人现状及结构据我市农调队调查资料显示,97年我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两千元,达2080元/人,比上年增加16…  相似文献   

20.
循化县劳务输出工作紧紧围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转移渠道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突出县域特色,使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转移,劳务经济已成为循化县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