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兆虹 《唐都学刊》2012,28(3):41-46
《白鹿原》是广受读者和评论家热捧的小说。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深刻反思是该书的新突破,文学叙事理念的回归使其具有阅读吸引力,中西方文化思潮相交融的背景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和审美价值;出版体制的变革、文学消费观念的变化,文学商业化突出,使具有雅俗共赏特点的《白鹿原》获得读者共鸣。茅盾文学奖等奖项的获得、文学评论家的好评、现代传媒的介入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上综合因素是《白鹿原》20年来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杨俊蕾 《求是学刊》2002,29(2):94-97
本文研究“新新人类”即“七十年代书写”的文学精神走向。认为“七十年代书写”中包含着多重含义 :其一 ,它是指一批出生在 70年代的作家以带有新的审美倾向的新文本形式冲击了持续十余年的先锋派叙事话语 ;其二 ,是指非文学写作中出现的文本样式对现有文化秩序构成挑战和不折不扣的轻蔑 ;其三 ,无纸写作的渠道因其前所未有的通畅而容纳了不计其数的青年在业余时间里的思考和随心所欲式的“发表” ,对文化格局的分配与重组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检视这些文字 ,可以看出“七十年代书写”在“历史叙事”、“自我塑形”方面具有独特的文化症候和精神空白 ,研究并探索其未定性和开放性所具有的“以终为始”的继续书写的问题视域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978年的“改革开放”给乡村带来了巨大变化,《篱笆女人和狗》、《轱辘女人和井》和《乡村爱情》等当代电视“乡村剧”,通过影像故事参与了“现代化叙事”,反映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乡村剧“现代化”叙事的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玉琴 《生存》2020,(6):0087-0087
本文主要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从“超前自学,课前导读;课堂反馈,质疑释疑;评价总结,促其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5.
“超生”的严重后果是低素质人口的成倍增长,而低素质人口所养育的人口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口,这种恶性循环所带来的后果是整个民族人口素质结构的严重恶化,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6.
鲁敏的故乡记忆对她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基于对乡村美好人性的追怀,鲁敏凭借自己早年的东台生活记忆,在"东坝"系列小说中构建"乌托邦"的诗意境界。她将东台记忆作为文学创作的"取景器",观照世俗人情,拼缀生活意象,藉此增强叙事的感性色彩,调控叙事的内在节奏,从而优化了小说的审美效果。作为故乡文化记忆的重要标识之一,鲁敏描摹的"东坝"民俗画卷蕴含着丰富的东台地方文化元素,涉及东台的岁时民俗以及人生仪礼、物质生活、民间艺术等多种民俗事象。总之,鲁敏的"东坝"叙事呈现出一种精巧别致的"记忆"美学,具有独特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神话何时是“神圣的叙事”——与杨利慧博士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利慧《神话一定是“神圣的叙事”吗?》一文对神话是“神圣的叙事”的观点提出质疑。动因可归纳为二:一是,坚持该观点的学者没有论证文献中的神话是否具有“神圣性”;二是,现实中神话讲述人的态度是多样的。本文以为,学者们认为属于“神圣的叙事”的神话是指具有神话信仰的人讲述的神话,不包括经文字制作成标本和不具神话信仰的人讲述的神话。因此,杨利慧提出质疑的动因不能成立,《神话一定是“神圣的叙事”吗?》一文是无的之矢。  相似文献   

8.
张佳  李寅生 《唐都学刊》2010,26(3):34-37
"以杜证杜"就是从文献内证的角度来研究杜诗在杜集中的内在呈现。以仇兆鳌《杜诗详注》为参照系,初步探讨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强调了"读法"在解读"以杜证杜"中的重要性,并为下一步开展杜诗的注释学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学术界多将孙楷第“宋元以来之戏文杂剧出于傀儡戏影戏”的观点,理解为是在谈戏曲“表演”的来源问题.本文认为,孙楷第《近世戏曲的唱演形式出自傀儡戏影戏考》一文具体论证的不是戏曲“表演”的来源而是戏曲“故事”的“唱演形式”的来源及生成问题,即戏曲叙事的生成问题;这本是孙楷第的一个重要贡献,却长期被误读,故有为其正名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刘军 《学术交流》2013,(2):187-190
歌颂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是文艺整风后延安作家书写土改的基本姿态。作家对变动世界的想象和叙述都严格地按照党的政策框架展开。但是,革命作家在构筑表征现实的虚拟世界时,主义话语阶段的左翼文学关于历史新人——新时代的历史主体的诞生却发生了某种变异,这一变异被左翼理论家冯雪峰注意到,变异的本质就是翻身做主(主体)内在性的缺乏,内在性的缺乏暗示了革命之于农民的外在性。周立波、丁玲和马加的作品都有这样的问题,尽管冯雪峰说丁玲的土改叙事克服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昭义镇是唐代中原型藩镇之一,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种族文化,这种特殊性使昭义镇在唐中后期至五代初历史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昭义镇特殊地理环境和种族文化的论述和分析,可以揭示昭义镇在唐中后期至五代时在唐中央和地方藩镇关系中,在汴晋两大势力间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以及胡汉冲突的种族文化因素对昭义镇的发展和这段时期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读唐五代女性诗歌,我们发现其传播方式有石刻——女皇帝、皇后的女性意识的流露;驿壁屏风——公主的控诉;袍、树叶、金锁——宫女的愿望;燕足、石壁、写真——弃妇的哀怨;龟形——征妇的渴望;寺壁、观壁——勇敢女子宣言;红绡帕——“疯女人”的行动;青楼妓馆的墙壁——妓女的心声。  相似文献   

13.
试论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开放的时代,不仅政治上相对文明、民主,经济上也对外开放、交流,即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深受儒家观念束缚的女性,无论她们出身如何、处于何种社会地位,都共同表现出了对人性的觉醒,对爱情、婚姻自由的渴望与追求,甚至对丈夫、对家庭、对国家也表现出了自觉的爱与责任。  相似文献   

14.
易小平 《唐都学刊》2004,20(5):34-37
盛唐人对建安文学的接受注重风骨,中唐古文家和新乐府诗人对建安文学的接受则强调政教。这种接受差异表明接受者的心态发生了"向内转"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5.
史卫 《唐都学刊》2007,23(5):1-6
西魏北周的制度改革在隋唐财政制度形成过程中,曾经产生重要影响。经过六官制度对官制重新整理,民部成为度支部的头司;左右民曹合一;颁禄工作由度支曹移到仓部;建立了司门监察制度。在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发展过程中,两套机构并存,造成财务行政机构重叠设置管理混乱,经过北周改革,形成对应关系,构架起三级财务行政系统。唐代预算制度也基本萌芽于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6.
潘明娟 《唐都学刊》2012,28(2):15-18
汉唐时期对灾异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历程。两汉时期,人们认为水、旱、震、日月食等属于灾异范畴,基本上是用阴阳五行说、天人感应论等来解释灾异的产生,表达其对灾异的认识。唐代,仍然注重与农业相关的灾异,与汉代相比,基本忽视了地震、日食、火灾等灾异。在两汉灾异认识论的基础上,唐代仍然认为灾异为天谴,但是也有人淡化了董仲舒"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的思想,认为"灾变"非"灾异",灾变有常,是客观存在或者是人为造成的,这就是唐代出现的灾变自然成因说和社会成因说。相较两汉而言,唐代对于灾异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7.
李瑛 《学术交流》2005,(2):168-171
中国古代诗歌史中的送别之作,从《诗经》的比兴托物,汉魏时的率真直抒到六朝的绘景写心,逐渐趋于成熟完美,到唐五代时达到了物我浑融,形神兼胜的境界。唐人送别诗意象的高度情思化包括三种情形:即情中景,景中情和情景的“妙合无垠”。这就使得送别诗的情感含量大大增加,艺术感染力明显增强,具有了超时空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路成文 《阅江学刊》2009,(1):138-143
唐宋时期,牡丹玩赏之风日盛,以牡丹及牡丹玩赏活动为题材的诗词作品也大量涌现。唐五代北宋牡丹诗词,以赞美牡丹之美艳、歌咏牡丹玩赏活动之繁盛热闹者居多,只有少数篇章对于牡丹及与之相关的奢侈之风进行了批判。中唐以后,牡丹渐成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牡丹的生命形态与文人士大夫的命运遭际之间存在着某种同构关系,藉歌咏牡丹以抒写人生感慨的作品频频出现。宋室南渡以后,牡丹诗词主题发生了深刻嬗变,家国之恨成为最重要主题,唐宋牡丹诗词因之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盛唐诗人与僧侣交游的特征及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绍良 《唐都学刊》2001,17(2):25-30
盛唐是佛教与诗歌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诗人们不仅频繁地与僧侣相交往,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更新和丰富了传统的山水意识,由泛神主义过渡到情趣主义,完成了山水诗由谢灵运尚巧模式向浑成模式的转变;僧侣们的文学意识加强,在与诗人的交往中,传佛习诗、以诗会友,文学也成为他们悟禅明性的常用手段.慧远时代以神僧崇拜为主的诗人与佛界交往的模式被打破,佛界领袖和一般僧人都成了诗人们交游的对象,形成了诗人游佛与僧侣习诗的诗佛互补模式,为中晚唐诗僧的大量涌现创造了气氛,奠定了基础.因此,从诗歌与佛教相结合的角度来说,盛唐依然是一个不容忽略的特殊时期.  相似文献   

20.
晚唐诗承中唐而实现一大转变,明显区别于盛唐诗近于圆满的艺术之美,具有一种虽美而残、虽残却美的特殊诗美,我们称之为残缺美。这种诗美气象格局较为逼仄、促迫,感情相当幽微、纤细,在风格上偏于柔细、冷峻,题材上转向偏重于对内心的刻画,体裁上专心于五、七言律绝体的锻炼。它以丰富的感性为基础,是颓圮、残破的历史导致的晚唐诗人心灵的残缺在艺术创作中的反映。这正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