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民族地区发展思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的发展时期 ,根据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 ,就如何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在科学分析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提出了创新发展思路、在推进重点领域发展上进行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与西部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大战略问题.实施追赶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既是西部摆脱困境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没有西部的跨越发展,就不可能有区域经济的协调,更不可能有整个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更给西部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西部必须抓住知识经济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民族因素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决策。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中的体现 ,也是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应将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民族因素是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问题的解决关系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败。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能忽视民族因素改革开放 2 0年来 ,西部民族地区不论是改革还是发展 ,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也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  相似文献   

4.
严雪梅  杨公卫 《学术论坛》2012,(11):145-148
民族地区经济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但是由于发展和改革的滞后,其长期处于窘境之中。形成这一现象具有历史性、体制性的多种复杂因素,解决这一窘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更需要体制的改革和制度的创新。文章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着手,对制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全面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解析,从根源上厘清问题的本质所在,为真正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寻求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5.
加快四川民族地区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四川民族地区以前推行的赶超式发展方式进行分析评价 ,指出四川民族地区传统型跨越式发展方式所造成的生产关系的跨越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相匹配 ,嵌入式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强化了民族地区的二元结构 ,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单一 ,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比较少。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川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基本内涵 ,并从“生产力跨越与生产关系跨越”、“全省整体跨越与民族地区局部跨越”、“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三对关系对跨越式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西部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到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2.32%,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青海、西藏、云南、内蒙古、新疆、宁夏等8个省区。由于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比较落后,且发展速度跟不上全国的步伐,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问题进行监测,研究建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机制,可以使西部地区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并找到构成差距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为实现贵州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宏伟目标指明了根本途径,即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历史性跨越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历史性跨越,历史性跨越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贯彻于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实施西部大开发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同时 ,也是振兴中华民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西部地区曾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先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实施西部大开发 ,需要有东部地区的实质性行动 ,东部地区有义务也有责任帮助和支援西部地区。国家宏观调控应对西部大开发与东部地区行动进行权威指导和协调。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当代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上面;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解释制度含义的基础上,从制度供给的角度来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是指微观主体之间的联系超越国家的发展过程。它包括功能性全球化和制度性全球化两个方面。全球化的主要矛盾不是民族国家与全球化的矛盾 ,而是功能性全球化与制度性全球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存在着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因而它们能够且必然共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民族国家应摒弃狭隘民族主义的行为方式 ,采取积极的民族主义政策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以争取更有利于自己的全球性规则。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创新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理性发展观,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整体性、全面性和综合性来考虑发展问题。中国在21世纪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影响,更新经济发展的观念,建立以和谐为主题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走多节制的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样要实现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这是推进科学发展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核心问题,也是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关键问题。科学发展的含义,既包括我们对于事物矛盾运动和转化的哲学认识,包含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规律与相互影响的正确判断,也包括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变革事物与促进和谐发展的功能,提高自身存在的价值。发展离不开人,人是决定性因素。必须注重人的发展对于科学发展的作用,以及发展的人对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与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旅游业科学发展观的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旅游业科学发展观中的位置,寻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勇 《兰州学刊》2008,(4):96-98
人们往往只是在传统价值观、风俗等社会学方面关注女性的发展,却忽视了女性发展也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女性的发展和教育水平影响了人口的出生率、儿童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的效果并对资本的形成、劳动力资源的形成这两个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以及人类对抗疾病的效果等一系列社会发展因素产生重要影响。女性发展与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差异的有显著的关联关系。对于中国不同地区的女性发展差异,尤其是男孩和女孩发展的明显差别不单纯地因为传统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合理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全面发展的人与全面发展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学校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理论的教育学误读不仅影响理论自身的传播与发展,更影响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只有准确把握这一学说的科学内涵和动态发展趋势,才能找到理论和实践的最佳契合点,才能既发展理论又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为西部大开发、西部城市社区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剖析了社区建 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西部城市社区建设的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发展经济学演变过程中的发展思路及其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在演变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思路及其政策取向。20世纪40年代末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或60年代末的发展思路以结构主义思路为主,在政策上主张计划至关重要;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以新古典主义思路为主,在政策取向上认为市场至关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思路为主,在政策取向上认为制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着眼于中国发展全局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个标志性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成果,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实践根基,是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历史实践的深刻总结和观念升华。它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贡献,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指明了方向。它的提出也是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的认识,为解决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从而对于引领新常态下的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