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简瑷 《兰州学刊》2007,(1):26-28,31
在《反对阐释》一书中,桑塔格主张:在符号表层之下根本没有隐含着什么深层意义,意义就在表层;对那些将被阐释的作品而言,艺术家本人的意图无关紧要;最好的批评是把对内容的关注转化为对形式的关注的批评;人们需要的不是一种理解和解释,而是一种体验、一种新感受力.她的这些口号可能有些激进,但它们正是西方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精神的体现.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思想回应了后现代艺术的现实诉求,代表了后现代文化批评对传统理性批评的反叛.  相似文献   

2.
“激进民主政治”是后马克思主义者拉克劳、墨菲立足“后革命时代”背景,试图重新激活马克思的政治理念.对此需要做一种方法论“前提批判”,立足于后现代政治哲学的语境,可见在哲学基础上,他们承接了后现代政治哲学的“主体消解”的观念、“本质主义批判”、倡导一种“对抗”的政治哲学;在政治向度上,他们以一种观念的抽象物为理念前提、将“政治”置于哲学的基础之上、陷入了普遍主义的理论困境.且由于其远离了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而使得激进民主与政治自由主义之间必然发生着一定的关联,在这种层面上,历史唯物主义与自由主义以及激进民主政治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茂民 《齐鲁学刊》2004,(2):143-146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应当根据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文学的叙事结构的断裂上。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在叙事结构上的断裂是20世纪初的1902—1905年,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在叙事结构上的断裂是1985年,因此中国现代文学始于1902—1905年,中国当代文学始于1985年。中国古典文学具有前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具有现代性,中国当代文学具有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当代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女性主义理论可以大致地分为几个派别: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激进的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从19世纪中叶至今,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妇女有意识地研究自身、解放自身的思潮,逐渐发展成为一场遍及全球的运动,对全球妇女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精神立场,已灌注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的研究之中,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5.
杨艳 《兰州学刊》2009,(3):150-153
文化批评家与女性主义学者哈拉维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变革的新时代提出赛博科学观。她用模糊边界和断裂身份的赛博本体批判了二元论及立场论的整体性认识论,纠正了人们对技术的错误认识,为女性主义政治学重建提出建议,由此走向后现代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6.
激进与保守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被长期使用的一对分析范畴.20世纪90年代初余英时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讲座中,以"激进与保守"这对范畴来分析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7.
20世纪 60年代以来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社会 ,后现代政治学正以“后行为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黑人政治”、“多元政治文化”、“公共管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危机”、“权力话语批判”等散乱形式 ,在后现代哲学思潮地平线边缘初露端倪。“多元”、“差异”、“断裂”、“冲突”等后现代理论范式 ,不断成为世纪之交政治哲学的思维向度 ,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全球政治的理论与实践 ,从而呈现出新全球化时代后现代政治哲学的新景观。对此国内学界虽已关注 ,但研究尚未成系统。我们认为 :后现代政治哲学总体上存在着四个向度 …  相似文献   

8.
詹姆逊虽采纳了后现代是现代性断裂的观点 ,但他却强调后现代与现代性之间的连续性 ,并主张对现代理论和现代政治进行创造性重建。詹姆逊是少数几位将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相联系 ,并将其看作是一种广泛的文化逻辑的理论家之一。作为结合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观点的首次尝试 ,詹姆逊将后现代主义置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这一背景中 ,试图通过研究后现代观点来重新思考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哲学思潮和流派中,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诠释学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的特征.他认为理解是一种具有历史性的主体间的视域融合,否定文本存在着一个固定不变的客观意义;而这种非确定性也正是后现代性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在伽达默尔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中,效果历史原则和问答逻辑这两个方面体现了强烈的后现代性,即非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 6 0年代以来 ,西方科学观经历了由现代科学观向后现代科学观的转向 ,这一转向是由科学哲学家库恩、费耶阿本德 ,文化哲学家海德格尔、罗蒂等实现的。本文试图立足于当今科学发展现实 ,在对现代科学观与后现代科学观进行双重反思与扬弃的基础上 ,建构一种新的科学观。   一、对现代科学观、后现代科学观的双重反思  文艺复兴之后 ,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使人们对于科学的看法发生了新的变化 ,认为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无条件地渗透于人文文化领域 ,去分析、解释各种人文文化现象 ,从而形成了现代科学观的萌芽。 19世纪中…  相似文献   

11.
介评后现代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女性主义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产生的一个新的女性主义思潮.虽然表面上看后现代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有某些相似之处,并且后现代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进行了充分发挥.但两者的本质却相去甚远,因为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一种"宏大叙事"并予以批判,它还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和概念都将失去效用,同时大部分后现代女性主义都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着女权理论.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后现代女性主义对待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和认识是偏颇的.女性主义思潮要想取得真正进步,必须吸收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原理和理论策略.  相似文献   

12.
江洋  吕梁山 《理论界》2006,(3):179-180
新左派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激进运动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有学者对这一运动进行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介绍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术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后现代叙事一方面在叙述技巧上不循常规,另一方面在观念上打破了固定的疆界和视阈,而主张多元化和开放的存在状态.前者延续至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一种象征资本;其落脚点更多在于后者.讲故事行为在特定语境里发挥着一种语境策略的功能,观念化的写作更成为它的叙事关键.如何在精英与大众、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找到合适的落脚点,构成中国后现代文学叙事的观念诉求.  相似文献   

14.
民主是当代普遍认同的核心政治目标和政治价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民主由“人民主权”演变成西方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代名词。自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术界兴起的激进民主思潮,为关于民主的讨论重新注入活力。其中,以拉米斯为代表的激进观点,主张拒绝一切对民主的修改和限定,重新回归民主的“人民主权”本意。这一主张接近青年马克思对民主的激进理解,显示出激进民主思潮与马克思政治思想之间深刻而复杂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当代生态批评与西方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它是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在自身视野中进行的一种蕴含生态思考的文化反思,同时也是一种寻求当代生态文明构建的探索.当代生态批评所遵循的生态整体现和建设性后现代精神相契合,二者都重视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和谐共存.那些融合后现代视角的生态批评将自身生态思考与后现代思想方法相结合,反思割裂人与自然的狭隘自然观,倡导一种包含生态整体意识、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构想.同时,当代生态批评还拥有一种宽阔的多元文化视野,重视吸收不同文化传统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今天,要准确地理解中国美学,有必要在世界美学的语境中确立中国美学的位置。本文力图根据对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符号学区分的理论框架,将20世纪中国纳入世界美学的语境之中。从这个理论框架来看,20世纪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是将中国传统美学转变为西方现代美学的进程。然而,由于来自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根深蒂固的观念的影响,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遭遇到了许多挑战,因此中国美学至今仍然保持某些前现代的特征。由于前现代美学与后现代美学具有某种相似的符号学结构,因此具有前现代特征的中国美学可以与西方后现代美学携起手来反对强调艺术和审美自律的现代美学。不过,前现代美学与后现代美学之间的差别甚至更为明显。前现代美学强调艺术服从现代原则,而后现代美学却将现代理解为一种艺术。这种区别使得中国美学在挽救西方后现代美学片面强调审美化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底层文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一种文学产物,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表面上与欧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原因相似.但是,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现时代文化语境具有一种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各种因素多元共生的特点,这使得我国新世纪的"底层文学"的苦难叙事不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呈现出一种相对性和多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傅红 《兰州学刊》2009,(5):189-191
随着后现代非理性哲学思潮的兴起,后现代非理性文学思潮也应运而生。我国个人欲望化写作包括先锋作家的激进试验、新生代作家的欲望现实主义、女性主义作家、文学新人类等流派。个人欲望化写作在创作实践、作家生活实践、写作立场等方面与非理性思潮呼应与契合。  相似文献   

19.
试析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姆逊试图通过后现代观点来重新思考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做出了结合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观点的首次尝试。他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元批评的基础上吸收、整合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以及后现代理论的产物。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在诸多深层问题上有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能够对后现代社会提供更广泛的观照和更深刻的理解。在后现代论争中他坚守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试图使之能圆满解释当前晚期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即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来建构后现代理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纯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134-139
后现代法哲学思潮发端于20世纪下半叶,与当时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相适应,借助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理念和方法进入法学领域.后现代法哲学思潮不仅在理论上对传统法学理论提出挑战,同时在法学研究范式上也发生了转变.对这一思潮我们应进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