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科学论断是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真总结了我国的历史和现状,科学概括出的最新结论,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生产力标准不仅有其客观基础,而且有其理论依据。第一,这是由“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根本观点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申了生产力标准。“十三大总结了九年来改革和开放的丰富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把生产力标准提到了第一位。”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思想解放意义。第一,恢复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权威,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想的根本界限。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马克思、思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批判地研究了当时英法两国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总结实践经验,根据我国生产力状况,全面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以此为立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且提出了“生产力标准”,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认识上和实践上的核心问题。目前,学术界正在探讨之中。本文谈谈自己的粗略看法,以此就教。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指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当代中国的实践,提出许多新的理论观点,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问题。而检验“发展”的客观标准是生产力,即所提出的新的理论观点,是否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三大初步总结、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进一步概括的十二条,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它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基本实践。我们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双百方针”,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和繁荣文学艺术,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和平 《学术交流》2001,3(1):26-28
通过反观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为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参照.经过反复筛选认为,高扬实践观点,坚持实践标准;高扬生产力观点,坚持生产力标准;高扬群众观点,坚持群众标准是我们应当永远记取的最基本的经验.这三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本质、最高层、最具恒久意义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核心观点,是我党制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哲学依据和检验这三条路线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三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明确地把生产力标准问题作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并从根本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想的界限的核心问题提了出来。指出,  相似文献   

7.
2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都给予我们留下宝贵的极为丰富的精神财富。越是关注现实中的诸多问题,越促使我们从“实践———主体———价值”这一新的视角来理解和把握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在统一。实践...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来是哲学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最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了李永年、杜建平同志主编的《哲学与实践》一书。本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与具体实践的结合上做了最新的尝试。综观全书可见如下特点: 第一,鲜明的实践精神,理论密切结合实际。理论指导实践,这既是理论的目的归宿,又是理论自身发展的出发点。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去指导活生生的改革实践,才能实现其理论意义,也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该书以“万源县科技兴农”这一典型作了很好的阐发,形象地说明了生产力的两种形态、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的条件、以及“科技第一生产力”原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邓小平的伟大实践思想的九个方面,论证了邓小平经济哲学的逻辑起点或最高范畴是“生产力标准”,这一标准,实际上即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性原理在中国现时代实践中的具体、生动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前二时期,有的同志离开历史唯物论,离开生产力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来理解生产力标准。提出了错误的主张,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其一,是把生产力标准“自由化”一提出坚持生产力标准,在改革中不要问姓“社”姓“资”的主张;其二,是把生产力标准“简单化”,只从物质条件和生产力的现实水平把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作简单的类比,得出了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结论;其三,是把生产力标准;“庸俗化”。即把生产力标准等同于赢利标准、赚钱标准。如此等等,要澄清生产力标准问题上的理论是非,必须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基地上。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相似文献   

11.
侯小慧 《社科纵横》2009,(7):111-112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是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以实践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逻辑起点的科学体系。它揭示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解决人类生态问题的重要哲学依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个论断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在理论上的深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依据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同志在阐述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考察社会主义阶段根本任务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由马克思所发现的历史唯物主义所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把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使  相似文献   

13.
哲学与现实世界相互作用的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作过许多深刻的论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也一再要求全党,必须坚持“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在新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同志不懂得哲学与现实世界相互作用的道理,有的重视现实而忽视哲学;有的虽然重视哲学,但把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成千古不变的教条,等等。这些思想不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有害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了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指导作用,并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世界新技术革命及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相互作用的有关问题,作一点探讨,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完整、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选拔、识别干部,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只有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才能深刻理解党的德才兼备选拔干部方针的重要意义,正确地掌握选拔任用干部的指导方针和原则,科学地选拔和任用干部,把干部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坚持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德才兼备的标准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干部,是我们党的一惯要求。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了的唯一正确的选拔干部的标准,按照这一标准,我们党不仅培养了一支坚强的干部队伍,而且还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党、政、军领导骨干,保证了我国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地  相似文献   

15.
罗锋  周玲 《社科纵横》2011,26(7):16-19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根本的着眼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基本要求。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发展亦即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就必须在以人为本的核心指导下,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之间找到了它们的理论契合点,并由此延伸出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证问题,即如何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应有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走过一条漫长的探索真理的道路,欧洲如此,中国也是如此。翻开中国哲学史,关于真理和真理标准问题,哲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由于哲学路线不同,真理观不同,真理标准也不同。在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唯物主义反映论、主观真理论和客观真理论的斗争中,出现了几种相互对立的真理标准论。今天,我们总结一下前人争论的经验教训,对于彻底澄清林彪、“四人帮”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制造的混乱,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十三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挥和发展.这个标准的提出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对我国国情进行再认识,也有助于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从而使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能够得以健康发展.但是,如果我们对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论价值标准在实践检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年前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不仅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它不仅是我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而且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理论本身。例如在80年代初期曾开展过一次关于检验实践的标准是...  相似文献   

19.
在关于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中,引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即:历史唯物主义以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什么?薛德震同志在他的《解放的哲学和哲学的解放》(载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学习与探索》,以下简称《解放》)中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整块钢铁,“首先是从锤炼历史唯物主义这块胚胎开始的;而这块胚胎的核心恰恰就是关于人的本质及其解放问题。”“‘人’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也是它的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主题”。对于这种观点,我们提出一些不同意见,就教于薛德震同志。  相似文献   

20.
当前,十亿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推进生产力发展。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十年改革的伟大实践,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也是共产党人思维的一次飞跃,这种新思维的出发点及其归宿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通过生产力标准的大讨论,使我们更加明确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劳动者的优化组合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仅就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