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孝道伦理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社会生活的文化精髓,在传统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龄化社会压缩了孝道伦理的生存空间;同时,孝道伦理与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式微加剧了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社会风险。解决老龄化社会的诸多问题,要重新重视传统孝道伦理的作用,倡导幸福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国是在未富先老的境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这种特殊国情决定了家庭养老还具有很大的必要性,而墨家孝道则是老龄化社会家庭养老的重要思想保障。利亲有利于老人在家中安享晚年;动机与效果统一的孝道原则有利于父母得到儿女真心真意地孝;孝与兼爱一致有利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养老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3.
"孝"是"仁"之根本,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和总结。儒家"孝"的内涵、行孝方式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小至大、由狭到泛、由家到国的演变过程,为当代中国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养老问题提供了伦理启示和实践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卫军 《船山学刊》2010,(3):204-206
孝道作为一种存在几千年的社会意识,它必然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儒家孝道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的老龄化问题严峻,数目较大、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较低,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较差,是其基本特点。受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农村孝道文化衰微,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老龄化问题。以传统孝道文化为根,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社会实际,重建农村孝道文化是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的儒家孝道观和佛教孝道观之间存在着差异和矛盾。佛教孝道观为适应中国这块土壤,经过“格义”、“连类”等“嫁接”方法,与儒家孝道观作了长期的、全面的沟通与融合,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论西周孝道观的本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孝道构成了西周社会意识形态和伦理观念的基本纲领,它既是天人合一宗教思想的道德支柱,也是宗法制度在伦理观念上的表现。笔者曾以金文与典籍相互参证,对西周孝道观的形成、表现形态及特点进行过研究,但因限于篇幅,无法铺展而论及核心问题,故言犹未尽。兹续撰斯篇,对西周孝道观念的本质作一探讨,以揭示贯通西周文明生活的这一传统思想和道德纲领之内涵。尚希士林学者,幸以教之,匡其不逮。  相似文献   

8.
论儒家孝道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宇 《兰州学刊》2006,4(2):28-29
儒家孝道观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孝道观不同的社会含义。经历了先秦、汉唐、宋明、民国的儒家孝道观,其内涵不断得到扬弃。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而重要。  相似文献   

9.
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从孔子孝道现对后世的影响、孔于孝道观的局限性以及孔子孝道观的现代价值三个方面。历史地、辩证地对孔子孝道现的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有助于人们对孔子孝道观价值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0.
在孔子的仁学体系中,仁是本体,孝是功用,行仁要从行孝开始。孔子主张对父母的“孝”要以“敬”为核心,“敬”的具体表现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父子关系上,强调“父子相隐”,“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孝”向外推扩就可以“移孝为忠”,“孝治天下”,达到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11.
陈芳 《船山学刊》2007,63(1):63-65
孔子开创的儒学学说对传统宗教中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使其从一种虔诚礼敬的宗教伦理变成了一种对家庭生活反思的人生哲学;从宗教祭祀活动变成了深入社会的家庭规范。孝是儒学伦理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孝的思想对我们民族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和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当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儒学的孝道观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批判地继承其精华为当代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太平经》的孝道观,一方面继承了汉代的孝道思想,以“天”论证“孝”的来源,并把“孝”和国家的治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面对东汉末年动荡的局势,对“孝”的理论进行调整,强调孝行之自然,把“孝”和因果报应联系起来,成功地把儒家思想纳入道教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韩婴编写的《韩诗外传》非常重视孝道,认为推行孝道有利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孝主要表现在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劝谏父母、祭祀父母等方面,这和先秦儒家的孝道观基本一致。韩婴发现了忠孝之间的矛盾,但并没有提出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案。韩婴主张通过统治者以身作则带头行孝,兴办学校对民众进行孝伦理教育等措施培养社会成员对孝道的认同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试论西周孝道观的形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孝道构成了西周社会意识形态和伦理观念的基本纲领,它既是天人合一宗教思想的道德支柱,也是宗法制度在伦理观念上的表现。笔者拟以金文与典籍相互参证,试图对西周孝道的形成、衍进、内容和特点,以及孝道观念的表现作一初步探讨,以揭示贯通西周文明生活的这一传统思想和道德纲领之内涵。西周孝道观的形成当始于文王时代。“孝”字在《诗·大雅·文王之什》中,首见于对文王德行的颂扬。《文王有声》云:  相似文献   

15.
老龄化社会是当今中国面对的一个严峻社会问题,城市除了要满足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更要满足老人们参与政治、实现个人价值、个人尊严、获得家庭归属感和临终关怀等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城市应该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充分关爱老人,优先发展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营造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全社会办养老的良好氛围。在城市转型发展建设大数据、大健康和大旅游产业同时,适时建设好大养老产业,满足城市社会老龄化需求。本课题正是六盘水市“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六盘水市开展的一项基础研究,通过大范围社会调查,了解和掌握城市养老所面临的问题,梳理出未来城市养老产业的发展模式,为城市建设完善的现代养老体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在现代老龄化社会出现的背景下,从伦理角度思考重建孝道与乡土社会生活方式的可能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中国传统的孝道伦理与乡土社会生活理想,是一种可以为现代老龄化社会提供伦理智慧的思想资源。它所提供的启示是化解现代老龄化社会伦理困境的关键,在于超越个人主义与交换价值观为基础的伦理范式。  相似文献   

18.
对孝道的论述是《论语》的重要内容之一,概括来说孝即子女,晚辈敬仰与追念祖先,秉承先道,赡养、尊敬父母。行孝要赡养、尊敬父母;要态度谦和,不违礼;要继承文志或父道。在现代社会,孝道虽有古今和城乡差别,但仍具有其现代价值,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道德规范,我们应在全社会大力推行新时期的孝道教育。  相似文献   

19.
对孝道的论述是<论语>的重要内容之一,概括来说孝即子女,晚辈敬仰与追念祖先,秉承先道,赡养、尊敬父母.行孝要赡养、尊敬父母;要态度谦和,不违礼;要继承文志或父道.在现代社会,孝道虽有古今和城乡差别,但仍具有其现代价值,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道德规范,我们应在全社会大力推行新时期的孝道教育.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的孝道观,充分强调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品格,肯定了人的自由自觉的存在本质。它把人从外在的教条主义理学桎梏中解放出来,重新指向人的内心,使人立足于自身的“良知”成就自己的孝道。今天人们的孝心大多已麻木,重拾人们的孝心与良知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良知”说孝道观对于新时期孝道的重建提供了一个致思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