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梅洛·庞蒂身体哲学视域下的体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梅洛·庞蒂的“知觉在先”、“空间身体”、“动态身体”以及“身心合一”的身体哲学思想的影响,现代体验设计呈现出感官性、情境性、交互性以及情感性特征.现代设计由以“物”为核心开始转向以“人”为核心,关注人身体的体验设计将成为未来社会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体现了工业设计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需求;体现了现代的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体现了对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爱护。“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具有持久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船山美学在构建现代艺术设计新理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谐化设计、人性化设计、生态化设计等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三大新理念。王船山“和谐审美观”是构建和谐化设计新理念的重要思想依据;王船山“人贵审美观”是构建人性化设计新理念的重要理论基础;王船山“环保审美观”是构建生态化设计新理念的重要文化资源。研究船山关学与现代艺术设计新理念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彰显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4.
我国汉代工艺设计无论是对器物造型、功能及神韵的设计,还是对造型与功能的结合处理,都反映了其“人性化”设计特征。现代设计也应贯彻人性化设计理念,以人为中心,体现人的价值观念,在设计中把握人与社会整体的关系,从而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设计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宇宙与历史:永恒复归的神话》 中,伊利亚德比较分析了古代人、犹太—基督教和现代人的历史观,并把古代人和犹太—基督教徒称为“宗教人”,把现代人称为“历史人”。他认为现代历史主义不仅无法有效应对“历史的恐怖”,而且使现代 “ 历史人” 的存在丧失了传统“宗教人”存在的开放性,导致了重重精神危机。伊利亚德的历史态度与宗教史研究方法都体现出“非历史”的特征,表达了观照“人类处境”的研究诉求。他的很多思想对现代人的生存建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科技文化、现代生活与设计的关系入手,发现现代生活 方式与设计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即“设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提出现代 设计应由对“物”的设计转向对“生活方式”的设计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浅析中国现代景观设计 --人、自然、科技的彻底融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已发展到生态观时期。如何在新时期把握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已成为当前景观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基于古代“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以及与现代人“崇尚自然”这一主题的和谐统一,从现代环境景观设计的自然、人文及科技三方面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并展望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设计,设计为满足人的需要而进行。21世纪是以设计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时 代,设计更强调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和人性化,所以“以人为本,情感关怀”成为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抽象画”产生于本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受经济利益驱动,“抽象画”内容空洞无物,形式粗制滥造,艺术性不高。但由于舆论界误导,使人真假难辨。本文对一些容易迷惑人的观点,作了简要剖析,对“抽象形式”及“抽象观念”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也予肯定。  相似文献   

10.
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是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工业设计的发展,人机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然而“反人机设计”同样在工业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反人机设计”通过人机工程学在人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行为特点、技能限度等方面的反向运用,引导使用者正确的行为、防止操作时的意外伤害和错用时产生的危险,来实现工业设计“人性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服装材料的肌理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材料的肌理美有三个主要特点 :形式美、质地美、联想美。作为现代服装审美的一个重要因素 ,各种材料表面的天然或人为形成的视觉肌理与触觉肌理对人的审美取向和服装设计有重要作用。在设计中 ,只有使不同的肌理形式与服装的设计风格、人们的审美情感与审美的时代特征相统一 ,才能表现和发挥服装材料的肌理美。  相似文献   

12.
着重分析了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多元性、民族性、艺术性等特色,明确其体现出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的文化美和传承了中国传统审美意境中含蓄美的审美意蕴,从而对现代服饰设计创新所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期提升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文化附加值。  相似文献   

13.
产品设计中的形态美占有重要地位,把生活中的美融入形态塑造中将进一步触动人们的内心。同一种产品,在改变自己形态要素的同时也会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甚至成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关于材料设计的表现性艺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设计艺术的一个分支,材料设计以其亲近感、质地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成为当代新兴的艺术创作领域。文章探讨了材料设计的特点和方法,从视觉美角度对材料设计与传统艺术设计之间的区别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们各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和优势,材料设计艺术能表现传统艺术所不能表达的质朴感和视觉冲击力。最后,文章指出了当前我国材料设计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流行色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色彩的物理作用、心理作用和生理作用,流行色在建筑装饰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和对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人的意识的生成和发展是人的脑髓发展的产物,当审美主体发育基本完成时,审美客体自然就进入审美主体的视野,于是美产生了.美因人的需要而产生,又因人的需要而发展,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21世纪美比任何时候更深刻、更全面地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7.
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而审美则是对与生俱有的“人性因素”的开发。自然之美给人的心灵的慰藉,艺术的美,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所体现的“和谐”的意义,更是超越了艺术本身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现代审美观念与现代环境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自然、社会的发展变化与人们生活环境和文化观念的转变分析 ,探讨了环境审美观念的转型和变化 ,总结出现代、当代环境景观设计理论与设计手法的规律性特点 ,以此来指导当代环境景观的创作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实用性作为日用瓷设计的第一属性,总是与形式美紧密相联。设计师把形式美赋于这些实用品,把精神因素和感情因素注入到这些造型设计中,使其散发出生命的气息,成为有感情的东西,从而与人们的感情产生沟通。通过对日用瓷造型设计的功能与形式的阐述,论证了日用瓷设计中的"实用"与"审美"的一致,"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原则。  相似文献   

20.
阐释中国古典诗歌崇高美的三个来源,指出中国古典诗歌的崇高美偏于社会领域,它主要来自诗人对人和以人的生活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抒写,来自对崇高情志和崇高悲剧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