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学界、包括儒学界充斥着对儒学的种种误读,其中之一就是将儒学与现代性对立起来,以至用所谓“儒家传统”来抗拒现代文明价值。其实,儒学本然地蕴涵着现代性。儒学的现代性不仅源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而且基于儒学自身的基本原理,即“仁→义→礼”的理论建构。这个原理要求根据正义原则(义),包括超越差等之爱而追求一体之仁的正当性原则、顺应特定时代的基本生活方式的适宜性原则,来“损益”即变革社会规范及其制度(礼)。因此,在现代性的生活方式下,儒学原理要求儒学自身现代化。儒学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儒学的现代性的展开过程。儒学的现代化已经不仅是一种理论设想,而是一种历史事实;但同时,这个历史进程尚未结束,而且往往误入迷途而陷入原教旨主义,这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相似文献   

2.
儒学的道德理性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的道德理性与市场经济高晨阳当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儒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市场经济既是通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儒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实际上关涉到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以及儒学在现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儒家伦理与东亚现代化李翔海一近几十年来,“儒家伦理与现代化”的关系一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垒:一种观点认为,儒学是一种与现代化逆向的精神力量,有人甚至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把儒学看作是“封建遗毒。”这种观点可以溯源到马克斯·...  相似文献   

4.
论朱熹关于中庸的语义辩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禅学对儒学的影响造成了儒学的神秘化倾向,它表现在程门道南学派静中体验未发、追求不可名言的直觉取向上。于是,以觉代知,并把人文奠定在私人性的直觉体验而不是公共性的、可以传达的知识的基础上就成了宋代儒学的主导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儒学在什么意义上还是儒学,在什么意义上才能与禅学区别开来,就成为一个时代性的问题。朱熹通过对作为儒学道统精神内容之概括的“中庸”一词的创造性诠释,即把“中庸”定义为“平常”、“合理性”、“合逻辑性”,承诺了儒学在其本性上的可理解性。从而,克服了宋代儒学的神秘化倾向。由此,儒学在朱熹那里发生了成为理学、成为知识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现代新儒家理论的根本缺陷论析──兼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方向李毅在现代化浪潮中,机器和商品席卷而来,人如何安身立命?这确是一个哲学问题。现代新儒家秉持儒学对人生“终极关怀”的具体设定,充分阐述了“止于至善”的人生最高追求目标,并以此作为表达“内圣”到...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文明对话的浪潮影响下,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由尖锐对立转入平等对话的时期,表现在第三代新儒家纷纷提出与马克思主义进行平等对话的主张。但是,平等对话的主张并没有消除二者在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上的根本分岐,希望通过复兴儒学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仍然是第三代新儒学追求的目标,在中国现代化实现之前,现代新儒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对立将不会因平等对话主张的提出而消失。可以预见的是:马克思主义将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努力,充分说明和验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最后将现代新儒学的合理成分融入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新儒学的真正融合,这是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对立和对话之后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现代新儒家的理想、困境与迷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新儒家的理想是寻求儒学的现代化。但他们在推行儒学现代化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困境,难以消解现代民众在情感上排斥儒学。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他们理应积极寻求切实可行的途径以培养现代民众对儒学的特殊情感。可从20世纪后半叶现代新儒家复兴儒学的价值取向(不是力求儒家精神的世俗化,而是力求儒家精神的超世俗化)来看,他们并不认为培养现代民众认同儒学的特殊情感对儒学的长足发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而他们之所以不重视培养现代民众认同儒学的特殊情感,是因为他们在认识上陷入了三个迷失,即认为:1、 现代民众冷漠儒学,恰好证明儒学在现代社会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2、 现代民众因其生存困境而必然认同儒学;3、 只要知识分子认同了儒学,通过他们的影响,现代普通民众终究会认同儒学。  相似文献   

8.
儒学与现代民主陈寒鸣儒学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民主是中国社会和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的主题。因此,如果说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是20世纪中国人关注的一大热点,那末,在这热点中最具实质性意义的则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儒学与现代民主的关系①。这至少内蕴着三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从儒学的形成发展谈其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儒学的形成发展谈其现代化邱高兴儒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在今天,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日显尖锐,儒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也有着冲突.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究竟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它的理论是不是已经发展到了尽头?这些问题在我们进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一直是近百年来儒学研究中的焦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时期,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作为影响深远的儒学现代化的尝试,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代新儒家"儒学现代化"的建构理路、争论焦点和面临的困境,深入探究儒学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汲取儒学精华 塑造现代儒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义”、“忠”、“信”是儒学中的精华,充分体现了儒家的道德取向和理想追求,对中华传统人文美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奠基和推动作用,对今天塑造现代“儒商”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许宁 《天府新论》2008,(4):31-34
冯友兰是现代新儒学的代表性学者,他一生致力于儒学的世界化与现代化,有力地促进了儒学研究范式的现代转型.他对于哲学使命、哲学方法、哲学命题以及哲学方向的可贵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学研究获得了典范意义的符合现代学术体系要求的学科范式.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华多年寻求现代化不得,便在传统文化的代表孔子儒学中找罪因.可富有戏剧性的是:经济腾飞,领世界风骚的亚洲"四小龙"却认为,正是儒学的渗润,使他们的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当代欧美也回头在儒学中寻找所谓对已有现代化的超越."新儒学"的影响甚是不小.就同层次而论,儒学与西方现代化理论分属不同的观念体系,以儒学来评价西方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五四”是一场对传统文化进行价值重估的文化批判运动,它提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化(主要是儒学与现代化)关系的命题。如何正确看待儒学与现代化关系,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五四”时期,陈独秀把儒学批判作为价值重估的伦理革命和文化批判的契机,并展开了有力的批判,以启蒙国民的独立思想,为其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开辟道路。①陈独秀对儒教纲常礼教进行了批判。他指出:“礼教之精华日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陈独秀文集》第73页。以下仅注页码。)建基于孔  相似文献   

15.
出自“奉儒守官”之家的杜甫,读书、为官、治国、平天下,是其一生的襟怀和追求;访道求仙,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里,企图为自己寻一条通往仕途的“终南捷径”;出入佛门,一为口腹之需,二为抑郁情结的驱遣。与释、道二门的交往,不仅与其儒学追求不相抵触,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印证了杜甫儒学追求和邦国之思的执着。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新儒学研究改变了以往将儒学简单归结为封建文化甚至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促使人们一分为二地“同情了解”儒学并认肯了它作为多元文化中之一元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现代新儒学作为中国现代三大思潮之一的历史地位。这一研究推进了对传统与现代化的辩证思考,使国人对必须树立民族文化精神主体性的问题有了更为明确的理性自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理论的发展。广义的新儒学概念有其合理性,内地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决不能归结为是要搞意识形态的斗争,而是因为它是生命的学问。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良性互动及其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研究是新儒学研究面向未来应当进一步探讨的两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略论先秦儒学及其影响·陈寒鸣·在中国儒学的历史长河中,先秦无疑是最基本的源头。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发展基础,影响并规范着后世儒学。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儒学的基本范式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而后儒则只是不断地对先秦儒学进行诠释或发挥、发展。本文试对先秦...  相似文献   

18.
儒学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兼评罗义俊《儒学、新儒学和中国现代化的方向》文召一对于现代新儒学的定义有多种说法,其中以方克立、李锦全二教授的定义较为完善,他们指出:“所谓现代新儒学,是指‘五四’以来,在强烈的民族文化危机意识的刺激下,一部分以承续中国...  相似文献   

19.
儒学作为一种活在文化传统中的真精神,有自己一以贯之的学术追求与价值体认.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或隐或显地在历史与当下语境中同人、社会进行着交流和对话.儒学有自己对于人、社会与世界的独特思考与体认,这种人文的关照与反思也就形成了属于儒学自己的问题与意义.在构建当代民族价值追求与意义世界过程中,儒学作为一种活的人文精神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一定意义上.这种价值也就是以儒家的人文视角体认大化、发现问题、寻找意义与实现价值,当然它本身也必须进行历史的考察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孔学·儒学·新儒学高专诚一、孔学世称孔子首创儒家学派,事实上,孔子本人并无创立思想学派之意。在孔子那里,政治追求乃第一要义,余者皆以此为中心;究根而言,包括倡办教育在内的思想文化活动,都是孔子政治追求的副产品。当他收授弟子时,无非是寻找政治上的志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