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鸣 《江苏社会科学》2006,3(2):181-184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走到了一起,共同的目标使两党的外交政策具有诸多共性:都以独立自主作为外交的基本原则;都能淡化以往的政治分歧制定外交的策略方针;都把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作为外交的根本前提和目标。国共两党求同存异,团结合作,联手外交,不仅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造就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2.
乡村社会是抗战时期山东社会最基本的形态,也是山东地区抗战的社会基础。这一时期,国共两党采取截然相反的政策,致使山东国民党统治区和抗日根据地呈现出不同的乡村社会控制局面。本文拟对这段历史进行探析,以期对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对当时的民主党派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共两党的"继续合作"使民主党派的地位急剧提高;国共两党的激烈斗争使民主党派的活动异常活跃;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则使民主党派内部产生分化,并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初期,在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的广泛参与下,为发动妇女参与抗战,国统区进行了包括妇女干部的训练、一般妇女民众的训练、妇女武装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妇女训练。这项活动是对各阶层广大妇女进行的一项有组织的思想和文化教育。通过妇女训练,上千名的女干部在战争中成长起来,广大妇女同胞积极投身抗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农业政策,既在重视制定农业政策、依据形势变化调整农业政策方面具有共同特点,又在农业政策的指导纲领、阶级基础、政策侧重点、实施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根本不同.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农业政策异同的比较,可以得出对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王坤  贾孔会 《理论界》2009,(4):143-145
重庆谈判中,国共两党展开了复杂的政治博弈。战争需要付出军事代价,和平需要政治妥协。很显然,和平比战争更能够同时带给双方最大的好处,遗憾的是双方都没有选择可以看见结果的和平,而是选择了难以预测结果的战争。通过借用简单的博弈模型来分析重庆谈判中双方的政治角逐,我们可以直观地洞察这一历史遗憾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7.
谢红军 《学术论坛》2007,2(10):75-78
文章通过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对1949年前国民党和共产党为争夺中国的执政地位所展开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认为这一研究具有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视域,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方法的学理意义,同时对正确理解和认识我们党在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策略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国共合作抗日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乃是由于新的历史环境决定的,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全中国.这种历史事实,使国内各个阶层、各个党派、各个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着变化.各阶级、党派、集团的一切抗日力量,一致认识到民族斗争是主要的,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抗日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首先热情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主动与国民党谈判.国民党也逐渐改变政策,转到与国内各党派团结抗日的立场.由此可见,在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历史环境下,抗日救国就是全民族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河北省地方组织间关系大致经历了友好合作、磨擦与反磨擦乃至名存实亡的加速蜕变过程,斗争范围从根据地扩大到敌占区,斗争内容从政治、军事扩展到思想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缘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历史的积怨和猜疑的积累等因素,国共关系中的张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国民党将反共从文攻升级为武斗,迫使中共不得不奋起捍卫民族和革命利益。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行为加剧了两党对立和意识形态的斗争,削弱了民族力量,对抗战大局造成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略论国共两党抗战时期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抗战时期提出的民族政策,对抗日战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抗战时期两党民族政策形成、发展及对抗日战争的影响,作一简略论述: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我国大好河山,在我国东北、华北各地大规模地掠夺原料,争夺市场,实行武装渗透,破坏我国各民族团结。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和动员全民族人民起来抗战,作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壮大抗日力量,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民族政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93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报告从团结各民族共同抗日的目的出发,对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明确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理论。指出:“允许蒙、回、藏、苗、瑶、彝、番等各民族与汉族有平等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进程受到战争的强烈影响,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将整个中国分割为“沦陷区”、“国统区”和“根据地”三个区域,打破了1920年代的北京和1930年代的上海那样的单一文学中心格局,形成多中心的文学体制.不同区域内主导性政治力量所实施的文化政策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沦陷区、国统区、根据地文学期刊呈现不同面貌.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中日双方和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化,其领导及影响下的文学力量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国统区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国统区的编译和传播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显著提升;以瞿秋白、鲁迅等人为代表的左翼作家成为主要传播群体;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生活出版社成为主要传播阵地;《新华日报》及《群众》周刊为代表的报刊成为中共主要公开传播媒介。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国统区的传播,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前提,进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尹倩 《学术探索》2004,(9):112-115
近年来,抗战时期国统区经济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学者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个案研究、区域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也大大拓宽,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对抗战时期国统区经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中国人多地少,土地问题积累了大量矛盾,常常引起整个社会动荡和不安.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国共两党都对土地政策做了相应调整,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本文着力探讨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转变的原因及其对国民党土地政策变化的影响,指出两党求同存异、良性互动,制定出合乎实际、行之有效的土地政策,对于维系统一战线,保证抗战胜利功不可没,其深远的社会影响亦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15.
赵亮  杜学霞 《理论界》2007,(11):177-178
1940年是中国抗战史学发展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中国土地上形成了三大区域的抗战史学,即国统区抗战史学、解放区抗战史学、沦陷区抗战史学。三大区域的史学家在抗日救亡旗帜下实现了联合与团结。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埋首于学术研究,取得了抗战史学的重大成就,谱写了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壮丽的一章。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国统区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业日渐衰退,农村经济日趋萎缩。国民党统治集团拒绝改善民众生活,统制政策摧残了生产,农业政策的实施结果不尽如人意以及吏治腐败是上述“三农”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严重的“三农”问题,加深了国统区的危机,成为国民党败亡大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文化人聚集的国统区实施了灵活多样的文化统战策略,即:以国共合作为契机,依托国家机关名义,通过“合法机构”团结文化人;利用文化名人的声望,依托“纪念活动”凝聚文化人;借助党员文化人双重身份的便利条件,广交朋友引导文化人;以团结、进步为宗旨,求同存异,以诚相待感动文化人.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策略的实施,调动了广大进步文化人投身抗日文化运动的积极性,为夺取全民族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化界对青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广西社会科学》2003,(11):137-139
抗日战争时期 ,国统区进步文化界重视对青年的培养 ,使大批进步青年成为抗日文化运动的主力军 ,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总结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化界培养青年人才的经验 ,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 ,共产党的抗日战略方针是“持久战” ,国民党的抗日战略方针并非通常所认为的“速胜论” ,而是“持久战” ,或叫“持久消耗”。两种抗日战略方针虽有某些相同相似之处 ,但也有许多不同。两者相比 ,国民党的抗日战略方针在许多方面都显得逊色 ,从而更显出毛泽东持久战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陈瑜 《贵州社会科学》2005,1(2):154-156
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战场,国共两党都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对于在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的问题,国共两党既有共识,又有认识差异。由于国共两党对敌后游击战争的认识差异,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抗战结果:共产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武装力量迅速扩大;而国民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日益萎缩,游击部队日益减少,在敌后战场上逐渐失去其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