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文化交融过程中受唯美主义艺术的影响,在形式上片面强调旋律、色彩以及舞台效果,刻意追求纯技巧;在内容上严重脱离现实,具有一定的颓废性,因此浪漫主义音乐具备唯美主义的基本特征。浪漫主义音乐的唯美倾向在印象派音乐中得到了发展,其对形式技巧的追求,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段,但是,倘若过分追求技巧和感官愉悦,容易走上极端形式主义道路,并将最终沦为颓废主义。浪漫主义音乐从不同的侧面滋养了人类的精神,对我国音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音乐家开始探寻音乐和人类的主体精神,并从哲学的高度揭示音乐艺术的某些特质,从而希翼用音乐来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2.
宗教音乐在内容上融入了宗教的精神内涵,在形式上采用了音乐的表现方式.宗教音乐的发展不仅对宗教和音乐本身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人类其他许多艺术形式都有着重大影响.宗教音乐所达到的精神自由与形式自由的有机结合,是人类一切艺术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拉斐尔前派既是浪漫主义的承继,又是唯美主义的开拓,且与象征主义、颓废主义、女性主义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关联,其艺术主张为"为艺术而艺术"、"艺术形式绝对化",哲学思想为"个人精神绝对化"。拉斐尔前派诗歌具有"形式至上"、"诗画一律"的唯美主义艺术风格,显示出独特的语言张力、意象张力和结构张力;具有"灵肉一元"的唯美主义特征,体现出精神与肉体的和谐一致。国内外学者对其诗歌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尤其是《拉斐尔前派诗歌的唯美主义诗学特征研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拉斐尔前派诗歌研究在国内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唯美主义又称为新浪漫主义、颓废派。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肉体刺激的官能美,特别是对女性肉体美的崇拜。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他在丑恶、颓废和怪异中追求美,以官能感觉来代替感情而超越美以外的任何价值,包括伦理价值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5.
徐志摩的诗歌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抒情传统,将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纳入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之中,实现了"浪漫"与"古典"的完美统一.本文从意象与意境的生成,音韵、节奏与复沓手法所造成的音乐美以及诗歌体式的创新上阐述徐志摩诗歌对于古典浪漫主义的传承,探讨其诗作获得永恒艺术魅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徐志摩诗歌意象深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他笔下的意象世界带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并夹杂象征主义特色。相对闻一多而言,徐志摩在诗歌音乐美的实践上花费了大量精力,把中国新诗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表象上看,徐志摩诗歌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但在诗歌内部,又有一个单纯的线索,即对自由、美、爱三位一体人生理想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唯美/颓废"倾向不能被看做一种独立存在的文学思潮形态.西方的唯美主义思潮本身即是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化之时的某种过渡形态.由于中国特定的现代性境遇的限制,唯美主义在进入汉语语境之后即出现了分化."唯美/颓废"的思想倾向一直是作为附带性的因素参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基本建构的.  相似文献   

8.
崇高作为基督教艺术的美学精神在基督教音乐、建筑、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得到充分地表现。基督教艺术的崇高属性是人类在现实的苦难中追求精神力量并在艺术中加以颂扬的结果,也是对人类的认识对象由自然客体转向主观精神时所得成果的艺术表现的结果。以精神力量为描写对象是基督教艺术表现崇高的美学精神的根本特征。基督教艺术也因此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鸠那罗的眼睛》是苏雪林唯一的唯美主义剧作,其比较纯正的、东方式的唯美主义趣味,有别于现代文坛其他作家对西方唯美—颓废主义的"创造性不忠",代表了现代文坛对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颓废主义的一种纯艺术角度的接受。这部剧作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苏雪林曾经受到唯美—颓废主义的短暂而深刻的影响,并对之给予了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视域中郭沫若戏剧浪漫主义的内涵,突出表现在剧中人物的个性主义和反前现代性的理想主义上.郭沫若与西方浪漫主义联系,首要的还在于他与西方浪漫主义反叛精神的契合上,其次是对自我意识的张扬与礼赞,再者表现在对艺术的审美品质的共同追求上.但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独特性,即浪漫主义的革命化和追求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