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晓瑜 《南都学坛》2002,22(1):74-76
驹子、陈白露分别是川端康成、曹禺悲剧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她们都倾注了作家对悲剧人物的挚爱 ,呈现出美的韵味 ,但是由于两位作家在对待人生、社会的态度 ,在对待“悲”与“美”的关系上存在着认识上的根本差别 ,从而使其悲剧有着不同的内涵 ,即 :川端康成是“既悲且美 ,悲美同在” ,曹禺是“因悲而美 ,悲美相映”  相似文献   

2.
悲情绪在各个民族文化中都有着自己的重要地位,但日本的“悲”文化在日本的审美精神及社会生活中占有其它民族中悲情绪所没有的极其重要且关键的地位,正确了解日本“悲”文化的来源及表现对于把握日本文化内涵有重要意义.日本的“悲”文化情绪来源于外部自然环境及内部信仰的共同影响之下,表现在日本文化、社会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就起源于先秦,奠定于汉魏,发展于唐宋的“以悲为美”的诗歌美学思想,阐述了唐诗“悲音美”的特质,指出了不同时期诗歌“以悲为美”的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欧美文学中,强烈的悲剧意识始终是它们的一个表征。不论是古代作家还是现代作家,都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悲情画卷。在他们的笔下,“人类之悲”惊世骇俗,而且“魔鬼”悲,“上帝”悲;懒汉悲,硬汉还悲。从这些充满意味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西方文学的独特,同时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5.
“雪落着……”/ 美丽的静默,/冷冻成一座雕像。/ 目光摔倒在路上。/心说:/那里梅花开了。” 这是印在《诗神与爱神》背面的一首诗,题目为《远山》。它很美,但是“目光摔倒在路上”却打破了静态的美的平衡,“目光”先于身体前去寻梅,“摔倒”而不停止,原来终于看到“那里梅花开了”。诗人孙国章对美的执意追求,塑造得何等动人! 对美的追求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诗人作为共和国历史的见证人与生活的参与者,在  相似文献   

6.
苗族的《孤儿与龙女》故事与根据汉族民间流传而定型的“龙女”型故事在母题上有很大的差异,通过这些差异的比较,苗族的“龙女”故事更具有曲折悲婉之美,塑造出的龙女形象更人性化,有着一般“龙女”型故事所没有的母性的光辉,更贴近苗族妇女的生活与她们所受的苦难,少了神性。传说性片断的插入更增加了《孤儿与龙女》故事的悲剧性和创作者们的道德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7.
陕北民歌以其简洁、精炼的手段展示了黄土高原社会生活的面貌,特别是在表现陕北父老既艰辛苦难,而又坚毅乐观的精神,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等方面,语言朴实真挚,凄苦悲凉,充满了强烈的“悲”之美。电视据《血色浪漫》里在陕北这一章节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8.
流行于甘、青、宁等省的民歌——“花儿”,在其语言方面,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音乐美。编唱“花儿”的把式们,熟练地运用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和富有感情色彩的精炼语言,把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注入具有既定格律的一首“花儿”之中,表现出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音乐美,收到了易记、易懂、易唱、动听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林黛玉是《红楼梦》里典型的悲剧人物,她的“悲”不仅体现在她在爱情上的不幸,她的整个人生也是不幸的。纵观黛玉的一生,她追求自由、正义、理想,却得到了“泪尽而亡”的结果,也就是说“零”的收获,构成了黛玉悲剧的一生!“悲”与“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黛玉的悲剧命运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正是这“有价值的”,“美”的生命的毁灭,引起了万千读者内心的共鸣,从而产生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悲秋作品承载了古代诗人乃至一个民族的感伤世界。对生死的忧患和惶恐是“悲秋”最根本的抒情动机。传统农耕生活习俗和观念习养并赋予秋以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死意味,形成了古代诗人以秋为悲,以悲为美的情感定势和诗学风格。本文从惊秋、悲秋、吟秋三个层面透视秋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诗学意象的内蕴,以此解读“悲秋”感动古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宝库中,音乐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琴与文学和文人的关系源远流长.魏晋时期,琴以一种文化符号的身份,融入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大多数的琴歌和琴曲的标题也都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魏晋时期琴与文学相濡以沫的关系,是与那个时代自然天真的追求和“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在凄凉的晚境中 ,在痛苦不堪的心境中 ,以手中的笔来诉“愁” ,遣“愁”。一首《声声慢》诉说出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 ,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全篇除了结句之“愁”点明题旨外 ,满纸绕“愁” ,写“愁”而不言“愁” ,其中蕴涵着的是“悲” ,是“怨” ,是“愤” ,是“恨” ,谁又能解其中味 ?意境不仅富于意味 ,而且让人咀嚼不尽 ,意蕴尤深 ,在更深层意义上表现了“弦泉幽咽”的意境之美 ,可称得上是苦难时代悲苦心境的绝唱  相似文献   

13.
苍凉美之思     
苍凉美是一种沉郁静远的悲情美。在文本意蕴层面上,“苍凉美”指荒芜悲凉的美、苍茫凄凉的美、凄惨悲情的美以及苍老朴素的美。在范畴的层面上,“苍凉美”内蕴诸多意味,即“悲剧”沉郁意识、“悲·险”忧患意识、“悲情”生命意识、“残缺”伤怀意识。苍凉之关,是沉郁之美,悲怆之美,悲情之美,残缺之美。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中 ,由于其政治追求和人生际遇的坎坷 ,情感的长期郁积和灵魂的无以聊赖形成了一种既悲叹又感慨的悲慨心态。悲慨心态影响着作者的诗美创作倾向 ,不仅为他的诗歌创作染上了一层悲美色彩 ,同时 ,为其诗美创作注入了一股永无竭止的悲慨之气。本文分析了李商隐悲慨心态形成的原因及其对诗美追求的影响 ,揭示了作者诗美追求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不同朝代,具有不同身份的阿盖和蔡琰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创作了感情描写心理活动刻画真实而细腻的同名诗《悲愤诗》,留给后世的不仅是哀婉动情的爱情故事和催人泪下的母爱传奇,更多的是关于“悲”与“愤”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祖咏的诗歌具有“美而不乐”的特点。“美”的特点多表现在自然美和情怀美;而“不乐”则多由仕途不乐、对朋友以及家乡的思念处体现。此外祖咏的真性情、山水吸引、娴熟的审美技巧以及生活的时代背景、自身性格、生活经历亦造成了他诗歌的“美”与“不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许渊冲先生的文学翻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引入与解释,继而论述了许先生 的这一理论在其文学翻译作品、尤其是在《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中的体现。通过对阅读许译唐诗三百首的具体例 子的一些分析,阐述其翻译理论中的音美、意美、形美的内涵,中国古代诗歌汉译英的诗体论原则,翻译即“再创”的 观点,强调汉译英时重视“神似”,以及在翻译艺术风格上运用“从心所欲,不逾距”的规则等,表明许先生的理论在 中国文学翻译、中国文学以及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第四十篇《隐秀》是全书中唯一有争议的篇章,其中“始王而末奇…闺房之极悲也”一段,一般认原文久佚,系明人伪造.《<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的问题》证明所谓“伪文”,实由钱功甫据阮华山宋椠本《文心雕龙》补抄,应为文”.他还就补足的文本探寻刘勰“隐秀”论的理论内涵,其基本结论是:这一篇“论歌里顺情和柔情风格”,“刘勰所推崇的风格,不限于一种类型:既重‘凤骨’‘隐秀’.”发挥了先前刘师培的意见:“刚者以风格劲气为上,柔以隐秀为胜刚而无劲气风格.偏于柔而不能隐秀者皆死也.”《风骨》讲阳刚之美.《隐讲之美.  相似文献   

19.
论20世纪中国新诗的诗美流变吕汉东从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八首算起,迄今新诗已走过了她80年的不寻常的路程。笔者欲从诗的美感形态和审美内涵两个层面上对80年来诗美流变的轨迹作些粗浅的探索,以就教于方家。一诗美纷呈的“五四”新诗。““五...  相似文献   

20.
就起源于先秦、奠定于汉魏、发展于唐宋的“以悲为美“的诗歌美学思想,阐述了唐诗“悲音美“的特质,指出了不同时期诗歌“以悲为美“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