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之所以从事统计工作这一行.是因为我的父亲曾经也是一名在基层从事了二十多年的统计工作者.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对统计工作是那么认真负责、那么执着、任劳任怨.无论天气有多么恶劣,父亲都深人到最基层,了解情况,搜集统计源头数据.父亲经常在下班后把那些统计报表带回家,用算盘一遍又一遍的汇总,一次又一次的核对,每当完成报表后父亲总会流露出满意的笑容.  相似文献   

2.
继承统计     
记忆中,孩提时,每每放学第一个冲出教室、踮着脚尖眺望却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就是我,每每一人在沙发睡到半夜再被父亲抱回被窝的就是我。记忆中,父亲的身边总是堆积着厚重的报表,陪伴着老式的算盘,待的场所是简陋的,处的环境是艰苦的。记忆中,节假日并不是属于和父亲的休闲时光,"加班"总是父亲的家常便饭,"忙碌"一词都是父亲的代言词。  相似文献   

3.
【正】我的父亲,在河南开封长大。父亲一直在奋斗,考上了武大,来到武汉——一个全然陌生的城市。他在这里读书,工作,结婚,生了我。他的奋斗,换来了一所理想的大学、一个合适的职业和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也许就是别人眼中我平凡的父亲——离家游子。他的心也许一半是黄河,一半是长江。我仍记得,父亲那晚接我放学后没有带我回家,而是赶上一...  相似文献   

4.
美日两国研究团队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大脑中一种控制食欲的激素可能还参与调节记忆,使梦境容易被遗忘,以防大脑信息过载。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显示,52.8%的可分泌“黑色素聚集激素”的小鼠下丘脑细胞会在“快速眼动睡眠”中被激活,黑色素聚集激素是一种参与调控食欲的分子。  相似文献   

5.
【正】跛脚小男孩奥利佛在还没有记忆的时候妈妈就过世了。当医生的父亲有做不完的手术,家倒像一个衣柜,常常是换了一件衣服就又赶回医院。偶尔乡下的姑姑过来照顾他,也是从姑姑那儿他知道了,妈妈原本是富家小姐,爱上父亲一双修长的手,与父亲私奔到陌生的城市。奥利佛同样长着一  相似文献   

6.
父亲是全县最偏远的一个乡的统计员。自打我记事起,已经十几年了。和他一块儿招聘的,有的成了秘书,有的提升为副乡长。可父亲仍旧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统计员,我常戏说父亲是:“稳坐钓鱼台”,“将革命统计到底”。父亲听了,总是不答也不笑,仍旧搬弄他那几个数字。父亲的报表台帐整整齐齐地摆在他的‘’办公桌”上,一摆一挥的,象高低起伏的丘陵。记得二、三年前的一天,我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发过那么大火,整个柜子和桌子被翻了个底朝天,父亲气势凶凶地说:“谁弄我的东西了。”后来才率。道父亲是在汇总全乡的粮食产量时,有一个村的基…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让姜笑深受震撼的一个葬礼:去世的父亲叫阿郎,在台湾一个街口有个豆花摊。葬礼头一天,儿子开始磨豆子、做豆花,忙活一宿。告别仪式上,亲朋听子女讲他们对父亲的印象,父亲做的豆花是什么样,眼含热泪吃着豆花,品味着老人的淳朴一生。姜笑,北京市大兴区殡仪馆办公室主任,遗体火化师、  相似文献   

8.
石含信 《晚晴》2020,(1):52-53
父亲去世已经四十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老人家生前的很多事情都已淡忘,直到看了父亲的笔记本,才又勾起我对父亲的回忆与认识。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父亲没有等到这一天,于1978年农历8月与世长辞,至今已41年。父亲从未给我们留下遗产,在清理他的遗物时,我找到一本已经泛黄的笔记本,这也成为父亲留给我们儿女的唯一念想。  相似文献   

9.
脑筋急转变     
小刘 《妇女生活》2020,(2):60-60
1.父亲和儿子在一片干净的雪地上行走。父亲指着远处的一棵大树对儿子说:“我们一起走向那棵树,看谁在雪地上走出的路最直。”儿子于是紧盯着自己的双脚,小心地挪动脚步,每一次都把_只脚准确地放到另_只脚的前面。当儿子一步步走到大树底下时,看见父亲正冲他微笑。他转身一看,发现父亲的步子迈得很大,路线却明显比他的直。  相似文献   

10.
【正】大哥说,父亲几年的积蓄全花在我这个败家子身上了。初闻此话时,我4岁,不明白他是何意。后来我渐渐知晓,自己是最后一批超生队伍中的一员,为此,作为老师的父亲被罚款2万元。我是被迫念书的。只要看见我和那一帮不学无术的兄弟混在一起,大哥便会当  相似文献   

11.
1917年,我父亲出生在山东省广饶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已经104岁了。他是个平凡的老人,头脑清楚,能用助步器在屋里活动,尚且没有病痛的折磨,但听力差,两天喝一次通便茶。父亲是参加过中国远征军的黄埔抗战老兵,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多次接受过全国各地媒体的采访。记者说,在被采访的抗战老兵中,我父亲的思维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2.
睡眠时间是生活时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睡眠时间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生活质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想念父亲     
老卡 《晚晴》2020,(1):54-55
父亲,犹如这铺天盖地的冰雪,静静地融化,最终又回到了生生不息的土地。我的父亲是四川省盐亭县五龙乡人。解放前,那个地方的人常年以红苕和稀饭充饥。18岁那年,父亲一个人从家乡走出,翻山越岭30多天后,走到了重庆。正值抗战,当时的重庆物价飞涨,在朝天门担菜卖可以挣钱。于是,父亲买了一副担子,每天天不亮就赶到朝天门码头,等江岸运菜的船靠岸后,就批发一些乡下的蔬菜,沿着层层台阶挑到街上叫卖,每天都有收入。  相似文献   

14.
放养双亲     
【正】父母来武汉的第二天,外面正在下雪,屋里亮着的电暖器像一盆火,父亲嫌这东西费电,说:"要是在家里,给火塘加些柴……"母亲打断了他的思路说:"这个东西多好使,烧柴火满屋都是烟……"我明白父亲思乡心切,于是接着这个话题,和父亲聊起了火塘里的茶罐、煨着的酒、埋在火灰里的洋芋。但父  相似文献   

15.
【正】在童年的时光里,身材魁梧的父亲就是他最大的骄傲。父亲16岁参军入党,曾做过抗日部队骑兵连的连长。负伤后复员回家,在贫困的村子里当起了仓库保管员。那时,看着拴在父亲腰上的那串亮晶晶的钥匙,他总在想:将来,要是有一天能把钥匙挂在自己腰上,那该有多神气!父亲瞅出了他的心思,一次拍着他的头,说:"保管好仓  相似文献   

16.
坐车     
【正】父亲好不容易进一次城,我陪他看过高楼大厦后,又打的去一处风景区玩。下车时,父亲看见我给了司机20元,就说:"坐一阵车怎么要这么多钱?"我说:"不多,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从风景区出来后,父亲不肯坐车了。从风景区到家有10公里,走回家那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目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是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的恩人,是令我惧怕的人。父亲难得表情开朗。那时妹妹还未降生,爷爷老得无法行动了,整天躺在炕上咳嗽不止,但还是很能吃。全家七口人高效率的消化系统,仅靠吮咂一个三级抹灰工的汗水,用母亲的话说,全家天天都在"吃"父亲。父亲是个刚强的山东汉子,从不抱怨生活,也不唉声叹气。他的生活原则是,万事不求人。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午,父亲接到一个电话,只是简单寒暄几句就挂掉了。我问了一句是谁,父亲说,是少年时的一个伙伴,只是这人后来有些半疯,做事不合常规,所以不想与他有太多往来。我很好奇,缠着父亲把他的事情讲完。那还是上一辈人的年少时光,这青年喜欢上同一大院的一位姑娘,没想哥有情妹却无意。可他的这份情却丝毫没有动摇的意思。后来,  相似文献   

19.
栋梁     
栋梁刘文华我常想.假如没有那碗口粗的一根栋和六根梁的支撑,祖父留给父亲的三间茅屋是不可能在风雨中挺立三十多个春秋而不倾覆的。当砖墙瓦盖的屋舍在我家前后左右拔地而起时,父亲仍没有拆掉茅屋的意思。不是因为经济拮据,而是父亲习惯并喜欢了茅屋的冬暖夏凉。况且...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大学     
【正】从懂事起,父亲和我说话就不多。父亲是一个孤儿,五岁丧母,九岁丧父,十来岁他就开始独居。那个时候,村里和他一般大的小孩都在念书,父亲每天跟着他们去上学,一直跟到教室门口,就止步了。父亲知道,教室与他无缘,贫困使他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